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熱鬧的“聚會”(1 / 2)

樂瀟澤靜靜地看了一會兒鄭姬,“你身子還未好全,好好歇著,其他的事朕會安排周全。”說著,樂瀟澤便起身要離開。鄭姬呼吸急促起來,她知道,這是見樂瀟澤的最後一麵了。

鄭姬掙紮著跌下了床,然後一把拉住樂瀟澤的袍角,“聖上,賤妾……賤妾隻求能繼續呆在驕陽苑裏,賤妾不會再接近聖上,賤妾隻求能呆在妙海院裏,安靜度過餘生……”鄭姬哽咽道:“這樣,也不可以嗎?”

樂瀟澤輕巧地將自己的袍角從鄭姬的手中拉開了,然後轉身看著鄭姬道:“鄭姬,朕要的東西你給不起,你要的東西,朕也給不了,從此還是各相安好地好。這樣的安排,已經是朕仁至義盡了!”

說完,樂瀟澤便頭也不回地向外邊走去,忽聽身後鄭姬冷笑著道:“我以為聖上會是不同的,原來天子之情果真如此易變!”樂瀟澤腳步一頓,側頭看了鄭姬一眼,麵色平靜地道:“鄭姬,朕的心意,從始至終,都沒有改變過。”鄭姬一怔,冷笑驀地僵住了……從始至終……都沒有改變過……

終於,鄭姬的眼中黯淡如一片死灰。

驕陽苑裏發生的事很快便傳入了皇太後金氏的耳中,方才起身梳洗的金氏眼中一片清明,最後聽到樂瀟澤關於對鄭姬的處置,不禁淡淡一笑道:“這世上最安分的人,從來隻有死人。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皇上還真是糊塗了。”

一旁的掌事梁秋月道:“可聖上那邊……”金氏道:“知道了,又何妨?哀家與他之間,不在乎再多一條心結,可卻再不能讓人鑽了空子,潑了皇後的髒水。”梁秋月反應過來,也是,就算皇上仁義,皇後不在乎,章氏那邊又怎麼會輕易罷休呢?

金氏神清氣爽地來到長安宮向太皇太後章氏請安,章氏那如刀鋒般的目光始終定在金氏的臉上,良久,淡淡一笑道:“都說,人逢喜事精神爽,皇太後今日可真是豔麗。”金氏一福,麵色不變地道:“太皇太後說笑了,真正逢喜的該是太皇太後才對,太皇太後才是這後宮最尊貴的人。”

章氏冷笑一聲,“皇太後可是在暗指什麼?”金氏道:“妾身所言,句句在情在理,所謂暗指,是否太皇太後太過多想了呢?”\t“啟稟太皇太後!”門外傳來婢子的通稟聲,“皇後與各位王妃並三位大長公主來請安了。”章氏移開目光,“請進來!皇太後也請就座吧!”“謝太皇太後!”金氏便安然地坐下了。

卻說沈環一大清早地自驕陽苑趕回來,匆匆換了件衣裳便向著太皇太後的長安宮而來。不料這麼巧,先後與三位大長公主,還有諸位王妃碰了個頭,隻能說自己確實來晚了。索性,便與眾人一起待人齊了,再進殿請安。

說實話,沈環昨晚真沒睡好,倒不是因為沈家的事,或是鄭姬的事,而是因為,她耳聞院外熱鬧地很,卻不能出去盡興,著實鬱悶呐!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就這樣被浪費了,沈環真是欲哭無淚。

話說,沈環進宮也有半年之久了,但還是第一次與諸位王妃這麼近地碰麵。一來,諸位王妃並不經常進宮向太皇太後請安,恐怕還得有太皇太後的懿旨才能進宮。二來,沈環一般都來地極早,不過略待一會兒,太皇太後便嫌她礙眼,“趕”她回宮了。至於三位大長公主,倒是有碰過幾次麵,但也不過是點頭行禮而已,並無深交。

今日見了,一向笑意盈盈的長和大長公主樂嘉玉不禁向沈環一歎道:“皇後也不必憂心,想來城衛也在嚴加追查了,沈小公子必然無礙的。”沈環微微頷首,“謝長和大長公主關懷,妾身無礙的。”

旁邊一道女聲插了進來,“五城兵馬司的人也真真是飯桶!居然在天子腳下,讓人將皇後的親眷給擄走了!皇後也真是仁慈,昨夜那些當值的人就該統統嚴懲才是!”沈環向那說話的婦人看去,看其年歲不過二十有餘,容貌普普通通,但眉宇間盡顯算計之態,看來不是個好相與的。

永福大長公主樂嘉懿向沈環道:“這位是盛王的王側妃。”盛王?他應該是如今皇都九位王爺當中最長的一位了,但也不過三十不到的年歲。

其實當年誠宗爺的子嗣認真算起來應該不下二十位,但之前那些皇子要麼夭折,要麼死於宮鬥。如今剩下來的九位幾乎都是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才僥幸活過來的,所以年歲都不大。甚至排行最末的懿王今年也不過虛歲十九,比樂瀟澤這個侄兒都大不了幾歲。

沈環對這位盛王有些印象,主要還是因為其母宸妃當年還是誠宗爺比較寵愛的一位妃子,且這位宸妃似乎與太皇太後之間嫌隙不小。但宸妃過世已多年,她卻有兩位兒子活了下來(當然,肯定不止生了兩位皇子),一位便是這盛王,還有一位是思王。不得不說,要麼是誠宗爺安排妥當,要麼便是這兩位王爺心智過人。至少,盛王應該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