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孤獨與淒涼的美(2 / 3)

梅花已經成為詩人孤獨生活的伴侶,孤獨情感的寄托,詩人的唯一精神支柱,詩人眼中的梅花仿佛就是自己。我們可以看出梅花已是朱淑真的知音,梅花是他孤獨生活的寄托。

二、梅人合一,梅花是孤獨、淒苦之情的化身,表現了淒涼的美

朱淑真冰雪聰明、才華橫溢、風流蘊藉,感情豐富,她追求個性解放,向往婚姻自由,對壓迫女性的社會強烈不滿。

她曾寫詩《自責》(其一)詩中,以自我解嘲的方式表達了初始覺醒的思想。“女子弄文誠可罪,那堪詠月更吟風。磨穿鐵硯非吾事,繡折金針卻有功”。從詩題“自責”和“女子弄文誠可罪”、“磨穿鐵硯非吾事”的詩句來看,作者似乎是為自己違背禮教的行為進行懺悔,但從作者的所作所為來看,卻是在對封建禮教進行嘲諷,又是為自己的才能和悖逆抒發心中的快慰。但是,在那樣的社會,她的清醒,追求、反叛,隻能給她帶來更深沉的痛苦,她的怨刺,她的反諷,並未能獲得別人的理解和同情。“鷗鷺鴛鴦作一池,須加羽翼不相宜。東君不與花為主,何似休生連理枝。”表達了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的強烈不滿,她發出了“東君不與花為主,何似休生連理枝”的責問。在她看來,與其兩個才貌不稱之人強成匹偶,不如世間本無夫婦之倫。但是她的不滿,隻能帶來不貞的罪名。在婦女被封建禮教壓得透不過氣來的社會裏,朱淑真不能得到同情和理解,其結果隻會使她走向更為深廣的孤獨。這種孤獨,無處宣泄,詩人隻能移情!於是,梅成了她感情寄托的對象,成了他本人的化身。

她在《減字木蘭花》中:“獨行獨坐,獨唱獨酬還獨臥。”用五個“獨”字寫出了心中的極其淒涼和孤獨,堪與李清照的狀寫孤獨情感的名句:“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相媲美。詩人孤獨、淒苦到了難以忍受的程度!無奈之餘,隻能寄意於梅,讓梅代她顯露極其無奈的憤慨!。

“一夜青山換玉尖,了無塵翳半痕兼。寒鴉打食圍沙渚,凍雀藏身宿畫簷。野外易尋東郭履,月中難認塞翁髯。梅花恣逞春情性,不管風姨號令嚴。”(《雪兩首》(其一)。“絕望、控訴、追求、展望”,矛盾複雜的心情交織在一起,有誰知?“在四周玉山、漫天大雪的廣闊冰冷的宇宙中,在凍雀、寒鴉,遍野東郭履,難辨塞翁髯的淒寒冰冷的環境中,瘦骨芳魂的梅花在“風姨”的無情摧殘中,呈現出春情勃鬱的強烈生命力和頑強的個性魅力”。這是何等的絕望、控訴中的偉大追求、展望!

這種意境,正是當時社會現實中的詩人的真實寫照。詩人當時大膽的追求自由戀愛,並且通過詩詞表達。詩人卻因此遭到世人的非議,甚至有人說她不貞潔,惡語相向,誹謗不斷。這無異於自然界中的無情風雨,當梅花(也是朱淑真)以自己的潔白和芬芳向世界展示出一片深情時,卻感到如此的寂寞、冰冷。但是,梅花並沒有退縮,它不管這些無情的風雨,依然保持著獨立高潔的姿態,依然在散發著自己的光芒,然而她是孤獨的,隻有她一個人在揮灑情感,這對於一個生存欲望強烈,願意擁抱人世間的一切美好,麵對現實冷酷、扼殺,她無所畏懼,她發出‘梅花恣逞春情性,不管風姨號令嚴’的絕望的呐喊!這是最理想的孤獨存在狀態,梅人完美合一。

這裏,詩人以孤獨的梅花形象來狀寫一種無比淒涼、孤獨之境,借以表達自己的孤獨情感,以臨霜傲雪的梅花來表現出自己高尚的人格力量。

三、朱淑真詠梅中的人格魅力

翻開中國文學史,女性作家能夠載入文學史的很少,而能夠穿透曆史樊籬、超越曆史約規的更是少之又少。朱淑真作為理學昌盛時期的宋代女作家,在封建禮教重壓下坦率展露內心、大膽釋放個人情感,其膽識和勇氣令人欽佩。她寄情於花,特別是梅花,梅花已經成為其精神品格和人格魅力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