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舟是個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的孩子,有個大大的腦袋,皮膚黑黑的,很憨厚老實的一個小孩子。隻是,這孩子成績差到無法談及,在他爺爺奶奶那裏這是極其丟人的一件事情.星遙無法理解。
他們家門口有其他鄰居在的情況下.孫奶奶尤其避諱。起先沒有察覺,直到有了在他家的第一次衝突過後才意識到孫奶奶關於孫子成績強烈的自卑感。沈星遙從小就是好學生,自己弟弟成績卻很差,但她從來不曾覺得功課不好是一件見不得人的事情。
關於沈星遙的優秀成績,很多人也許會認為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她無非通過努力學習改變命運。恰恰不是,她從來不曾想過因為將來要過怎麼好的生活而逼迫自己努力學習,這也就是覺得自己自私的本質體現,這其中所糾結的矛盾曾困擾了大一整個下半年的沈星遙。
經曆過各種起起伏伏,星遙已經深深洞悉刻入自己命運骨髓的自由意誌。
沈家可以說沒有什麼文化人,對於要不要好好用功讀書也就沒有什麼壓力。從小就喜歡上課跟著老師的眼睛走入各種思維迷宮,老師都說沈星遙是那種可以達到上課百分百效率的學生,所以基本不下課再多學什麼,成績就蠻不錯的。
學習好隻是因為剛巧喜歡上課。上大學以來,她之前教過的很多學生都是成績不好的學生,然而她真心說著欣賞每一個孩子的個性。
那時候,班裏孩子們都覺得這老師有點意思,和別的老師不那麼一樣。沈星遙不喜歡大家對於現在所謂“學習”如此盲目崇拜迷信趨勢,扭曲了她世界裏對於純粹的追求。
然而,她之所以有了現在這份工作正是有了這樣的市場需求,這本就又是一個矛盾存在。
與小舟相處中喜歡把他當做一個自己的孩子去對待,真正心與心對話,一起靜靜地,聽他講話,陪著他,讓他的世界裏不總是自己一個人。
每次一進門,小舟爽掉兩隻鞋子,跳上床,躺床上打開空調:“老師,我們吹吹涼兒,”他憨憨地說著,沈星遙躺在床的這一頭,涼風習習。
“老師,你給我講一個故事吧。”
“老師,我給你唱一個歌兒吧。”
“老師,昨天我去老媽那裏去了,我們去遊泳了。”
星遙喜歡做這樣的事情。
讓悲傷不那麼濃烈了,這或許也參雜了一己私利,畢竟可以不那麼辛苦教學。說到底,我們這個世界究竟會不會有純粹的存在,就好像那部電影裏說的,我們都知道:平行線是永遠不會相交的,但在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裏,無法提供一個條件去真正證實。
大多數真理隻在一種相對中成立,我們那麼努力了,還是沒有找到一種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