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英雄末路(1 / 2)

黃巢當然也聽到了王仙芝血洗江陵和兵敗申州城外的消息,急招眾將商議軍情。

黃巢道:“王將軍兵敗申州,南下轉戰湖北,信任招討使曾元裕在背後緊追不舍,形勢十分不利。王仙芝雖不足與謀,可畢竟是多年合作的兄弟,現在兄弟有難,我等怎能坐擁重兵在亳州幹耗?”

孟楷和尚讓兄弟倆也是生死之交,有心去救尚讓,聽黃巢有出兵湖北之意,趕忙附和道:“大哥說的不錯,我們江湖中人,以義字為先,怎能見兄弟有難而不顧?”

其他人大都以孟楷和黃巢馬首是瞻,都點頭同意。唯有朱溫和張言不發一言。

對於手下這幫將領,黃巢還是比較重視朱溫的意見,黃巢目視朱溫,道:“不知老三有什麼看法,為何不發一言?”

朱溫看了看黃巢,又看了看旁邊的張言,他知道張言一言不發定然也不讚成出兵,同時他也想聽一下張言的看法,對於這個張言,朱溫在前世沒有任何印象。他想了很久都沒有想到這個張言在曆史上屬於何妨神聖,可從他一言一行可以看出,這個人絕對是個人物。

朱溫微笑道:“我倒是想先聽聽張言兄弟的看法。”

張言苦笑道:“朱三哥智謀勝我十倍,又何苦讓我來獻醜?”

朱溫道:“張兄弟過謙了,張兄弟文武雙全,定然對戰局有獨到的看法。”

黃巢也道:“既然老三讓張兄弟說,張兄弟就跟大家說一下你的看法。”

張言躬身稱是,道:“曾元裕善能用兵,張自勉驍勇善戰,楊複光老成持重,這三人為朝廷諸道行營招討衙門的首腦,必然不會像宋威那樣好對付。何況荊南還蹲著一個長勝老將高駢。再說了,王仙芝血洗江陵,雖說是因為氣憤朝廷殺了尚君長的緣故,卻也做的太過了。大失民心。

“我們舉義多年,也應該知道民心的重要性,王仙芝在江陵屠殺手無寸鐵的百姓數十萬之多,如此殘忍,隻能是他自取滅亡。沒有了百姓的支持,義軍將完全暴露在朝廷大軍的視野之下。

“輪兵力我們不占優勢,論兵甲我們跟朝廷沒法比,論財力更不是一個檔次上,如今連人心都失去了,試問,我們拿什麼跟朝廷作戰?”張言侃侃而談,說的是有利有據。

黃巢也不由的點了點頭,示意張言接著說。

張言接著道:“如果我們救了王仙芝,就等於把我們放在了和王仙芝同等的位置,敗亡隻是時間問題。可如果我們不出兵,王仙芝兵敗後必定投靠我們,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平添不少的兵力,王仙芝因為這個緣故,就永遠失去了和黃將軍平起平坐的資格。”

朱溫心中佩服,感到這個張言確實是個人才。自己因為前世的記憶和對曆史的了解,才能知道事情以後的發展,而這個張言卻可以通過對戰局的把握,準確的預料到戰局未來的進展。張言並沒有預料到王仙芝會身亡,不過這也不能怪他,一般情況下就算打了敗仗,主帥身亡的可能性還是很低的。這隻能說王仙芝的運氣不是一般的壞。

朱溫點頭道:“張兄弟說的有理,戰場不是一個人的戰場,不能再像以前在江湖上一樣快意恩仇,更不能因為某一個人的意氣用事而誤了大局。別看我們現在也有那麼四五萬兵力,經過李罕之在酸棗縣那麼一鬧,我們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已經大打折扣。可想而知王仙芝那麼大規模的屠殺行為會在百姓心中留下多麼深刻的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