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皇太後的心思(1 / 2)

如今想來,她的這位婆母其實也是一個極其複雜的人。雖處處避著太皇太後的鋒芒,可私底下的力量也不小,雖深居簡出,卻“耳聰目明”。沈環又不自覺地想起了那晚樂瀟澤說過的話,他說自己和皇太後很像,還說,若由皇太後來當權,未必會是一榻糊塗的場麵。

沈環怔愣間,掌事梁秋月已經迎了出來,笑意盈盈地向沈環一福,“奴婢給皇後請安,皇太後正念叨著殿下,殿下便過來了。”沈環看了梁秋月一眼,也回笑道:“梁姑姑今日好氣色。”梁秋月引著沈環向內走去,“那也是托了殿下的福,殿下每回過來,奴婢都覺得宮裏熱鬧了不少。”

兩人說笑著來到後殿,皇太後金氏卻是半倚在榻上,身上蓋著件皮裘,姿態閑懶,倒與平常的端整肅穆大為不同。沈環上前福禮,“妾身恭請皇太後玉安!”金氏一笑,朝沈環招了招手,“這麼冷的天,路上一定凍壞了,快過來坐。”

沈環謝過,瞟了一眼榻旁的墩子,的確是最挨近爐子也最暖和的地方,沈環依言坐了過去。老實說,她還是第一次與金氏湊地這般近,心下多少有些不自在。金氏倒是極其自然地伸手摸過她的手,點頭道:“嗯,倒還暖和,你們這班奴才也還算盡心。”說著,金氏又抬起沈環袖中的手細細看了看道:“嗯,瞧瞧這手,便是個有福氣的。”

沈環被金氏弄地糊塗,但卻難得看到金氏開她的玩笑,便也道:“方才梁姑姑說是托了妾身的福,那妾身便也撿個現成的,甭管殿下說妾身什麼,妾身隻管說是托了殿下的福便是了。”梁秋月笑了起來,金氏也是笑彎了眼睛,斜睨著梁秋月道:“秋月你看看,你那廂討好著這小主子,她這廂便到我跟前來賣了你,可見你這奉承的功夫實在不到家。”

梁秋月福禮道:“奴婢看是殿下嫌棄了奴婢才是,若真如此,奴婢便也學著那八寶便是……”話未說完,殿內便已哄堂大笑。又調笑了幾句,梁秋月便吩咐身邊的婢子領著沈環的幾個小丫頭出去喝茶了,殿內便隻剩下了金氏、沈環還有梁秋月與何芳潔。沈環知道,該說正題了。

見金氏沒有先開口的意思,沈環便先將羅氏所說的關於沈珠的婚事先複述了一遍,最後道:“妾身年歲小,實在不諳這些事情,長姐的性子又不同於其他人,故而妾身便來向殿下討教一番。”

金氏的唇邊始終噙著淡淡的微笑,看得出她今日的心情似是極好,默默聽完沈環的話後,金氏並不急著回答,而是反問道:“你年歲雖小,卻也是個懂事的,且先說說你心裏的想法吧,到底你與令姐相處了那麼些年。”

沈環思量了一下,答道:“妾身不懂太多的道理,隻是心中覺得家世如何,從前如何,並不重要,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其人如何,還有……”沈環似是有所顧忌,金氏便搖頭道:“話到說到這份上了,還有什麼好顧忌的?”沈環便小心翼翼地道:“還有便是兩邊的長親如何,也是有些關係的。”

沈環接著道:“家姐性子大大咧咧,凡事也不會藏著掖著,比不得那些閨中小姐,妾身……隻希望她能平安無恙,活得自在,並不希望她如何大富大貴,甚至與人爭寵。”

其實方才聽了羅氏的話,沈環便對那個蘇家少爺不是很滿意了。一來他是家中獨子,二來他聰慧過人,很可能富貴顯達,沈珠雖占有一個皇後之妹的名號,卻實在沒有那些閨中小姐的學識與手段,難保蘇家少爺將來不會納妾,又或是有什麼別的想法。

隻不過,具體還得看兩家的情況,兩位男子的為人以及親長的為人。隻是以沈環如今的能力,隻怕是不好遣人調查的,便是遣人偷偷去查了,也未必就是信地過的真相。再有,沈珠要選親,必定不會隻有兩家上門,沈環總覺得偏偏是這樣的兩家來提親,似乎顯得有些刻意了。

聞言,梁秋月與何芳潔都不由地看了沈環一眼,金氏的眼中也有了微微的滿意之色,不禁開口道:“身為女子本是不易,嫁入夫家更是不易,令姐能得皇後如此為她著想,也是她的福氣。可方才聽你所言,皇後又可知道那敘南衛可是遠在四川?若令姐遠嫁,隻怕你們姐妹從此天各一方,難得有相見之期了。”

沈環其實也早已想到這個話題,因為方才羅氏刻意提到那蘇家少爺的家產便在皇都附近,沈環便道:“妾身說句大逆不道的話,其實自打妾身做上皇後以來,便與家姐天各一方了,妾身也著實不想看到她委屈自己的模樣。況且,嫁入夫家後,自然是以夫君為重,至於其他,也並不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