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兵困絕穀5(1 / 2)

官軍這邊雖然大戰了一場,但沒有堵住農民軍的突圍,左光先趕到後,氣得大罵這些官軍不拚命,此時劉漢儒趕來了,急忙勸慰,左光先雖然脾氣暴燥,但總歸要給巡撫大人一些麵子,終於不再罵了。

劉漢儒帶來了六省總督盧象升的命令,要他們尾隨著高李義軍,盡可能將他們趕進陝西。

盧象升這個主意,是與孫傳庭和張儀等人商議的結果。

孫傳庭認為,與其讓農民軍四處點火,八下生煙,倒不如將他們逼入陝西,然後調集重兵,在陝西進行決戰,畢其功於一役,也免得各省都不安寧。

張儀也支持這個意見,因為他知道,秦軍雖然占了西安,但是畢竟是孤軍奮戰,沒有接應,十分危險。隻要高李的農民軍能進陝西,雙方必定聯手,對抗官軍。這樣一來,勝麵就大一些。

盧象升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眼下這些造反的農民軍,以高迎祥李自成二人為首,最為凶悍強硬,死不投降,隻要把他們消滅了,剩下的那些什麼闖塌天,射塌天,革左諸營,都會望風而降。

於是他給四川巡撫劉漢儒下令,要他與秦良玉一起,將起義軍趕進陝西。

同時盧象升還給朝庭上了一道奏折,說明他的意思。因為陝西不歸他管,仍歸洪承疇管轄,如果要在陝西決戰,雙方還要進行一些權力上的統籌。

崇禎收到了這份奏折,研究之後,也覺得這是一條好計,朝庭最怕的就是這些義軍在中原大地亂衝亂撞,他們到了哪一省,哪一省就翻天覆地,攪得烏煙瘴氣,不要說那裏的稅收收不上來,還要朝庭撥錢給那裏的官吏們,以保衛府縣城池。因此如果能夠將反賊們聚在一處,圍而殲之,實在是最好不過了。

很快,兵部的回令就下達了,同意了盧象升的作戰方案,同時也給洪承疇下了一道令,要他全力配合盧象升,務必將高李逆賊殲滅於陝西。

在職務上,盧象升此時是高於洪承疇的,但是崇禎害怕洪承疇不服盧象升,畢竟洪承疇的資曆要老,因此崇禎下令,起複洪承疇三邊總督之職,要他先不必急著圍攻西安,隻等這些反賊們合兵一處時,再一同進擊。

這就是為什麼洪承疇沒有來攻打西安的原因。

洪承疇接到聖旨,心頭安定了下來。對於盧象升,他了解不太多,隻知道此人為官清廉,愛民如子,愛兵如子,而且上陣時喜歡帶著衝鋒,雖是文官出身,卻有猛將之風。卻不知道此人的脾氣如何,能不能與自己相處得來。

眼下他不急著進軍,於是就在靖邊一帶駐紮下來,補充彈藥火器,招募新兵,加緊訓練,準備下一次的大戰。

這些事情,農民軍是不知道的。

李自成與劉宗敏擺脫了追兵之後,快馬加鞭趕上了張獻忠羅汝才二人,張羅二人一瞧他們平安歸來,也很高興,大家合兵一處,向北而來。

川陝交界之後多山地,幾乎沒有什麼平坦的大路,因此大隊人馬行來,十分困難,而且大部分人都沒有來過這裏,方向不熟。農民軍的幾位掌盤子商量了一番,決定派人去找本地人當向導,好快速通過這一片山區,趕到西安城附近。

他們不能耽擱過久,因為大隊官軍還在尾隨,相距也不過就是一天的路程。

派出去的人很快就回來了,還真找到了一個樵夫,這人自稱是本地人,十幾年前就在山中砍柴,靠山吃山。高迎祥盤問了一番,沒發現什麼異常,這個人木訥的樣子,確實像是久在山區的百姓。

於是高迎祥賞了他十幾兩銀子,請他帶路。樵夫一見這麼多銀子,高興得手舞足蹈,滿口答應帶路。

這次行軍時,張羅二人在前,李自成殺過一場,需要休息,於是走在中間,高迎祥的人馬斷後,大隊人馬跟著向導,走進了群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