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愁恨何能免(下)(1 / 2)

十一月初七,康熙回到暢春園,初九下令一應奏章,不必啟奏,同時召雍親王胤禛進宮商議往天壇冬至祭天的大事。胤禛多了個心眼兒,把上回替康熙看過病的大夫孫之鼎一同帶進宮。

康熙身體仍沒有恢複,躺在清溪書屋的暖閣裏。玉穗兒在他身後放了靠墊,他才勉力坐得起來。胤禛瞧康熙臉色很差,心中一歎。康熙吩咐了幾句,才緩緩道:“這次祭天,事關重大,你先去齋宮齋戒幾天,以免對上蒼不敬。”“兒臣遵旨。”胤禛恭敬道。康熙瞥著他,見他麵容清冷嚴峻,不苟言笑,心裏想著:老四什麼都好,就是不夠寬待。

胤禛感覺到康熙瞧著自己,也不敢抬頭去看,隻是垂著眼簾,“皇阿瑪,您還有什麼吩咐?”康熙搖搖頭,“你下去吧。”胤禛猶豫片刻才道:“兒臣把上次替皇阿瑪治病那個大夫也帶來了,他醫術好,這些天就讓他替您診治吧。”康熙微一頷首,慢慢闔上眼睛。

玉穗兒端著一碗燕窩山藥粥進來,見康熙睡了,向胤禛道:“四哥不如先回府歇著,這裏有我照看著。”胤禛點點頭,走了幾步向玉穗兒道:“有什麼事兒,記得找我。”“好。”玉穗兒應了一聲。

魏珠等胤禛出了暖閣,才進來低聲回稟:“公主,八爺剛剛來過,但沒進來,說側福晉想來給皇上請安,求皇上恩準。”玉穗兒點了點頭:“等皇阿瑪醒了我跟他說。”魏珠忙退了出去。

玉穗把燕窩粥放在桌上,自己輕手輕腳地踱到床邊,輕輕為康熙整了整被子。康熙緩緩睜開眼:“都走了?”“您沒睡啊?”康熙點了點頭,示意她坐下,玉穗兒端了燕窩粥輕輕的攪動著,坐在床邊的矮凳上:“要不要喝點兒粥,剛剛好。”康熙搖了搖頭,道:“從現在起,朕誰都不見了。讓他們都遠著點兒,朕要清靜清靜。”

玉穗兒微一皺眉:“剛剛八哥來說,靈兒想來看看您。” “她……”康熙想了想,歎了口氣:“如果她還在朕身邊,你也不至如此勞神了。”“皇阿瑪,我很好,別人還沒這福份呢。”

“嗬嗬。”康熙輕笑著道:“這話靈丫頭以前也說過。唉,讓她來吧,朕也想見見她了。”“兒臣這就讓魏珠傳她進來。”玉穗兒笑著把粥遞過來:“那您先把粥喝了吧。”康熙搖了搖頭,滿臉的疲憊:“先放著吧,朕這會兒沒味口。”玉穗兒歎了口氣,端了粥出去,吩咐魏珠去傳洛靈。

得了傳召,洛靈很快趕了來。魏珠遠兒遠兒的見她走來,忙上前請安:“福晉。”洛靈扶了他起來:“您跟我還見外啊。快帶我進去。”魏珠一笑,忙領了洛靈進了暖閣。

玉穗兒守在床邊,見洛靈進來,神色一振,忙輕聲道:“皇阿瑪,靈兒來了。”康熙緩緩睜開眼睛,看了過去。洛靈忙恭身拜了下去:“奴婢恭請聖安。” “丫頭,過來吧。”洛靈忙過去跪在床邊,見康熙滿麵的病容,削瘦了許多,悲由心生,哽咽著道:“萬歲爺,您這是怎麼了!?”

玉穗兒見她如此,也忍不住落淚。康熙看著她滿麵的擔憂,感概萬千:“丫頭,朕老了。” “萬歲爺怎麼會老,丫頭到是真的老了。”康熙被她的話逗得一樂:“你呀,還是以前的樣兒。玉兒,扶朕起來。”

玉穗兒忙扶著他坐了起來,洛靈已拿了軟枕過來,玉穗兒接了墊在康熙身後。康熙看著她倆,仿佛又記起從前的日子,神色緩和了許多。玉穗兒見他心情好轉,也心頭一鬆,轉身出了暖閣。

康熙讓洛靈坐在床邊,見她淚痕猶在,不禁歎了口氣:“朕的這些兒子,還不如你呀。”洛靈笑了笑,輕聲道:“萬歲爺,您心裏煩,就不要去想。您以前不是教過我,想想高興的事兒,心裏舒坦了,煩心事兒也自然就解了。”

“此時不比從前啊。”康熙麵色一黯,搖了搖頭。洛靈聞言抬頭看著他,秀眉微蹩,聽出康熙此話大有深意。康熙見她變了臉色,正色道:“丫頭,記得朕給你的旨意嗎?”“記得!”洛靈鄭重地點了點頭:“一直仔細地收著。”“收著吧,興許日後真用得著。”

洛靈微吃了一驚,怔怔地看著康熙:“萬歲爺……”康熙仰頭看著屋頂,長歎了口氣:“不說了,今兒你能來,朕著實高興。女孩兒就是比兒子強,朕是真的體會到了。”“您早就體會到了。”玉穗兒端著一碗雪參銀耳粥進來,笑著端到床邊遞給洛靈:“看你的了。”

洛靈接了過來,會意地一笑,轉頭衝康熙道:“公主是故意的,萬歲爺,甭理她,您想喝就喝,不喝奴婢就端著,等您想喝的時候再喝。”“行了行了。”康熙斜了她一眼,無奈地搖了搖頭:“朕是鬥不過你們倆個。拿來吧。”

洛靈笑著將碗遞還給了玉穗兒,玉穗兒接了過來,坐在床邊服侍康熙進膳:“皇阿瑪,今兒我可真見識了,她就是這樣兒勸您的。我可學會了。”康熙接了玉穗兒遞過的帕子擦了擦手,斜靠軟枕上:“你要是能學會,就不是你了。”轉頭看向洛靈:“朕累了,要睡一下。丫頭,回去吧。”“是,奴婢遵旨。”洛靈忙起身叩安:“萬歲爺萬福金安。”“玉兒,你去歇歇,讓魏珠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