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西安的危局4(1 / 2)

洪承疇看著城頭上的明軍,那是他一手招募訓練的洪兵,一個個身經百戰,無所畏懼,隻要他一聲令下,刀山火海也敢上。

再瞧瞧城頭那些數不清的弩箭,炮彈,石塊,滾木,石灰罐,萬人敵,洪承疇心裏很有把握。他下令全軍開飯,白花花的米飯,紅通通的紅燒肉,一鍋鍋地抬上城頭。另外每人還有兩大碗燒酒。

當兵的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吃飽喝足了,拚吧。

農民軍並沒有攻城,張獻忠隻有六千人馬,而且都是騎兵,連攻城器具都沒帶,因此他也下令全軍紮營,等候步兵到來。

兩方麵都已準備妥當,隻等開戰了。

幾乎與此同時,範雎坐在縣衙後堂中,正對著牆上的地圖發愁。

在後麵的桌子上,擺滿了各種文書卷宗。自打白起逃走後,整個華陰縣就是他一個人說了算,治理這個小小的縣城,並不在話下,他範雎的能力可以治國,何談這個十裏小縣。

真正讓他煩心的,是武備之事。

華陰城中陸續歸來了不少秦軍,加上招募來的新兵,已經有將近五千人馬了,人一多,各種事情就多,什麼軍糧,器械,錢財,馬匹的管理,人馬的建製調配,武器的保養製造,還有各地報上來的軍情,需要彙總,分析……

這一切的一切,雖然有子義幫忙,但仍舊使得不諳武事的範雎越發焦頭爛額。此時他不得不佩服白起的能力,這家夥手握幾十萬人馬的時候,也沒見他忙過,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隻是簡單的一句話,一道令,下麵就秩序井然,幾十萬人馬如同一部戰車,各司其職,毫不衝突。

這個時候,他不得不分出越來越多的權利給子義,讓他掌管越來越多的事務。

其實此時的範雎,還隻是個臣,他從來沒有做過王,尚不理解為王之道。

此時子義走進來,向他稟報:“範相,得到官軍方麵的消息了。”

範雎道:“快來說說。”子義走到地圖前,指點道:“曹文詔的人馬已經渡過野狼灘,趕奔西安,而左良玉,此時已經過了靈寶,前鋒直指潼關。”範雎道:“密切注意左良玉的動靜,雖然洪承疇答應,不攻擊華陰,可也要小心。”

子義點頭:“這個已經安排了,由潼關到此,每十裏都有我軍的暗哨。一有動靜,隨時會報來。”

範雎想了想:“農民軍沒有在潼關留守麼?”

子義道:“沒有留下一兵一卒,也許他們是怕曹文詔從後麵偷襲吧。”範雎笑道:“農民軍曆來如此,攻下縣城,搶掠完畢就走,從不固守一地。因為守城,必須要有城中百姓的支持,這方麵,農民軍做得很差。”

他頓了頓,突然問道:“李敢有沒有把那個相好的接回來?”

子義一愣,馬上反應過來:“哦,範相是說那個倩娘啊,已經接回來了,還住在原來的宅子。怎麼?範相還想下手?”

範雎微笑搖頭:“現在下手,沒辦法嫁禍給白起啦,再說了,這個女人還有用,聽說她父親是位神醫。”

子義點頭:“不錯,那個人外號叫老神仙,曾經給孫傳庭治過傷,李敢那一箭沒射死他,多虧了老神仙的妙手回春。”

範雎道:“這樣的人,軍中有用,讓李敢與他多多接近,以後肯定用得著。”子義點頭:“西安一旦開戰,咱們去抄民軍的後路?最好能殺了李岩。”範雎沉吟著:“這是最好的結果,但是需要精細籌劃。如果李岩再一次逃走,對咱們可就不利了。”

子義道:“範相覺得,西安一戰,誰的勝算大一些?”

範雎笑了:“自然是官軍,有曹文詔和左良玉這兩支精兵,在後包圍,洪承疇心裏底氣十足,我猜測,隻要西安能支持幾天,農民軍就成了強弩之末,被這兩支援軍一衝,必定潰敗,到時候就該我們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