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是官軍。是左良玉。
這些農民軍還沒把刀槍拿在手裏,官軍的箭已經射了過來。
左良玉的騎兵都會在馬上射箭,此時正是最佳射擊距離,一通箭雨過後,農民軍倒下了上百人。然後這些官軍呐喊著衝進農民軍隊中,大砍大殺,橫衝直撞。左良玉一馬當先,手中大刀掄得如同雪片一樣,當者立斃。
一時間,農民軍後軍大亂,被衝得不成樣子。
左良玉也不是蠻衝,他時刻觀察著農民軍的隊形,並且命令自己的人馬保持衝鋒之陣,不要分散。
這兩千多騎兵,將農民軍的後軍徹底攪亂了。
後軍一亂,張獻忠與羅汝才在中間就知道了,二人向後一瞧,是左良玉的騎兵隊,知道不好,急令李定國率領著騎兵回援。軍中吹起號角,招呼李定國。
可是李定國此時已經與前麵的官軍殺在一起了。
後麵亂起來的時候,李定國反應很快,立刻就要回援,可是左良玉的那員偏將也不是吃素的,一見李定國率軍回馬要走,他馬上揮軍猛衝,雖然隻有一千來人,可是個個奮勇,他們知道自己的任務,隻要纏住農民軍的騎兵,不讓他們回援,那邊左良玉就可以將數萬農民軍步兵擊潰。
李定國沒辦法,隻得翻身迎戰。
這一千官軍騎兵也不死拚,就是纏住李定國的人馬,不讓他們走,打幾下就退下去,然後等你一回身,他們又衝上來,要不然就是在不遠處放箭,就像跳蚤一樣,總是咬你,可就讓你捉不著。
李定國氣得咬牙切齒,他知道,如果不能迅速擊潰這一千官軍,後麵的步兵與大帥肯定吃大虧,於是他下令不再回援,全力攻殺眼前之敵。
這邊打得不可開交,左良玉那裏已經是血流成河。
由於這裏地形開闊,正適合騎兵奔馳,因此左良玉殺得順手,他一連數箭,射死了三個農民軍將領,手下的兩千人馬也像虎入羊群一樣,怎麼殺怎麼得手。
一時間,遍野都是潰散逃走的農民軍。
張獻忠與羅汝才也不白給,一見後軍潰散,急忙下令,中軍組成箭陣,向後軍方向亂射。
這道令有些殘忍,要知道,後軍還有不少農民軍正與官軍血戰,中軍此時發箭,有點讓他們與官軍同歸於盡的意思。
張獻忠與羅汝才骨子裏,還是很殘暴的,雖然愛惜手下的兵,可此時的情形,隻能這樣幹,不然左良玉衝到中軍裏來,勢必會使得全軍崩潰。
中軍迅速組織起五百名弓箭手,站成一陣,向後軍放箭。
左良玉瞧見了,大叫一聲:“人馬散開,閃避箭矢。”
兩千騎兵立刻如同浪頭碰到礁石一般,四散跑開,形成散兵陣形,每個人從背後取下盾牌,擋在身前。
他們並不是留在那裏任憑敵人放箭,左良玉緊接著命令,人馬呈散兵陣形,向中軍猛撲。
戰書上講,臨敵不過三發,對著騎兵放箭,每個弓箭手最多隻能有三箭的機會,三箭射完,騎兵就衝到眼前了。
左良玉當然清楚,因此他命令全力猛撲張獻忠與羅汝才的中軍。
二千騎兵排成十幾條一字長蛇陣,像波紋一樣,向中軍衝去。雖然仍有不少人中箭落馬,但整個陣形已經越來越接近那些弓箭手了。
張獻忠的鼻子尖上冒出了冷汗,他盼著李定國的人馬能夠及時趕來,可眼下看來,不可能了,李定國那邊也被纏住,眼下隻能用兵步對付左良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