隻有當大腦受到最嚴峻的考驗,隻有當年輕人具有的每一點智慧才華都被全部調動起來時,他才能發揮出最大的能量。要沒有風險地把一小筆錢變成一項大事業,這不僅需要經年累月的努力,還需要不斷地想辦法保持好形象,爭取並穩住顧客。但當資金短缺、生意清淡、開支高漲時,真正的男子漢就會大顯身手,鋒芒畢露。沒有奮鬥,就沒有成長,不能拋開身邊的拐杖,也就沒有個性。
有人覺得自己有錢可以買“教育”,但請家教臨時抱佛腳應付考試的年輕人能有什麼機會發揮學習的潛力呢?不努力學習勤奮工作、不隻爭朝夕地完善自我、不能擺脫依賴別人心理的年輕人,能有什麼出息呢?什麼事都讓別人替他完成的孩子,怎麼能培養出自立的品質呢?隻有經過訓練,人才能變得堅強。隻有去爭取、去奮鬥,才能變得有意誌力。須知,鍛煉意誌和力量,需要的是自助自立的精神,而非依靠他人的影響力,也不能依賴他人。
一旦你不再需要別人的幫助,自強自立起來,你就踏上了成功之路。一旦你拋棄所有外來的幫助,你就會發揮出過去從未意識到的力量。
83
為自己的夢想和前途打工
齊瓦勃出生在美國鄉村,隻受過很短的學校教育。在他15歲那年,一貧如洗的他做了一個馬夫。然而雄心勃勃的齊瓦勃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著發展的機遇。3年後,他終於來到鋼鐵大王卡耐基所屬的一個建築工地打工。一踏進建築工地,齊瓦勃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優秀的人的決心。當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而怠工的時候,齊瓦勃卻默默地積累著工作經驗,並自學建築知識。
一天晚上,同伴們在閑聊,隻有齊瓦勃躲在角落裏看書。那天恰巧公司經理到工地檢查工作,經理看了看齊瓦勃手中的書,又翻開他的筆記本,什麼也沒說就走了。第二天,公司經理把齊瓦勃叫到辦公室問:“你學那些東西幹什麼?”齊瓦勃回答說:“我想我們公司並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經驗又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或管理者,對嗎?”經理點了點頭。不久,齊瓦勃就被升任為技師。在打工者中,有些人諷刺嘲笑齊瓦勃,他回答說:“我不隻是在為老板打工,更不隻是為了賺錢,我是在為自己的夢想打工,為自己的遠大前途打工。我們隻能在業績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產生的價值,遠遠超過所得到的薪水,隻有這樣,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獲得機遇!”抱著這樣的信念,齊瓦勃一步步升到了總工程師的職位上。25歲那年,齊瓦勃又成了這家建築公司的總經理。
卡耐基的鋼鐵公司有一個天才的工程師兼合夥人叫瓊斯。在籌建公司最大的布拉德鋼鐵廠時,他發現了齊瓦勃超人的工作熱情和管理才能。當時身為總經理的齊瓦勃,每天都是最早來到建築工地的。當瓊斯問齊瓦勃為什麼總來這麼早的時候,他回答說:“隻有這樣,如果有什麼急事的時候,才不至於被耽擱”。
工廠建好後,瓊斯推薦齊瓦勃做了自己的副手,主管全廠事務。兩年後,瓊斯在一次事故中喪生,齊瓦勃便接任了廠長一職。因為齊瓦勃的天才管理藝術及工作態度,布拉德鋼鐵廠成了卡耐基鋼鐵公司的靈魂。因為有了這個工廠,卡耐基才敢說:“什麼時候我想占領市場,市場就是我的。因為我能造出又便宜又好的鋼材。”幾年後,齊瓦勃便被卡耐基任命為鋼鐵公司的董事長。
齊瓦勃擔任董事長的第七年,當時控製著美國鐵路命脈的大財閥摩根提出與卡耐基聯合經營鋼鐵。開始的時候,卡耐基沒理會。於是摩根放出風聲說,如果卡耐基拒絕,他就找當時居美國鋼鐵業第二位的貝斯列赫姆鋼鐵公司聯合。這下卡耐基慌了,他知道貝斯列赫姆若與摩根聯合,就會對自己公司的發展構成威脅。
一天,卡耐基遞給齊瓦勃一份清單說:“按上麵的條件,你去與摩根談聯合的事宜。”齊瓦勃接過來看了看,對摩根和貝斯列赫姆公司的情況了如指掌的他,微笑著對卡耐基說:“你有最後的決定權,但我想告訴你,按這些條件去談,摩根肯定樂於接受,但你將損失一大筆錢,看來你對這件事並沒有我調查得詳細。”經過分析,卡耐基承認自己過高估計了摩根。
卡耐基全權委托齊瓦勃與摩根談判,並取得了對卡耐基有絕對優勢的聯合條件。摩根感到自己吃了虧,就對齊瓦勃說:“既然這樣,那就請卡耐基明天到我的辦公室來簽協議”。“從第51號街到華爾街的距離,與從華爾街到51號街的距離是一樣的。”齊瓦勃說。摩根沉吟了半晌說:“那我過去好了。”摩根從未屈就到過別人的辦公室,但這次他遇到的是全身心投入的齊瓦勃,所以隻好低下了自己高傲的頭。
後來,齊瓦勃終於自己建立了大型的伯利恒鋼鐵公司,並創下了非凡的業績,真正完成了他從一個打工者到創業者的飛躍。
如果你認為是在為別人打工,那你就永遠隻能為別人打工,如果你認為你是在為自己打工,那你終將會有自己的一番事業。如果你現在仍然是一名打工者,不妨馬上建立起為理想和前途打工的決心。
84
一生具有明確的奮鬥目標
愛因斯坦的一生所取得的成功,是舉世公認的,他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令人矚目的成績,和他一生具有明確的奮鬥目標是分不開的。
愛因斯坦出生於德國一個貧苦的猶太家庭,家庭經濟條件不好,加上自己小學、中學的學習成績平平,雖然有誌往科學領域進軍,但他有自知之明,知道必須量力而行。他首先進行自我分析:自己雖然總的成績平平,但對物理和數學最有興趣,成績較好。自己隻有在物理和數學方麵確立目標才能有出路,其他方麵是不及別人的。因此,他在讀大學時選讀了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物理學專業。
由於奮鬥目標選得準確,愛因斯坦的個人潛能得以充分的發揮,他在26歲時就發表了科研論文《分子尺度的新測定》。此後幾年,他又相繼發表了4篇重要的科學論文,發展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提出了光量子除了有波的特性外,還具有粒子的特性,圓滿地解釋了光電效應。這也宣告了狹義相對論的建立和人類對宇宙認識的重大變革,從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顯著成就。可見,愛因斯坦確立目標的重要性。假如他當年把自己的目標確立在文學上或音樂上,恐怕就難於取得像在物理學上這麼輝煌的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