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的好壞,往往取決於溝通雙方的態度,因為人際關係既是相互吸引的,也是相互排斥的。如果一開始就表現出不友好或者較冷淡的態度,對方也自然會以相同的態度回應你。一個人是否熱情,決定了周圍人是否喜歡他,接受他。熱情是成為一個優秀者所必須具備的品質,影響著一個人生活的方方麵麵,這個人表現的是熱情還是冷漠,決定了他在社交方麵是被人接受還是排斥。注意觀察你身邊的人,通常那些受人歡迎、人緣極好的人都是熱情的人,這些人無論是對工作還是生活,都保持著如一的熱情。1842年11月,22歲的恩格斯專程趕到位於德國科隆的《萊茵報》所在地,拜訪久仰大名的馬克思。隻是當時,馬克思對這位衣著考究、風度翩翩的商人之子並沒有留下好的印象,態度也就比較冷淡。但恩格斯並不介意,主動加入了倫敦的工人調查中,還參與了工人運動,因此取得了馬克思的信任。
兩年後,當他們再次在巴黎相見的時候,通過恩格斯文章了解他的馬克思,和恩格斯成了有著共同革命理想的相知的戰友。
如果恩格斯不以自己的熱情去影響馬克思,也許兩個人一輩子都隻能是泛泛之交。熱情的人是真誠的、積極的、樂觀的,可以感染人們的情緒,帶給周圍人良好的心境。熱情還能帶來幸運,因為人們都喜歡熱情的人,對他們寬容,容易接受他們。熱情的人給人的感覺是如同陽光般的,不僅能表現出陽光般的熱情,還能給人傳遞這樣的熱情,感染身邊的人。在關鍵時候,熱情往往能夠成為順利溝通的砝碼。因為熱情可以化解人與人之間的誤會,消除無形的障礙,消除人與人之間的界線。熱情不僅有利於增加你的良好形象,還能讓人體會到人生的美妙。
熱情是一筆珍貴的資產,無論知識、錢財或勢力都比不上它。濕柴不能起火,灰心喪誌的人也無法燃起熱情,隻有保持對事情的熱情才能解決一切難題。有的時候,熱情不但能有助於一個人在工作上給人留下印象,還能讓一個人體驗到生活的陽光。熱情像一塊磁石,能把周圍的人吸引到你的身邊,還能讓周圍的人感到精神的力量,感覺好像什麼奇跡都能創造。充滿熱情的人都是性格開朗、笑口常開的人,他們喜歡幫助他人,所以無論到哪裏都能受到歡迎。
1987年2月8日,亞特蘭大的普通市民比利·佩恩在參加一個教堂的落成典禮時突發奇想:如果整個城市都能經曆我在教堂時這般特殊的經曆,不是更有意義嗎?於是,他想為亞特蘭大市申辦奧運會。佩恩把想法告訴了妻子,妻子讓他給朋友皮特打電話,因為她以為皮特會說服佩恩放棄這瘋狂的念頭,可是皮特卻支持佩恩的想法,還提出了很多建議。得到朋友的支持後,佩恩便辭了職,全身心地投入申奧活動。接著,他以其夢想和熱情說服了亞特蘭大市長加入了申奧的行列,他們組成了申奧9人組。可當他們為舉行環市跑爭取市民的支持時,卻被大家所奚落,因為大家都認為申奧是不可能的。當時,他們隻能申辦1996年奧運會,那是奧運會100周年紀念,許多人都認為會在希臘舉行,而另一個申辦城市多倫多比他們實力高出很多。再說“二戰”後,奧運會舉辦地從未批準過給第一次申辦的城市。但佩恩堅持自己的夢想,他不斷吸收支持自己的人,而把所有告訴他“不可能的”專家拋在一邊。由市長衝鋒在前,他們在世界各地向人們宣傳亞特蘭大,每到一處就搞一個“亞特蘭大房舍”,請國際奧委會的代表共進晚餐。他們沒有工資和差旅費,他們隻是行動著,相信友誼能使夢想成為現實。終於,經過兩年半的努力,佩恩的熱情終於有了回報,國際奧委會打破了所有的傳統和慣例,決定1996年奧運會在亞特蘭大舉行。從那一晚起,佩恩成了亞特蘭大的英雄,人們打出了這樣的橫幅:“沒有佩恩就沒有收獲,謝謝你,佩恩。”
熱情的人性格都是陽光燦爛的,即使在危機或需要幫助的時候,也能轉危為安,得到別人的幫助。相對冷漠的人,他們陰暗的態度讓周圍的人避之不及,他們的冷漠讓他們失去了難得的機遇,關閉了屬於自己的大門。很多企業在招聘人的時候,第一眼就要看此人有沒有熱情,一個對自己的工作都不夠熱情的人,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績的。更重要的是,熱情的人可以給周圍的人帶來陽光般的溫暖感受,能讓身邊的人也感受到他的熱情。在現代社會中,很多企業都很注重企業的文化和精神,很多生性冷漠的人被辭退,還不知道自己失去工作的原因。有的企業主管認為冷漠的人會給身邊的人帶來壓力,影響周圍人的心情,所以現代企業的主管都不願意招聘冷漠的員工,即使他再有才華。熱情來源於一個人對生活的熱愛程度,隻有用積極的心態應對生活,讓周圍的人感受到自己的熱情,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為形象增加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