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通透他的心思?(1 / 2)

第二日,沈環踏進長安宮,便見進出忙碌的奴才好不熱鬧。來到主殿,就聽太皇太後章氏朝著掌事侯安蓮道:“桓兒怕熱不怕冷,讓人將多餘的東西都撤了,外頭再多搬些盆栽來……”侯安蓮連連應聲。

再看皇太後金氏早已靜默在旁,沈環也試過更早些過來,但每次都隻能落在金氏後頭。再者,見章氏與金氏都沒有說什麼,沈環也就隻按著自己的時辰來了。怎麼者,她也還是不要壓過婆婆的風頭為好。

見沈環進殿,章氏連忙眉開眼笑地招手,“皇後來了。”沈環上前行過禮,章氏便賜了座,沈環坐下便聽章氏道:“皇後應該沒見過章興郡王的,挺伶俐的一個小人兒,小名喚作桓兒,哀家每每見了,都要樂上好幾日。”

“隻是每次都不過小住幾日,他便要回去。如今好了,皇上發了話,接他進宮暫住,哀家這長安宮裏也就熱鬧了。待逸兒身子好些,便帶他常來長安宮走動,也讓他們堂叔侄兩個親近親近。還有銘兒,也讓宜王妃多帶他進宮來才是。如此,張貴太妃也好享享兒孫之樂。”

一道身影自內殿走了出來,沈環打量過去,不正是張太貴妃麼?張太貴妃奉了一盞羹露來到章氏麵前,微笑道:“太皇太後麵前,貧妾哪敢言兒孫之樂?”“你呀!”章氏道:“這些粗活兒不必你沾手,你卻總是不聽。”張太貴妃垂眸道:“貧妾伺候太皇太後天經地義。”

章氏笑眯眯地接過,讚歎道:“這張太貴妃端過來的,就是要香一些。”張太貴妃道:“太皇太後慣會打趣,隻怕是貧妾這雙濁手反而汙了這盞羹,幸得太皇太後不嫌棄。”章氏與張太貴妃笑說幾句,張太貴妃便在對麵坐下了。

張太貴妃看了沈環一眼,微一頷首,沈環便也含笑回了頷首禮。章氏又一歎道:“思辰也不知是個什麼想法,這侯府小姐,公府小姐選了一堆供他選擇,可他卻偏偏……”章氏又是一歎,張太貴妃便道:“勞太皇太後操心了,安王,向來不著調,辜負了太皇太後的一番心意。”

章氏道:“何嚐不是辜負了你這個親娘,他如今也老大不小了,改日宣他進宮,你這個做娘的可得好生勸著,莫再讓那些個奸險小人欺哄著他。若有必要,隻管同我說,我自會讓人好好收拾那起沒眼色沒臉皮的小人!”張太貴妃淡笑了一聲,章氏便轉過了別的話頭。

之前樂瀟澤說的時候,沈環還沒有這麼好奇,如今再聽太皇太後與張貴太妃說起,心中難免便有了些想法。按說,就算那安王有什麼龍陽之癖,如若皇家賜了婚旨,他還敢不從是怎麼樣?這當中,會不會另有內情呢?再看張太貴妃的神色,似乎不太願意提到安王啊。

而章氏的態度似乎也有些詭異,若她真的是為安王著想,大可直接賜下婚旨。如若真的擔心安王與什麼人廝混在一起,耽誤名聲,以太皇太後的手段,還怕揪不出來,懲治不了?依沈環看,也不過一個麵子上的“關心”罷了。如此看來,太皇太後與張太貴妃之間的關係實則也很微妙。

今日看來太皇太後的心情“很好”,直留著幾人說到往日樂瀟澤差不多散朝的時候,隻不過今日,樂瀟澤還沒來,一條前朝的消息便先傳了過來。“說是鄧僉事屢逆聖旨,已執於闕下杖責三十……”侯安蓮話語一頓,“還降為百戶,暫時閑住。”

章氏麵色難看起來,“怎麼個屢逆聖旨了?鄧大人乃是先帝時便忠心耿耿的臣子,我看這朝中,沒有誰比他更忠君愛國的了。皇上到底是怎麼回事?今日責完這個,明日罵完那個,這朝中大臣都快散完了!”沈環看了一眼仍是默然的金氏,聽章氏繼續道:“依哀家看來,定然是那個呂鴻仗著皇上的名義在胡作非為!”

“再有……”侯安蓮接著道:“聽說常尚書已經向皇上遞了辭呈,怕是這一兩日就該定下了。”沈環看了侯安蓮一眼,“聽說是前幾日家中府眷受到驚擾。”章氏撫額,猛地將桌上隻動了幾口的羹盞推了出去,當地一聲砸碎在了地上,“郡王庶子襲封,可一不可再,這乃是祖製,常尚書不過守著祖宗的規矩……他呂鴻實在膽大妄為!”

正當此時,樂瀟澤恰恰步了進來,見狀,一笑向章氏行禮,“孫兒給皇祖母請安!”“安?”章氏道:“皇上這三天兩頭地便逼走幾個大臣,哀家如何安呐?”

樂瀟澤垂眸不言,章氏接著道:“我知道,這些個文臣心直口快了些,對皇上多加約束了些,可到底也是對皇家忠心不二,為國家日夜操心的老臣了。皇上怎可聽信小人讒言,因著一己之私,全憑一時喜怒便毀了東君國的根基?你要寵信那些個閹人,哀家無話可說,可你難道將來要指望著這些反複無常,隻會耍心機手段的閹人來撐起東君國的朝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