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導引

“拚盤”類似一道燴菜。我們知道,燴菜的好處是品種多,色彩繽紛,營養豐富。而作文時,“拚盤”的妙處不僅是材料豐富,表現角度多元,而且還可省去銜接、過渡等文字。若是片段的小標題擬得精妙,那文章就更有神韻了。

簡言之,拚盤就是把同一主題下不同的材料放在一起,按照一定的次序加以使用。在選取片段時,要用慧眼發現不同片段的共同點,用一條主線將它們有序地串起來,要注意突出片段的核心。因是片段,所以不能展開鋪排,能把體現主題的點展示出來就可以。同時要注意不能簡單地羅列材料,而應當加以適當地分析,“事例+感悟”是一種有效模式。

尖子生佳作全示範

咱們班的“局長”

江蘇 王國棟

尖子生創作談

剛剛當上班長的他,被同學們冠以“多管局局長”的美名。我是深受其害但又被他的愛心和責任心所感動。於是乎,我捕捉到他的三個生活片段,以此為基礎構思了一篇關於他的小傳。

他,悄悄地從黑暗中走來——

瘦長的臉上戴著的眼鏡,襯托出那變了形但又高深莫測的小眼睛,鼻、嘴與眼睛成2∶2∶1的比例。他的身材,說實話,他要是參加哪怕是最低級別的健美比賽,都肯定沒戲,但他的“火”力倒是蠻足的。

NO. 1 大火蔓延

剛當上班長的他,沒多久就被同學們冠以“多管局局長”的美名。

“你幹什麼,你在幹什麼?!小說!上自習課時竟敢看小說!”“局長”瞪著Frank,用一種讓人捉摸不透又讓人倒吸一口涼氣的語氣嚷道。接著便是他的手中多了一本厚厚的武俠小說,並且他不失時機地補上這麼幾句:“文化垃圾,簡直不可思議!文化垃圾,你害得我們已經夠可以的了!Frank,我可警告你啊,‘語教授’可說過多次要多看點作文,你怎麼……”“局長”嘴裏咕嚕著,一邊拿著書,一邊徑直朝辦公室走去。這時,Frank像一隻癟了的氣球,坐在那裏聽候發落,剛才還近乎有些囂張的氣焰一下子無影無蹤了。

接著,班級裏燃起了令人慘不忍睹的大火,“語教授”把我們的“精神食糧”都給沒收了,害得我們至今還饑腸轆轆的。

NO. 2 火上澆油

晚自習上,同學們像過聖誕節一樣,鬧翻了天。“局長”想管一管,可沒管住。聽,這兒傳來一句“老師又不在,怕什麼”,那兒又傳來一句“多管局今天一邊稍息”。說完,便引來一陣大笑。

驀地,同學們發現老師已站在門口。從老師眼中噴出的熊熊怒火,早把同學們給灼傷了。就在這時候,“局長”又添了一句:“他們不聽我的話。”這句話引發了十二級台風,造成了有“史”以來的最大災難。

NO. 3 雪中送火

偶爾的一件事——

“我好難受,肚子裏翻江倒海,不一會兒,全吐出來了。”這是病人的敘述。

“我們實在受不了,有些令人作嘔。”這是“鄰居”的敘述。

“你不能再這樣吐下去了,再吐會出事的呀!”這是“局長”的敘述。

其實這不過是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但那簡單、似不經意的關懷,卻讓人感到溫暖。而“局長”的莞然一笑更像融開冰凍的春風。

他又悄悄地消失在黑暗中。

名師精評

構思巧妙,新穎別致。作者精心擬題,設置懸念,以“咱們班的‘局長’”為題,給讀者設置了懸念——班內怎麼會有局長?然後從多角度描繪班內的“局長”,以“大火蔓延”、“火上澆油”和“雪中送火”作為三個片段的小標題,並且以“火”為中心,使讀者讀後頓生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感覺。

結尾簡潔,深化中心。結尾用“他又悄悄地消失在黑暗中”來呼應開頭的“他,悄悄地從黑暗中走來”,真可謂匠心獨運,耐人尋味。本文的結尾既點明題旨,畫龍點睛,又深化了主題。

菊花·古劍·酒

王忱

尖子生創作談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千百年來,那些燦若星辰的詩歌把中國文壇照耀得分外明亮。詩人們用詩歌訴說的一個個故事,至今為人們傳唱。他們抒寫的幾許情懷,感動了一代代中國人;他們創設的種種意境,更是讓讀者心醉神迷。於是,我就選取了我最喜歡的三個詩人——陶淵明、屈原和李白。我想把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東西呈現給大家。

菊花——超脫的姿勢

菊花,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菊嗎?是陶淵明那“不為五鬥米折腰”的菊嗎?是的,你本該有一番迎春的絢麗,芙蓉的高潔和梅花的優雅,可你卻在西風陣陣的秋天綻放,在無人問津的田野開花。你超脫、不凡,正如陶淵明的潔身自好,隱居山林,有“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意境,也有“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的樂在其中。菊花,你永遠定格在一種無拘無束、超脫不凡的姿勢。

古劍——尖銳的姿勢

古劍,是“攜長鐵以擊天”的古劍嗎?是屈原所佩,投江後永不磨滅的古劍嗎?是的,你的鑄造本注定你成為殺人的武器,成為危險的利器。可你卻恰到好處地利用了你的尖銳,正像一身正氣的屈原一樣,用自己的尖銳與邪惡針鋒相對,哪怕最後隻為一塊殘鐵,你也會閃爍著不一樣的光芒。古劍,你永遠定格在一種正氣凜然、尖銳勇敢的姿勢。

酒——搖搖晃晃的姿勢

酒,是“借酒消愁愁更愁”的酒嗎?是與李白形影不離,集豪邁奔放於一身的酒嗎?是的,你本是醉倒英雄漢的罪魁禍首,是誤人誤事的一大元凶。可你卻偏偏不問世俗,搖搖晃晃,欲醉不醉,消了心中的愁,走了天下的路,糊塗一時是一時,免去世間太多是非和離愁。正像詩仙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一醉方休。酒,你永遠是一種搖搖晃晃的姿勢,沒有循環,也沒有定格。

1/3的菊花,我擁有1/3的超脫;

1/3的古劍,我擁有1/3的尖銳;

1/3的酒,我擁有1/3的搖搖晃晃。

我拈一朵菊花,攜一柄古劍,飲一杯酒,帶三種姿勢走向了人生。

名師精評

文章語言簡潔,意蘊深刻。本文“菊花”、“古劍”、“酒”三段文字以設問起筆,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節奏。作者巧妙地引出三位古人昂揚的人生態度,顯示了自己文學、文化積澱,也使文章有了文化的深度。最後含蓄地點出文章主題,讓人讀後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

本文結構緊湊,脈絡清晰。本文在結構上運用分—總的結構方式,在主體部分中,按照標題的順序,分解成“菊花——超脫的姿勢”“古劍——尖銳的姿勢”和“酒——搖搖晃晃的姿勢”三個小標題形式,層次條理,讓讀者一目了然。

放不下的親情

張玉

尖子生創作談

成長是多方麵的,比如身體素質、思想道德、情感意誌、學識修養,乃至社會體製變革、人類文明的進步等。我構思的是人在成長中的七個片段,采用對話的形式展現了一個人從幼時到老年的生活曆程,就算給大家寫了一篇自傳體小小說吧。

“哇……哇……哇”一陣啼哭從產房傳來,一個孩子誕生了。

一歲

“寶貝,看看這是誰?這是爸爸!叫爸爸,叫爸爸呀!”

“爸爸!”孩子用稚嫩的聲音叫了聲爸爸,一家人高興得合不攏嘴。

五歲

“寶貝,今天老師都講了些什麼呢?有沒有乖乖地聽老師的話啊?”

“有啊,我可認真哩!老師還教我們跳舞,可好玩了,老師還誇我呢!”

“真的啊!寶貝真乖!不過可不能驕傲哦,如果寶貝驕傲了,老師就不喜歡你了,知道嗎?”

“嗯,我知道了,媽媽。”

十歲

“媽,我回來了。”

“回來了,寶貝。飯還沒好呢……”

“怎麼搞的,我還有很多作業呢!”

“寶貝啊,媽媽今天有事回來晚了,馬上就好了啊!”

“哎呀!還沒好,快點!對了,不要老是叫我寶貝,我都這麼大了!”

十六歲

“還沒睡呢?都這麼晚了。夜裏溫度這麼低,你穿得那麼單薄,也不知道多披件衣服,窗戶也不關一關。”

“沒事兒,我知道了,明天五點半叫我。”

“那麼早?你……”

“哎,你到時候叫我就是了。哎呀,沒見過像你這麼囉唆的媽!”

二十六歲

“嘟……嘟……”

“喂,兒子啊,車到了沒有啊?媽飯菜都做好了,就等你回來呢!”

“媽,我們公司還有事兒呢,恐怕是回來不了了,您和爸先吃吧,別等我了。”

“哦,那好吧,你自己好好幹,別耽誤了正事。”

“媽,我知道。您和爸在家挺寂寞的,幹脆你們搬過來和我一起住吧!”

“兒子,你有這份心就夠了,媽和你爸在這兒呆慣了,到了大城市裏反而不自在,媽和你爸過得好著呢,你放心吧!”

“這……那好吧,媽,明天記得去找個細心的保姆,替我照顧你們……”

三十六歲

“喂,媽……哦,是劉姐啊,我媽在嗎?……又上街買菜去了,告訴她別忙活了,今年春節我們公司組織去東南亞旅遊,我不回來了……劉姐,我知道,爸走了,媽挺想我的,可是這次孩子鬧著一定要去,等我們回來了,馬上回來看她……劉姐,多陪陪我媽說說話,替我照顧好媽……”

四十六歲

屋裏出現一個淒涼的身影,他坐在桌前,翻閱著一本發黃的相冊,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

“曾經有一份真摯的親情伴我成長,我卻沒有好好珍惜。回首過往的歲月,一切都可以放得下了,唯獨放不下這份親情。原來,哺育我成長的,是親情這滴甘露。”

名師精評

片段選取,時間為序。作者通過精心的構思,選取了人生中的某個年齡的片段,以時間為序,編織成人生的一部書。在選材上,材料看似鬆散,但每個片段都包含著一個“情”字,特別是結尾的語言,直接抒發作者的情感,因此文章也就體現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

對話描寫,細膩傳神。整篇文章幾乎全用對話構成情節、細節,對話描寫細膩,語言描寫扣住年齡階段的特征,符合人物身份且很具個性,內容有濃鬱的人情味,頗有微型小說的韻味,足見作者駕馭語言之功力。

不滅的信念

秦霜竹

尖子生創作談

在這個世界上,信念這東西任何人都可以免費獲得,所以積累了龐大財富和達到目標的人,最初都是從一個小小的信念開始的——信念是所有奇跡的出發點。於是我就化作一粒種子來敘述信念的作用。

有信念就有希望,就有自強不息的力量,隻要信念不滅,終會衝破逆境頑強地成長。

——題記

新的誕生

我——一顆再平凡不過的樹種,總盼望能到一個舒適的環境生根發芽,健康地成長。但總是事與願違,那一天,凜冽的秋風不知疲倦地翻卷著,把我帶到了一片荒原上。

荒原的土,幹燥而堅硬;荒原的夜,漆黑而漫長;荒原的冬,寒冷而持久。

我離開了親愛的故鄉,告別了可愛的朋友,獨自處在這個黑暗、寒冷的地方。抬頭仰望夜空,幾顆耀眼的星星打破了黑夜的沉寂,是那麼明亮。

新的希望

當一切都無法再改變,我想,或許我能跨越這嚴冬,能不朽地佇立在這荒原上。於是我萌發了第一個信念——我要活下去,要紮根,要成材。

任憑沙土撞擊我的軀體,遮蓋我的心靈,我毫無怨言;任憑冰雪覆蓋我的頭顱,凍結我的思想,我不再恐懼。因為我堅守著那個信念。

我在等待來年春暖時節回歸的大雁,我正期待來年消融冰雪的陽光。如今,痛苦對於我不再是傷害,而是成長必經的曆程。

新的生命

蒙蒙矓矓中,感覺到軀體周圍的水在細細地流淌,我頓時醒悟,伸了伸腳,根便紮入了已經被雪水浸軟的泥土裏。啊,我期盼已久的那天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