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誤會都是在不了解對方實際情況,並且沒有進行解釋的情況下產生的有些誤會會導致戀人分手,會使朋友變為敵人,甚至會引發一些刑事案件。其實這些誤會很好避免,方法極其簡單——有話好好說。
有一個小夥子跟自己的女友已談了三年戀愛了,兩個人非常的恩愛,都說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周圍的朋友們都羨慕他倆,以他們為楷模,教育自己的“另一半”。
那天,這對戀人相約到一家咖啡屋會麵。
小夥子遲到了20分鍾,這還是第一次。姑娘等著急了,見到小夥子後就忙問他幹什麼去了。
本來心情就不好的小夥子也來了脾氣:“憑什麼你審問我呀?我是有自由的,難道什麼事都得向你彙報嗎?”
姑娘楞了,他從來沒有對她這麼粗魯過,一氣之下,姑娘潑了小夥子一身咖啡,轉身就走了。小夥子頓時火冒三丈,也沒有追趕。
後來,姑娘在家等著小夥子來向她道歉,可小夥子愣是好幾天不露麵,往他家打電話,也沒人接。姑娘心裏打鼓,可還是因為矜持,沒好意思去找小夥子。其實小夥子出差去了上海,臨走之前他本來想給姑娘打個電話,可也是因為沒咽下心中的惡氣,所以一賭氣走了。小夥子走了半個月,氣早就消了,他在外地工作特忙,打電話又不方便,所以他老想回來再說。
可等小夥子回來後,一切竟然都發生了變化。姑娘賭氣交了個男朋友,小夥子聽了這個消息,二話沒說給姑娘寫了封絕交信,轉身又去了廣州。這一去就是半年,當他再次出現在姑娘麵前的時候,姑娘已經成了別人的新娘。
小夥子痛苦地在姑娘的婚宴上喝醉了,他一邊哭一邊說:“我那天遲到,其實就是因為開車超速,跟警察打了一架耽誤了時間,本想說了讓你安慰一下,可還沒張嘴,就讓你給頂了回來!”
小夥子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之中,因為賭氣使他倆錯過了美好的姻緣,而此時,姑娘早已淚流滿麵。
把話說到點子上,說到對方的心坎上
在生活中,我們時常會遇到勸說別人的時候。在勸說別人時,要注意語言技巧的運用,一定要把話說到點子上,說到對方的心坎上,這樣,勸說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一條車水馬龍的大馬路邊上,圍了一大群人。走上去一看,原來是一對年輕夫妻在吵架。男的有三十來歲,戴副眼鏡,模樣斯斯文文的,像個高校教師。女的麵容憔悴,哭得十分傷心,吵著要撞汽車尋死。
丈夫大聲責罵妻子“沒知識,跑到大馬路上當眾出醜”,並且,越罵越凶,越罵越難聽。妻子則越哭越響,一旁也有人在勸,可根本不頂用。
這時,有位老人走上前,拍了拍那個男的肩膀,說:“你戴副眼鏡,看起來像個有文化有知識的人。你有知識,就不要悶在肚子裏,要拿出來用——”老人故意把“用”字拉得很長,並且說得很響。那男的聽到了這話,頓時覺得很慚愧,不罵了,站在那裏發愣。
老人看男的似有所悟,又接著說:“你既然這麼有知識,就應該用你的知識來說服你妻子,怎麼可以張口就罵呢?這樣做,不是汙沒了你的知識嗎?你們還是先找個地方,冷靜下來,然後再好好地談一談吧。別在大街上這樣,讓人看了笑話。”
男的越聽越慚愧,最後像泄了氣的皮球,低著頭一言不發。
這時,老人又走到女的身旁,說道:“有話好說麼,找親朋好友道道苦,訴訴委屈去,把心裏的不快講出來。幹嘛要撞車呢?汽車可都是個大力士,你這麼個瘦瘦弱弱的人,怎麼能撞得過它呢,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
眾人一聽,都大笑起來。那女的被大家笑得不好意思,倒也不哭了。
經過老人的一番解勸,夫妻倆不再鬧了,而是相互攙扶著,慢慢地走到公共汽車站,上車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