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被擒2(1 / 2)

李岩一皺眉,認為是衙役們忙中出錯,沒擺出來,也沒計較,吩咐將擊鼓之人帶上堂來。

兩個衙役從堂下提了一人,到了公堂之上,此人雙膝跪倒,向上磕頭。

李岩看了看,不由得一愣,原來這是一個孩子,看樣子也就十三四歲,跪在那裏一臉惶恐。

孩子前來擊鼓鳴冤,倒是第一遭。於是李岩便問:“堂下跪著的少年,你有什麼冤情啊?”

那孩子結結巴巴地說:“我……沒有……沒有冤……冤情……”

李岩一皺眉:“你沒有冤情,為何前來擊鼓鳴冤啊?”

那孩子道:“有人……給了我……我一塊銀……銀子……讓我來……打鼓的……”

李岩道:“是什麼人?你認識麼?”

那孩子道:“不……不……認識……他蒙著臉哩。”

李岩輕輕苦笑,看來這是有人在開他的玩笑,於是想嚇嚇這孩子:“你可知犯了什麼罪麼?這叫藐視公堂之罪,按律要打二十板子。”

那孩子嚇得差點尿出來:“打打……二十……板……板……”

李岩輕輕揮手:“不過那是大明律,我秦軍不是明朝,所以先饒了你,若是再敢來搗亂,二罪歸一,重打四十,聽到沒有?”

那孩子跪在那裏,搗蒜一般地磕頭。

李岩打發那孩子走了以後,問差役:“我的大令呢?沒有了令,你們怎麼拿人?”

兩名站得最近的差役小心地回答:“回李公子,我們在升堂前就把大令放到令盒裏了,可隻是一轉身的功夫,再看那令盒就空了,我們剛想找,您就坐過來了。”

李岩一皺眉,看看二人的神色,不像開玩笑的樣子,他吩咐衙役們一起找,可找遍了大堂,也沒有大令的蹤影。

這倒怪了,李岩無意中向令盒裏麵看了一眼,赫然發現裏麵有東西。

他拿出來一瞧,那是一張梅花形的紙片,差不多手掌大小,上麵用胭脂畫著一枝紅色的梅花。

衙役中有一個當地人,一見那絲巾紅梅,立時驚叫了一聲:“俠盜一枝梅!”

李岩聞聽不由一愣:“俠盜一枝梅?那不是馮夢龍先生所作話本中的故事嗎?”

衙役不知道馮夢龍是什麼人,隻是說道:“這不是什麼故事,我們這一帶方圓五百裏內,就有這麼一個俠盜,很有名氣的。而且這人經常幹些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李岩點頭:“這麼說來,就是這位俠盜,讓孩子前來擊鼓,引我升堂,然後趁人不備,偷走大令的。”

此時別的衙役也圍上來,七嘴八舌地說著,經他們的口,李岩得知,這位俠盜已經在這一帶活動了二十多年了,經常偷走鄉紳地主家的銀子,前去救濟窮人,因此老百姓們都非常愛戴他,有的人受了他的救濟,把他當活菩薩一般。

李岩道:“以前這地方的官員們,被偷過大令麼?”

聽了這話,那衙役卟的笑了:“李公子,您這可算問對了,這裏上任的每一任縣官,都丟過東西,不是官帽官服,就是珠寶玉器,更厲害的,有位縣官到任之後,揚言要捉拿一枝梅,結果第三天的夜裏,大印丟了。最後他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錢,這才保住自己的官,可再也不敢提一枝梅了,據說隻要聽到一枝梅來了,就嚇得全身抖成籟糠。”

李岩點頭:“看來這位俠盜,倒也是位英雄。”

忽聽有人接道:“什麼英雄啊,就是個小偷。”

李岩轉頭看去,紅娘子帶著小青到了,紅娘子聽到大家談論一枝梅,這才插話:“一枝梅的大名我也聽說過,不過這人到現在,至少有四五十歲了。一個老頭子,豈能有這般本事?”

李岩指指桌上的空令盒:“沒本事,怎麼就偷了我的大令呢?而且隻不過一眨眼的功夫。”

紅娘子看了看屋頂的木梁,笑道:“方才他就藏在梁上,衙役們隻忙著整衣站班了,他用一根帶子將自己吊下來,偷走了大令。”

李岩抬頭瞧去,果然看到屋梁上少了些塵土,看來有人曾經藏在那裏。

小青卟地笑了:“看來一枝梅也認為你是個貪官,要來教訓教訓你呢。”

李岩哈哈一笑:“他要真覺得我是貪官,現在也許已經去過我的屋子裏,翻江倒海地找銀子了。”

說完他將紙片向桌上一揚,紙片翻了個身,李岩赫然發現,後麵還有兩行小字,好像是用小木棍沾著胭脂寫上去的,因為瞧不出筆鋒:

今夜三更,盜君至寶。

紅娘子一瞧,笑問道:“看來他今晚上還要來啊。至寶,想不到不愛錢財的李公子,身邊還藏著寶貝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