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縱橫

作者: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經濟數據,一季度CPI同比上漲5.0%。其中,城市上漲4.9%,農村上漲5.5%。3月份CPI更是同比上漲5.4%,創出近三年的新高,通脹壓力有增無減。根據國際慣例,當CPI>3%的增幅時,就認定是通貨膨脹;當CPI>5%的增幅時,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而當CPI>6%的增幅時,就是惡性通貨膨脹。據此判斷,中國已經進入嚴重通貨膨脹期。

本輪通脹還將持續多久?原因是什麼?如何遏製?自去年政府開始治理通脹以來,政商學界對這幾個基本問題的觀點一直處在交鋒之中。隨著CPI數據的不斷走高和調控手段的密集出台,相關的爭論也日益激烈。本期我們選取各路專家對通脹問題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觀點,試圖在思維碰撞中把脈當前的通脹形勢。

通脹原因趨於複雜

在已經形成共識的貨幣超發因素、輸入型通脹因素、漲薪等成本推動因素之外、專家們對於通脹的成因又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玫瑰石投資公司董事謝國忠:

政府投資忽視效益導致通貨膨脹

從長遠來說,經濟的增長肯定是需要投資的,但是必須是有效益的投資。拉動增長是從需求方麵來看的,花錢來拉動需求是可行的,但是投資如果沒有效益的話,意味著再想運轉就沒有供應了,這就會造成通脹。例如,花100元錢就增加100元錢的需求,重點在於100元是否帶來了回報,帶來了哪些回報,沒有回報錢就浪費了,亂投資會影響效益。中國現在的問題是體製性的,投資忽視效益。

複旦大學經濟思想與經濟史研究所所長韋森:中國通脹是政府體製和基本製度安排問題

2010年下半年以來的這次通貨膨脹,既非宏觀經濟學教科書上所說的那種成本推動型的,也非需求拉動型的,而是政府推動的投資擴張所引致的“信貸膨脹溢出型的通貨膨脹”。從這一研究視角也可以預見到,控製不了各級政府的基建和其他項目投資的衝動,就很難控製銀行信貸。即使未來央行通過提高商業銀行法定準備金和加息來部分控製貸款規模,各級地方政府和國有部門在政府發動的基建擴張的宏觀政策推動下仍可以通過發城投債等其他渠道進行投資項目融資,廣義貨幣存量繼續膨脹就或將是不可控的。如果廣義貨幣存量繼續攀高,中國未來的通貨膨脹壓力隻會繼續增強,而不會減弱。因此,目前乃至可見未來的中國通貨膨脹問題,決非隻是一個簡單的宏觀貨幣政策選擇問題,而在根本上是一個政府體製和基本製度安排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博士後李長安:混合型通脹

從中國經濟發展的複雜性和多元性出發,我們判斷,當前中國的通脹應該屬於混合型通貨膨脹,即需求與成本因素混合的通貨膨脹。結合中國的實際國情,我們可以看到,現階段我國需求拉動型、成本推動型和輸入型通脹交織在一起,既有貨幣超發的因素,也有成本推動和國外輸入的因素,片麵強調任何一個方麵都將使調控政策大打折扣。而這也正是我國目前防通脹的任務異常艱巨、政策組合異常艱難的原因所在。

抗通脹將是持久戰

本輪通脹所體現出來的剛性勢頭、讓各方專家不再敢輕言通脹將何時見頂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全球性通脹局麵難以根本扭轉

從國際看,全球流動性過剩是導致發展中國家通脹的根源,中東北非地區政局持續動蕩,引發了國際汕價和糧價的大幅上漲,這些輸入性通脹因素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要遠大於發達國家。在美國、日本未采取有效行動之前,全球性通貨膨脹的局麵難以根本扭轉。而從國內方麵看,市場需求旺盛,通貨膨脹預期增強和成本上漲已經導致了CPI持續高位運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警惕物價和工資螺旋式上漲

一季度經濟運行最大的特點是經濟增長無需擔心,通脹風險加大。當前的通脹是多重因素混合作用的結果,全年物價走勢可能會出現“前高後不低”的局麵。一些中長期因素使得物價上漲壓力將長期存在,因此,對通貨膨脹切不可掉以輕心。總體來看,現在是一個比較溫和的、中等程度的通脹,但如果物價上漲進一步“倒逼”工資的上漲,出現物價和工資螺旋式的上漲,形成自我強化的循環,治理起來會更加的困難。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通脹有長期化傾向

通脹有長期化傾向,因為農村CPI達到5.9%,說明城市受行政性調控影響,有緩漲跡象,但農村更顯通脹的剛性勢頭;同時,熱錢流入不減、人工成本上升、水電等價格被人為壓低等等因素,正形成未來漲價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