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龍城(2 / 3)

俊俏書生慌忙說道:“小宮主,我在你家隻是一個普通的教書先生,怎麼配的上你的花容月貌呢?小宮主這樣的話以後還是不要這麼說出來,這樣我會感覺對不起大宮主的。”

“那你偷走我家的雪兒究竟是為了什麼,你可以告訴我嗎?你不會毫無理由做這件事情的,你不是那種無事生非得人。”

俊俏書生當然不會這麼簡單做這件事情,可就是毫無因由的感覺下她卻偷走了小宮主的嫁妝,因為他知道一件事情,小公主的雪兒丟了即意味著小宮主不可能嫁人了,因為雪兒在誰的手裏決定了大宮主把雪兒嫁給誰,在這之前俊俏書生根本沒有想過要和小公主怎麼樣,但不知不覺在小宮主最開心的時刻把雪兒給偷走了,小宮主從來不會擔心自己的婚事怎麼樣,但她最喜歡的還是雪兒這匹千裏良駒,一匹汗血寶馬。她的生命和雪兒完全融在了一起,再也分不開了,當她從下人口裏得知是小哥哥偷走了寶馬之後,她的心裏也是失魂落魄的,因為她以前根本沒有注意過這個小哥哥會喜歡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會喜歡上這個小哥哥,從小到大小哥哥和她的生活距離是那麼的遠,月宮其實很大,不下於任何一個皇宮別院,所以她和小哥哥的認識,交情多麼深厚她也不知道,都說珍惜眼前人,可小哥哥對自己的愛護都是默默的,從來沒有向自己說過什麼,所以官家直道上自己的失魂落魄可想而知了。

就在他們說話的時候,客棧裏一下子又多了一些陌生人,僧人、尼姑,商旅之人充滿了整個客棧,這時候俊俏書生轉生走向後院去了,小宮主急忙站起來追上去,大聲喊道:“肖遺恨,你去哪裏,把我一個人丟在外麵嗎?如果你敢把我一個人丟在外麵,打你的頭。”

原來這個俊俏書生叫肖遺恨,名字雖好聽,卻充滿了憤世嫉俗的感覺,傷心傷感充斥著他的內心,可他依然是那麼的瀟灑自若,不會再把喜怒哀表露於顏色,默默地走了出去,小宮主在後麵跟著,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現在對他這麼的依賴,完全的依賴上他了。一切都是那麼的神奇,傷心憂愁的小公主現在煥發了應有的青春活力,不在憂鬱了,反而又蹦又跳起來了。

大廳裏還是那麼多人,這時突然有一人站了出來,大聲說道:“人人都知道悅來客棧齊聚天下豪傑,我們江湖中人講究快意恩仇二字,力保國家社稷為己任。眼下時局開始動蕩不安,朝廷無力抗擊北方的匈奴,東方海島,倭寇之邦,屢屢挑釁我中原文明,西南蠻夷蠢蠢欲動,伺機窺視我中原神州,地方勢力擁兵自重尾大不掉頭,致使當今君主大權旁落,無力抗擊外敵。麵對外憂內患,國破家亡時刻,我們自當揭竿而起,成立一支義軍,外能抗擊入侵之敵,內能平叛地方諸侯,如有兄弟姐妹能與我王振一道開創不世之功勳者,皆我輩之兄弟,共成大業,竭盡全力保我中華之安寧。”

這一番講話一下子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王振是何許人,天下無人知曉,可在這篇慷慨激昂的論斷後,天下無不為王振之名側目。隨後,悅來客棧後院供起了上古大帝——炎黃的牌位,三根香燭燃起儀式不是那麼的繁瑣,英雄豪傑結拜也不是那麼多的繁文縟節,在匆忙間就結束了,可悄然間一直力量也開始形成,至於這股力量究竟最後能走多遠,不能預料,但大丈夫“生亦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豪情讓他們走到了一起,無論是不是槍打出頭鳥,還是船遭露頭風,王振的濟世豪情的故事逐漸流傳開來。

話說悅來客棧結拜的大小頭領有三十六人個個都是地方響當當的好漢。天下共有九州,分別是:徐州、冀州、兗州、青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地方豪傑並舉都是為國為民之人,一心報效國家,而不是朝廷,他們心裏國家是國家朝廷是朝廷,他們是不可能為朝廷效力的,所以麵對王振的揭竿而起大是讚同,一心為國為民而不是反對朝廷,反對的是割據地方的諸侯,侵我中華外敵,但不是那些手無寸鐵的外族百姓,這讓他們起義的性質和以前曆朝曆代都發生了空前的不同。他們不為圖謀政權,隻是一心為國,難得的理想不知道如何才能去實現。

這個王振出身於農民,窮苦百姓,少時家貧,無力撫養更多的孩子,接受不多文化,可幼時的王振非常的貪玩,調皮,也很愚鈍,直到四歲才會說話,家裏人真的以為他就是啞巴一輩子了,對他的疼愛大於對他的期望。王振兄弟二人,大哥王長可謂是風雲一時的人物,幼年的王長非常的聰明,是家裏人最大的期望,特意省吃儉用把他送到私塾去讀書,不讀書不當緊,一讀書之下,王長的聰明可謂人盡皆知,呼喚未來的英才,成了家貧的父母唯一的欣慰,在這個時候,小王振逐漸的長大了,可依舊是不知道學習讀書為何物,一心虛度光陰,不去接近學堂。直到有一天,大哥王長放學回來拿出一張先生出的考卷,小王振看到之後認真的看了起來,家裏人笑語一片,笑這小子真是可愛,不識一字卻又認真閱讀的表情逗樂了一家人。小王振幼時飯量驚人,母親奶水不足,無法喂養,可家裏有一頭老母牛成了小王振的奶娘,每天餓了小王振就會趴在老母牛的懷裏吮吸奶汁,這也是小王振幼年粗狂的原因吧。

拿到考卷的小王振玩了一會,拿起大哥王長的考卷亂畫了起來,這個把大哥嚇壞了,怕二弟把它弄壞了,無法向先生交代,就收了起來。隨後的一些列變化也在不知不覺間影響著王振,但細微之處沒人能發現這是為什麼。直到二十多年過去了,天下太平盛世的景象都是表象的時候,王振的登高一呼真正應了那句老話,心智頓開,真可謂鯤鵬展翅,翱翔九天之上的時機終於成熟了。由於王振幼年接觸的文化不多,無法理解這個太平盛世下國家的積貧積弱,無法感受到國家民族處於危機四伏的境遇,可他感受到的是普通老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卻無法真正的理解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些隻能向大哥請教了。

三十六個豪傑公推王振為大頭領,帶領天下豪傑並舉共成大事,以解天下百姓之困頓,國家民族之危機,頓時華夏神州豪傑並起,王振自然就是混世草頭王,外號靖邊王。三十六豪傑分別有名有姓。徐州諸葛明,諸葛孔,諸葛開,諸葛滅四兄弟;冀州張自由,張自發,張子讓,張子輝四兄弟;兗州小侯爺羅龔南,羅龔北,豪傑遊俠宇文,宇武;青州兵馬副都督青龍,青虎,青牛三兄弟;揚州楊氏家族五兄弟揚金、揚木、揚水、揚火和揚土;荊州劉氏家族劉誌強,劉文舉,劉文龍三兄弟;豫州南頓氏家族兄弟五人,此南頓家族來源於北方匈奴之邦,久居我中原腹地仰慕中原文化久矣,備受中原文明熏陶漸漸地以中原文明作為自己的祖源了,這次合力抵禦外敵他們家族可是一如既往的支持,南頓邊、南頓境、南頓危、南頓機和南頓孤鴻。其中南頓孤鴻乃是一代豪俠南頓一桶的嫡係子孫,天資聰慧,家傳武學在他這裏真可謂風雲乍起,令江湖朋友不可小視,送外號人稱南頓無敵小王爺;梁州豪俠梁天、梁弟、梁南和梁北;雍州豪俠王振,王長,王臣,王龍,人稱雍州四王,叔侄四人可謂橫行天下,能文能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