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內蒙古沙產業、草產業協會負責人夏日、郝誠之
民族文化大區建設
作者:陳育寧
二○一一年十二月八日下午,紀念錢學森同誌誕辰一百周年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應邀出席的一百位專家中,內蒙古隻有夏日、郝誠之。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代表黨中央講話,談到錢老晚年的重大貢獻是“倡導發展沙草產業”、“幫助農民依靠科學技術脫貧致富”時,他們的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錢學森同誌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起,就與內蒙古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利用國防科研的業餘時間,調查並思考了沙漠資源的科學開發與合理利用問題。一九八四年六月,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知識密集型沙產業、草產業理論。這是錢學森先生首倡的麵向未來、造福人類的第六次產業革命理論的核心內容。二十多年過去了,二○○八年一月十九日,胡錦濤總書記看望錢老時高興地說:“前不久,我到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考察,看到那裏沙產業發展得很好。沙生植物的加工搞起來了,生態正在恢複,人民生活有了明顯提高。錢老,您的沙產業設想正在鄂爾多斯變成現實。”
這二十多年間,許多專家學者和實際工作者不斷地學習研究、實踐總結和宣傳推廣錢學森的沙草產業理論,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在這支令人尊敬的隊伍中,我要提到的是我的兩位老朋友夏日同誌和郝誠之同誌。
我和夏日、郝誠之同誌相識相交幾十年。我們年輕的時候,都曾在鄂爾多斯工作過。在那個生態惡化、貧困落後的年代,我們都曾為日趨嚴重的沙漠化憂心如焚,艱難地從理論到實踐探討著沙漠化的原因,尋覓著出路,一直延續不斷。如今,我們雖然從不同地區不同崗位上退下來,但共同的追求仍然把我們聯係起來。我們都應邀參與了鄂爾多斯學研究會的工作,每年都要相會幾次,而生態建設、沙產業、草產業自然是我們調查研究和討論交流的主要話題。
特別令我感動和欽佩的是,夏日、郝誠之同誌從錢學森先生提出沙草產業理論時開始,就堅持不懈地學習鑽研、宣傳推廣、踐行完善。如今,他二人已是名副其實的沙草產業理論的專家。這固然有他們多年從事研究和實際工作的紮實基礎,但更主要的是因為他們富有強烈的使命感,善於跟蹤前沿理念,對錢老的理論能深刻理解並執著追求,同時又具有創新的勇氣,大膽探求實踐的途徑,不斷總結新鮮經驗。毫不誇張地講,在內蒙古發展沙草產業的事業中,有著他們特殊的貢獻。而在這一壯美的事業中,他們進入老年的生活,又煥發出新的生命光輝。我為有這樣兩位老朋友而由衷地高興。
我難以對夏日和郝誠之同誌關於沙草產業理論研究及其實踐活動做出全麵評價,隻是就我所知道的情況談談印象和感受。
一九八四年六月,錢老第一次公開發表的闡述知識密集型草產業理論的文章與郝誠之同誌有直接關係。也就是從那時起,郝誠之同誌與錢學森院士,也與沙產業、草產業結下了緣。那時,郝誠之同誌在《內蒙古日報》科學副刊當責任編輯,為了加大新技術革命知識的宣傳,他於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五日寫信向錢學森院士約稿。沒有想到,半個月之後的六月八日,錢老應約寫來了專論《草原、草業和新技術革命》。在這篇專論中,錢老提出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係統工程思想發展現代草業的設想。六月二十八日《內蒙古日報》一版、四版配“導讀”和“編後”發表這篇專論,後《人民日報》全文轉載。內蒙古黨委書記周惠同誌非常重視此文,通過常委兼秘書長田聰明,囑托郝誠之致信錢老,請老科學家“展開談一談”。不久,錢老就以掛號信寄來了他深刻論述第六次產業革命的框架性理論手稿《創建農業型的知識密集產業——農業、林業、草業、海業和沙業》。在給郝誠之同誌的親筆信中說:“請內蒙古的同誌提出修改意見。”此文刊登在內蒙古黨委決策內參《調研信息》一九八四年七月第二十四期上。這也是我國最早見諸內刊的錢老沙產業、草產業理論的經典文獻。
郝誠之同誌二○○四年發表在核心期刊《科學管理研究》第二十二卷第一期的文章《對錢學森沙產業草產業理論的經濟學思考》,談到他對錢老第六次產業革命理論戰略意義的理解時說,對他啟發最大的有四點:一、善待沙漠、草原;二、尊重自然規律;三、關注邊疆民生;四、興邊強國結合。郝誠之同誌對我說,錢老要求我們既要換一種思維看沙漠,多采光,少用水,高效轉化太陽能;更要“草畜工貿四結合”,新技術,高效益,產業鏈上做文章。不是搞西方的“工業化”,以犧牲生態環境作代價;也不是片麵追求城市化、置沙區草原農牧民的貧困於不顧。要努力做到“生態和生計兼顧,治沙和致富雙贏,綠起來和富起來結合”。
內蒙古黨委、政府、政協領導高度重視研究和開發沙產業、草產業,在夏日、郝誠之的積極倡導下,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成立了內蒙古沙產業、草產業協會。夏日任會長,郝誠之任副會長兼秘書長。錢老在給名譽會長、內蒙古黨委副書記楊利民和政協副主席、會長夏日的賀信中說:“內蒙古的優勢產業是什麼?我認為就是沙產業和草產業,這是內蒙古新的經濟增長點。隻要內蒙古的同誌緊緊抓住了這兩大產業,真正建設成知識密集型的沙產業和草產業,內蒙古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會邁上一個新的台階,內蒙古的生態環境也會得到改善。”錢老心係大漠、情牽草原,破例擔任了內蒙古沙產業、草產業協會的名譽顧問。上麵這封高瞻遠矚的親筆署名賀信和破格出任名譽顧問的特殊表態,給首任會長夏日以巨大鼓舞,也為協會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內蒙古沙產業、草產業協會成立後,夏日同誌以蒙古民族“認準的理兒,九頭牛也拉不回”的執著精神,帶頭刻苦鑽研沙產業、草產業理論,發表了一係列理論聯係實際的學習體會。在夏日同誌贈我的《走進西部》(內蒙古人民出版社二○○六年出版)一書中,就收錄了從二○○二——二○○五年間一組“西部理論創新”的文稿,從不同角度研究闡述錢老的沙草產業理論,其中不乏作者結合實際感悟的深刻見解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