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他的槍堪堪刺破李敢衣服的時候,李敢猛地一歪身子,那槍尖緊擦著他的肋下刺過去,砉然聲響,肋下的衣服裂了一條大縫,可是這一槍已經刺空了。
李敢左臂一挾,已將槍身挾住,然後右手槍閃電般刺出,搠進那個明軍的胸膛,餘勢不歇,竟將那人挑離了馬背,重重摔在地上。
另一騎明軍也沒幸免,早被張獻忠一刀剁斷馬腿,再複一刀,結果了性命。
二人殺這兩個騎兵,隻是眨眼功夫。
李敢飛身跳上空馬,向總旗官殺去,身後秦軍一湧而上,將明軍圍在街心。
總旗官也有些武藝,與李敢在馬上過了幾招,未落下風,可是他手下的明軍撐不住了,一來人數少,二來被圍在街心,馬匹衝不起來,被地上的秦軍一個個扯下馬來,槍刺刀砍,慘叫聲一片。
隻是眨眼功夫,這隊明軍就隻剩下了三五人,總旗官知道不好,撥馬便走。李敢在後緊緊追來,看準了總旗官後心,呼的一聲,將手中槍擲了出去。
總旗官正跑之時,隻聽身後破空風響,沒等他回頭,隻覺得後心一涼一痛,從前心處冒出一段帶血的槍尖來。
他再也坐不住馬鞍,身子晃了兩晃,倒撞下馬,一命嗚呼。
與此同時,剩下的三五明軍也被秦軍殺盡,張獻忠與眾人有馬的騎馬,無馬的跑步,向城門處殺來。
城中明軍隻有不到兩千人,分守四門,每個城門約莫四百來人,都在城頭守衛,才力保城門不失,可是打到現在,每個城頭的守軍都有傷亡,被秦軍的箭弩射死射傷不少。眼下李敢帶著二百生力軍殺到,城上的守軍雖然看到了,可是已經抽不出很多人來抵擋了。
參將拚出老命,令一百人下城去截住這夥要奪城門的亂賊,可是李敢等人的戰鬥力,遠在這些明軍之上。加上人數眾多,隻拚殺了一刻,便將明軍殺得又退上城頭去,留在下麵的秦軍將城門打開,迎接外麵的秦軍進城。
東門一破,很快其它各門都知道了,一時間明軍軍心渙散,無力再戰,紛紛逃命。參將還在城頭死戰,李敢帶了秦軍殺上城頭,參將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想投城一死,還沒等跳下,被張獻忠搶上前來,一刀揮為兩段。
天色方明,華陰之戰已經結束。
這一仗殲滅明軍一千餘人,俘虜五百人,殺死守將,繳獲軍器無數。
白起連傳號令,秦軍入城,不得騷擾百姓,有殺百姓雞犬者,以殺人論罪。一時間,全城安然,百姓們固然害怕,哪敢出門上街。
秦軍撲滅了餘火,白起令人貼出告示安民,告訴大家不要驚慌,絕不騷擾他們,讓眾商賈開業,百姓安居。
眾百姓見這些不知名的軍人個個都很規矩,終於放下心來。
白起的這一令是秦王下的,秦王知道,要想恢複大秦霸業,首先要安撫民心,使得人民歸附,才能壯大力量,圖謀天下,一旦軍士屠城或者劫掠民財,民心必怨,到時候也隻能落得一個亂賊的名聲,被明軍平滅。
白起安定了城內,便派人去請秦王移駕來華陰,同時他還沒忘記一個人,就是孫傳庭。可等他帶人進了縣衙一找,有人說孫縣令已經於午間離開華陰了。連同家人一起,浩浩蕩蕩的十幾輛大車,出門奔西去了。
一聽這個,白起知道不妙,急忙帶人趕到城西,再一打聽,果然有人看到了,孫傳庭一行十幾輛馬車,確是向西而行。白起立刻找來李敢,加升他為大夫,帶上一小隊秦軍,全部騎馬,向西追殺孫傳庭,他雖然走了多半天,可是帶著家眷,夜間必定休息,而且馬車走得不快,因此秦軍快馬加鞭,定能趕上。
他吩咐李敢,見了孫傳庭,不要多說,立時斬首,提頭來見。
李敢領命,帶著四十名秦軍,便要追趕。此時張獻忠騎馬上前:“兄弟,我和你一起去,這位孫大人和我,也有筆帳還沒算哩。”李敢點頭:“大哥足智多謀,跟來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