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失敗是成功的入口
任職於旅行社的唐先生負責製作團體旅行簡介的時候,不料因為自己的疏忽,使得獎金全額被取消。如果是簡介或商品目錄上的附錄被弄錯也就算了,可他犯的嚴重錯誤卻是不能原諒的。因為他把“歐洲旅行169000元”,標成了“歐洲旅行69000元”,就那樣印製在簡介上,而且被發到各分店去,後來就接到許多客人打電話來質疑:“怎麼說的和印的不一樣呢?”從而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在那件事發生了10年後的今天,唐先生成為旅行業雜誌的總編輯。之所以他能夠提升,是因為那件事讓他強烈感受到校對是多麼重要,那之後他進入編輯學校拚命學習。因為這樣的機緣,他從旅行業轉行到了出版業。
試想,假如那時沒有因為那次校對簡介一敗塗地,今天的唐先生也許還尚未確立自己的畢生事業。
成功需要你承受一定的失敗打擊,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你隻會呆在原來的位置上吃老本。唐先生的例子告訴我們,人正是因為失敗,才能發現成功發展的入口。一個不能夠從失敗中得到經驗的人,永遠走不出失敗的陰影。
有這樣的一個例子,一位林先生因為雙親資產雄厚,很早就留學美國。歸國之後,他進入父親經營的印刷公司,幾年後就已經取得公司常務董事的頭銜。
雖說是公司的常務董事,但是林先生光有頭銜,事實上卻完全沒有工作的熱情,一年到頭都沉溺於玩樂。但畢竟也有玩膩的時候,後來林先生向父親懇求,決定成立錄像製作公司。父親幫他出了全部資金,但是並非光有熱情就能經營好公司的,不到一年錄像製作公司就因為經營失敗,而宣告破產。
但是林先生非但沒有反省,還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他的父親也沒有辦法,沒過多久便去世了。父親去世之後,繼承父親事業的林先生,又使用公司的資金買賣期貨而負債數十億,導致公司破產。林先生也陷入不得不辦理宣告破產的結局。
也許,這是極少數的例子,但是絕非事不關己。年輕時如果沒有失敗過的話,是無法品嚐成功的滋味的,甚至會因為不謹慎而墜落至萬劫不複之地,再也爬不上來。
一個人有過失敗的經驗的話,就會產生警戒心,就不會重蹈覆轍,就會為了脫離危機采取所有必要的手段努力掙紮,並使出全力,於是以往所未察覺的新能力就開始萌芽了。
這意味著,在被允許的範圍失敗,正是鍛煉自己的機會。正是因為有失敗的經驗,不但知道了工作的秘訣,也學會了生存的智慧,並能對他人產生同情心,抓到得以實現願望和成功的契機,所以失敗乃人類成長所不可或缺的。沒有體驗過失敗的人,就無法嚐到成功的滋味。
人類的真正價值,在於如何從失敗中站起來。有一家頗受好評的拉麵店,店主方先生月收入超過萬元,生意興隆,開了幾家分店,但這種氣勢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方先生在27歲時就曾經獨立經營過。
當時,方先生曾開設一家拉麵店,據說光是裝潢費就花了很多錢,並且相當有幹勁。然而,正式開張時客人卻很少,心急如焚的方先生甚至找來自己熟識的、在電視上曾露臉的人來嚐味道,結果被一針見血地指出:“湯不符合口味,歸根究底還是因為你學習得還不夠。”
如果是普通人的話,可能自此就會非常沮喪,感受到挫折。但是方先生不同,他計劃先把店關起來,把失敗當做學費,並走遍全國展開學習之旅。
方先生花了7年的時間,經常進出於美味又頗受好評的餐館,偷學他們美味的秘訣,從而調整出自己的流派,然後再次開張。
一般人們如果失敗的話,或多或少容易感到絕望,有時候還會陷入自我厭惡,深受“已經受夠失敗了”這樣的想法所驅使,變得畏首畏尾,滿腦子消極的想法,認為再也沒有比失敗更悲慘的事了。但是因害怕失敗而變得消極的話,將會形成永遠處於負麵思考的情況。
因此,重要的是要像方先生那樣,學習把失敗當成未來成功的動力,探索失敗的原因將之活用,成為將來成功的踏板。如此一來,人生將會大為不同。
人類的真正價值,在於如何從失敗中站起來。
92
恒心是一種百折不撓的力量
1864年9月3日,寂靜的斯德哥爾摩市郊突然爆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滾滾的濃煙霎時間衝上天空,一股股火花直往上躥。僅僅幾分鍾時間,一場慘禍發生了。當驚恐的人們趕到出事現場時,隻見原來屹立在這裏的一座工廠已經蕩然無存,無情的大火吞沒了一切。火場旁邊,站著一位30多歲的年輕人,突如其來的慘禍和過分的刺激,已經使他麵無人色,渾身不住地顫抖著。這個大難不死的青年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弗萊德·諾貝爾。
諾貝爾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所創建的硝化甘油炸藥的實驗工廠化為灰燼。人們從瓦礫中找到了5具屍體,其中一個是諾貝爾正在大學讀書的活潑可愛的小弟弟,另外4人也是和他朝夕相處的親密助手。5具燒得焦爛的屍體,令人慘不忍睹。諾貝爾的母親得知小兒子慘死的噩耗後悲痛欲絕。年老的父親因太受刺激引起腦溢血從此半身癱瘓。然而,諾貝爾在失敗和巨大的痛苦麵前卻沒有動搖。
慘案發生後,警察當局立即封鎖了出事現場,並嚴禁諾貝爾恢複自己的工廠。人們像躲避瘟神一樣避開他,再也沒有人願意出租土地讓他進行如此危險的實驗了。但是,困境並沒有使諾貝爾退縮,幾天以後,人們發現,在遠離市區的馬拉侖湖,出現了一隻巨大的平底駁船,駁船上並沒有裝什麼貨物,而是擺滿了各種設備,一個青年人正全神貫注地進行一項神秘的實驗。他就是在大爆炸中死裏逃生、被當地居民趕走了的諾貝爾!
大無畏的勇氣往往令死神也望而卻步。在令人心驚膽戰的實驗中,諾貝爾沒有連同他的駁船一起葬身魚腹,而是碰上了意外的機遇——他發明了雷管。雷管的發明是爆炸學上的一項重大突破,隨著當時許多歐洲國家工業化進程的加快,開礦山、修鐵路、鑿隧道、挖運河都需要炸藥。於是,人們又開始親近諾貝爾了。他把實驗室從船上搬遷到斯德哥爾摩附近的溫爾維特,正式建立了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廠。接著,他又在德國的漢堡等地建立了炸藥公司。一時間,諾貝爾生產的炸藥成了搶手貨,源源不斷的訂單從世界各地紛至遝來,諾貝爾的財富與日俱增。
然而,獲得成功的諾貝爾並沒有擺脫災難。不幸的消息接連不斷地傳來:在舊金山,運載炸藥的火車因震蕩發生爆炸,火車被炸得七零八落;德國一家著名工廠因搬運硝化甘油時發生碰撞而爆炸,整個工廠和附近的民房變成了一片廢墟;在巴拿馬,一艘滿載著硝化甘油的輪船,在大西洋的航行途中,因顛簸引起爆炸,整個輪船葬身大海……
一連串駭人聽聞的消息,再次使人們對諾貝爾望而生畏,甚至把他當成瘟神和災星,如果說前次災難還是小範圍內的話,那麼這一次他所遭受的已經是世界性的詛咒和驅逐了。諾貝爾又一次被人們拋棄了,不,應該說是全世界的人都把自己應該承擔的那份責任推給了他一個人。麵對接踵而至的災難和困境,諾貝爾並沒有一蹶不振,他身上所具有的毅力和恒心,使他對已選定的目標義無反顧,永不退縮。在奮鬥的路上,他已習慣了與死神朝夕相伴。
炸藥的威力曾是那樣不可一世,然而,大無畏的勇氣和矢誌不渝的恒心,最終激發了諾貝爾心中的潛能,最終征服了炸藥,嚇退了死神。諾貝爾贏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一生共獲專利發明權355項。他用自己的巨額財富創立的諾貝爾科學獎,被國際科學界視為一種崇高的榮譽,而這一切,都應該歸功於他那百折不撓的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