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關中的危局7(2 / 2)

關寧鐵騎損失不大,可斬殺的農民軍足有幾千人,威震敵膽。到底是大明朝最精銳的部隊,到哪裏都是威風八麵。

曹文詔不想讓張獻忠與羅汝才就這麼輕易逃走,他向洪承疇請令,一刻不停地追殺。洪承疇對於羅汝才不怎麼重視,認為這個人貪圖享受,成不了大器,而張獻忠為人陰狠殘忍,有些攏絡人的手段,相比羅汝才,威脅要大得多,於是他命令曹文詔,追殲張獻忠,至於羅汝才,且不要去管他。

說是不要管,其實也是無力追趕。除了曹文詔的關寧鐵騎之外,其餘的人馬都已經傷亡慘重,不可能追擊了。

曹文詔越殺越勇,他向洪承疇告辭,帶著人馬追殺張獻忠去了。

敗訊傳到了李定國那裏,李定國十分鎮定,他命令人馬緩緩而退,自己親自殿後,左良玉一時沒明白怎麼回事,怕是誘軍之計,沒有立即追殺,因此李定國率領著三千騎兵,脫離了戰場,向北去找張獻忠。

左良玉見李定國走了,自己也命令全軍開拔,向西安城進發。

來到城下時,已經快黃昏了,此時城外的戰場已經平靜下來,戰鬥已經結束,此時官軍正在清理戰場,將物資都運進城內,左良玉見過洪承疇,說了自己力敵張獻忠數千騎兵的事,洪承疇誇獎有加,十分高興。

此時,明朝最能打的幾個人,都參與了這場大戰,洪承疇,孫傳庭,曹文詔,左良玉,史可法,人才濟濟,猛將如雲,大家興高采烈,歡欣鼓舞地清點著戰利品。洪承疇命人先回城去,在府中大排筵宴,準備為諸將慶功。

這一次,連洪承疇也大意了,他覺得張羅二人已經遠遁,再不敢前來騷擾,眼下陝西的敵人,就隻剩下了華陰的秦軍,而左良玉埋伏下的二千人馬,足以攻破華陰城。

至於秦軍派來的四千騎兵,人數不多,絕不可能形成威脅,再者他們就算要來,也得天亮之後。

然而就在這時,子義與李敢率領的四千秦軍騎兵,已經來到西安城外了。

按洪承疇的估計,秦軍應該在左良玉之後,而且為了避免被左良玉發現,秦軍必然會遠隔十裏或更遠,因此左良玉到了,秦軍至少還應該在十裏外,這段時間,足可以讓自己的人馬退進城中了。

但是子義也不是一勇之夫,秦軍的狡詐與狠辣,已經深深印在每一個軍官腦海裏,打仗的時候絕不按步就班,出奇致勝才是真理。

早在曹文詔來的時候,子義就帶著四千秦軍趕到了,他們是繞路過來的,路上沒與左良玉照麵,李定國與左良玉對峙的時候,子義早就帶人馬繞了過去,直撲西安城。

子義與李敢帶著人馬先到了南城,埋伏好人馬之後,他們在遠處瞧著東城和北城那邊的戰場,曹文詔帶著關寧鐵騎衝進來,他們看得清清楚楚,子義按兵不動,一直等到曹文詔帶著人馬向北方追下去,瞧不見影了,這才吩咐四千秦軍騎兵緩緩向前,悄悄從南麵向戰場上包抄過去。

這四千秦軍,不擂鼓,不吹號,不呐喊,全軍除了馬蹄聲響之外,沒有任何聲音,就如同一條在水中遊向獵物的蛇,吐著毒信,紅著眼睛,卻沒有一絲響動。

就當他們衝到離戰場三四百步時,才被官軍們發現,這些官軍開始時還有些發愣,以為是曹文詔的人馬回來了,也沒在意,但是轉眼間秦軍已經逼近到二百步之內了,才有人看出不對勁。

這些騎兵沒有盔甲,不穿明軍號衣,不是官軍。

急忙有人去稟報洪承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