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漬當然不能變成小花貓,而是因為我們心裏首先沒有了那點墨漬,它就可以是一隻小花貓,也可以是一頭象,或是一片樹林,就看你如何改變它。聰明的人都可以從失誤中發現成功。
有一位德國工人,他在生產書寫紙時,由於粗心弄錯了配方,生產出了一大批不能書寫的廢紙。他不僅被扣工資、罰獎金,最後還被公司解雇了。正在他灰心喪氣的時候,他的一個朋友提醒他,這些紙難道真的沒有一點用處嗎?他仔細研究這些紙,忽然發現,這些紙雖然不能書寫,但是吸水性卻極好,可以用來吸幹器具上的水。於是,他將這批紙切成小塊,取名為“吸水紙”,投放到了市場上,結果十分搶手。後來,他申請了專利,成了德國著名的大富翁。
全球飲料巨霸可口可樂的研究成功也是源於一個美麗的失誤。美國亞特蘭大有一個業餘藥劑師叫潘伯頓。有一天他突發奇想,要研製一種令人興奮的藥,他用桉樹葉作為材料,做了很多努力,藥效卻不十分理想。
有一天,一位患頭痛的病人前來醫治。潘伯頓讓店員取他配製的藥給他。可是,店員在給他藥時,不是衝入了清水,而是失誤將蘇打水衝進了藥瓶。病人飲後,才發覺配方錯了,所有人都大驚失色。但奇怪的是,病人的頭痛症狀減輕了,而且沒有發生任何不良反應。潘伯頓如獲重釋。
過了些天,潘伯頓突然受到了啟發,他把藥和蘇打水進行衝兌,反複試驗,發現這些液體芳香可口,益氣提神。結果,在他的改良下,可口可樂從藥品變成了飲料,而且風靡全世界。
出現失誤時你該如何麵對它?如果你犯了小錯,卻認為這是致命的,那就足以擊敗你。如果你認為這是成功的一種預示,那你就已經按響了成功的門鈴,再推一把,就能跨越了功的門檻。
106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從前,洛陽附近住著一個富翁。
富翁已經70多歲了,依然精神矍鑠。他有千畝良田,成群的牛馬,從西域買來的綢緞足以堆滿一個房間。富翁的宅院,猶如《紅樓夢》中大觀園那般壯觀,後院的花園,奇花異草四季流香。但是,富翁卻有一塊心病,一直堵在心裏。
他有心遍訪賢人,但畢竟年邁多病,不宜遠行,因此他打發管家去全國各地尋找高人,但來了許多人,卻最終都沒能解除他心中的病根,歲月一天一天的流逝,富翁一天一天地增添著白發。
終於有一天,富翁做出最後的決定,他讓管家安排十幾個精幹的仆人,帶著銀兩,帶上寫好的告示,迅速奔往全國各地。
很快,全國大小城鎮都貼上了富翁的告示,富翁熱情地邀請天下最富有智慧的人,來他的莊園做客。
皇宮很快就知道了這件事,大臣們不知道這位富翁想要搞什麼名堂。太平盛世,難道還有人敢明目張膽地聚賢納士,莫非有反抗朝廷的野心?朝廷的密探開始一撥接一撥地來到富翁莊園的附近。
告示貼出去半個月之後,陸陸續續來了許多的奇人異士、知名學者。富翁的莊園真的成了群星薈萃、貴客盈門了,到年底的時候,富翁看人來得差不多了,就從客人中篩選了16個拔尖的智者,留在莊上。其他的客人,富翁卻大排酒宴,給了許多的銀兩送走了。
剩下的16名智者,有的是一代文豪,有的是博古通今的名流,有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謀士,甚至還有一個是已經隱居多年的奇人異士。這些人都是富翁用各種各樣的辦法,用盡了平生的力量挽留下來的。富翁把他們召集在一起。充滿熱情地說:“我懇請你們給我一年的時間,幫我編一本人類的智慧錄,留給我的後世子孫。”
那時候,信息交流還不發達。這些智者能聚在一起,彼此切磋交流,機會也是很難得的。所以,這些智者就答應了富翁的請求。
16個智者在富翁的莊子上住了下來,開始了緊張的工作。一年的期限很快到了,他們完成了洋洋灑灑8大卷的智慧錄。
富翁看完後,表示非常的感謝他們。但是富翁卻又說:“我相信這些都是智慧的精華,但它太多了,我擔心我的子孫沒有閱讀的耐心,還是煩勞你們再濃縮一下為好。”
既然答應了人家的要求,好事就得做到底,這些智者又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通過精煉、刪減,最後,將8大卷文字濃縮成一卷,富翁看了後,又真誠地表示非常的感謝,但是他認為文字還是太多了,又懇請他們再濃縮一下。
這16位智者又在富翁的莊園住了下來,他們每天聚在一起,討論該刪除哪些字句,有時候竟然爭論得麵紅耳赤。就這樣,慢慢地,一卷文字濃縮成了一章,接著又濃縮成一節,之後又濃縮成一段,最後,隻剩下了一句話。
富翁看了這句叫活,頓時驚喜地站了起來,他安排管家預備了一場最豐盛的晚宴,並親自給各位智者斟酒,這場酒他們喝的真是痛快。在宴會即將散場的時候,富翁很滿意地說:“你們提煉的這句話,真是古今所有智慧的結晶啊!”
皇宮的兩個密探聽說有了結果,連夜潛進富翁的房間。借著微弱的月光,看見床頭放著一個寶匣,心想這一定就是這些人的研究成果了,於是密探神不知鬼不覺地拿走了那個寶匣,連夜快馬加鞭地送進皇宮。
第二天,皇帝打開寶匣一看,微微地笑了。
寶匣內沒有別的,隻有一張裱糊得非常精致的字畫,上邊寫著: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付出才能得到回報。我們要得到多少就必須付出多少。付出時越是慷慨,得到的回報就會越豐厚;付出時越吝嗇、越小氣,得到的就越是微薄。
107
把行動和空想結合起來
西方精神分析學大師弗洛伊德將空想命名為“白日夢”。他認為,白日夢就是人在現實生活中由於某種欲望得不到滿足,於是通過一係列的幻想在心理上實現該欲望,從而為自己在虛無中尋求到某種心理上的平衡。
同時,弗洛伊德理論還提出了一個關鍵性的詞:逃避。也就是說,過分沉湎於空想的人,必定是一個逃避傾向很重的人。此言一語中的,推出了空想帶給人的極大危害。
一年夏天,一位來自美國馬薩諸塞州的鄉下小夥子,登門拜訪年事已高的愛默生。小夥子自稱是一個詩歌愛好者,從7歲起就開始進行詩歌創作,但由於地處偏僻,一直得不到名師的指點,因仰慕愛默生的大名,所以千裏迢迢前來尋求他的指導。
這位青年詩人雖然出身貧寒,但談吐優雅,氣度不凡。老少兩位詩人談得非常融洽,愛默生對他也非常欣賞。
臨走時,青年詩人留下了薄薄的幾頁詩稿。
愛默生讀了這幾頁詩稿後,認定這位鄉下小夥子在文學上將會前途無量,決定憑借自己在文學界的影響大力提攜他。
愛默生將那些詩稿推薦給文學刊物發表,但反響不是很大。他希望這位青年詩人繼續將自己的作品寄給他。於是,老少兩位詩人開始了頻繁的書信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