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合兵一處2(1 / 2)

李自成沉吟道:“八大王和曹操說得有道理,可是人家來了信,又是張先生親筆,畢竟他是咱們的救命恩人,直接說不去,太駁人家麵子。我想這樣,去是要去的,隻是不進城,明天咱們就在城外二十裏,立起暖帳來,大家在那裏商議,一來免去我們的擔心,二來呢,咱們把暖帳弄得奢華些,也算還人家一個人情。顯得咱會做事。”

張獻忠咧開大嘴笑道:“還是自成點子多,我看準行。”

羅汝才道:“我營裏正好有工匠,物料也齊備,不費事。”

高迎祥點頭:“我這就給秦王回信,把咱們的意思告訴他。”

不多時,高迎祥寫好了回書,交與來人帶回。秦王接到回書,拆開一瞧,不禁暗自冷笑,他將書信交給張儀等人看過了,才道:“這夥人對我秦軍,可不大放心啊。”

李岩笑道:“肯定不放心,尤其是張獻忠與羅汝才,他們上過範雎的當,難免要加小心。”

王翦道:“大王,他們要在城外設暖帳,請您去商議,一旦他們耍詐,可怎麼辦啊?咱們也要防著點。”

李岩輕輕搖頭:“我想不會的,他們收了咱秦軍的物資,又有右相救過他們的命,豈會耍詐?”

張儀卻道:“這個也要防著點,他們不止一次騙過官軍,心性如此,咱們也要做到萬無一失才對。”

張儀畢竟是張儀,算上這一世,已經耍詐耍了兩輩子,考慮問題十分周全,從來都是他算計別人,沒有誰能算計得了他。張儀從不為情感或者義氣所動,一切的一切,他都隻看利益與效果。

萬一高迎祥等人垂涎西安城的財寶與糧食,真的在城外設下埋伏,將秦王殺死,那麼秦軍立刻就會群龍無首,土崩瓦解。這個後果,他已經想到了。李岩還是個少年,雖然腹有韜略,可是受儒家思想熏陶很深,仁義思想貫注於心性,考慮得就不如張儀周到了。

大家商議了一番,最後決定,同意高迎祥信上所說的,讓農民軍在城外二十裏設暖帳,做為大會會場。暗中派人密切注意農民軍的動靜,隻要有大隊人馬調動的情況,立刻報知。

秦王是要親自去的,除他之外,李岩與張儀都隨行,另有涉懷帶著一千名騎兵保駕。秦王外穿禮服,內衫軟甲,另外李敢精心挑選了四名武藝高強的秦軍,寸步不離左右。此時李敢因為迎接農民軍有功,已經重新升為將軍。

光是這些還不夠,為了防止農民軍趁著開會的時候突然偷襲城池,王翦親自鎮守,各門全部緊閉,吊橋高懸,整個秦軍如臨大敵,嚴陣以待。

一切都布置好了,第二天一早,秦王就坐著馬車,由一千名騎兵護駕,出城向南而來。

此時農民軍已經在城南二十裏處,立起暖帳一座,這座暖帳又高又闊,高有三丈,直徑二十步,帳頂上立著闖字大旗,帳子全是用名貴的獸皮製成,帳中鋪著虎皮毯子,放著十幾把大椅。除此之外,帳內還有四個炭盤,分放在四角,不多時,帳內就溫暖如春。

此時高迎祥李自成等人已經到了,大家站在一起,等待秦王到來。

這些人也帶來了數百人馬做為護衛,看來雙方都是心照不宣,你有準備,我也一樣。

剛過辰時,秦軍的人馬便到了。

為首的是涉懷帶領著一百名騎兵,來到帳外,見了高迎祥等人,大家下馬等著,不多時,秦王的馬車便來到了麵前。

李岩與張儀騎著馬,雙雙跟在左右。

張儀下馬,上前掀起車簾,請秦王下車。當秦王向下一走的時候,高迎祥和李自成的心頭同時一震。

這是他們第一次見到秦王,此時的秦王身穿黑色袍服,上繡玄鳥朝日,頭上戴著王冠,珍珠十二串,映著日光閃閃發亮,腰盤玉帶,向臉上看,但見細眉長目,蜂準高顴,神色嚴峻,不怒自威。好一派王者之風。

這二人瞧了瞧身邊的張獻忠與羅汝才,但見張羅二人都是滿不在意的神色。

秦王來到眾人麵前,幾位農民軍掌盤子向秦王施禮,秦王拱手還禮。而李敢與涉懷等秦軍都有不平之色。按他們的心思,這些草寇見了秦王,得磕頭跪拜,哪知這些人隻是拱拱手就過去了,實在無禮。

其實這也怪不得諸位掌盤子,他們大多出身草莽,不懂禮節。加上扯旗造反之後,連當朝皇帝也不放在眼裏,更何況是一同造反的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