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詔最喜歡的,就是這種決戰。
但是他的侄子曹變蛟感覺到了一絲不尋常的氣氛。向曹文詔道:“叔叔,我聽說有細作回報,潼關附近的秦軍突然增加了很多,而且大多是騎兵,會不會是來與李自成聯手的?秦軍戰鬥力強悍,如果他們雙方聯手,咱們可要小心點。”
曹文詔哼了一聲,摸著侄子的腦袋,拍了兩下:“小子,咱們關寧鐵騎連女真人都不怕,還怕什麼秦軍?退一萬步說,就算咱們打不贏,跑總跑得了吧。你還擔心什麼!”
曹變蛟還不放心,曹文詔道:“這次咱們大兵壓境,離潼關很近,秦軍不可能不防範,而且李自成的人馬也在附近,秦軍增兵潼關,是很正常。況且農民軍與秦軍剛剛決裂,不可能這麼快就又勾結起來。其實就算他們真的勾結一處,又豈是我關寧鐵騎的敵手呢。”
說完之後,他命令人馬,加速前進,直撲解州。
此時的李自成,已經得知秦軍大隊騎兵到了潼關,正想派人去聯絡,不想秦軍的人先到了。
他請信使進來,信使交給他一封信,是李岩親筆。李自成見過李岩的筆體,自然相信是真的。信上約定,見信之後的第二天上午,雙方在大禹渡見麵,商議具體戰法。
李自成立刻回書,表示同意,交給信使帶回。
到了第二天,雙方果然都來到了大禹渡,李自成帶著劉宗敏,田見秀,李過,白起帶了李岩與李敢。
大家見麵之後,在渡口邊上的涼亭中,商議如何全殲曹文詔的關寧鐵騎。
他們都清楚,對付騎兵,關鍵是要選好地形,如果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是圍不住騎兵的,最好是在地形相對複雜的地區,比如山地,叢林,沼澤,讓戰馬無法衝起來,才可以降低其威脅。
李自成早就來過山西,而且這為了消滅曹文詔,也多方查看了地形,最終他選定了一個地方,就是解州以東的夏縣。這裏地處中條山區,還有幾條河流,地形複雜,平原很少,不利於騎兵縱橫馳騁。
白起看過了李自成帶來的地形圖,覺得是個伏擊的好地方。便同意了。然後他們商議了具體方案。為了不讓曹文詔發現農民軍與秦軍聯手,白起先帶著秦軍趕往夏縣,隱蔽起來,由劉宗敏率大部分人馬與白起一同去夏縣埋伏。而李自成帶一部分農民軍吸引曹文詔,一步步將其誘入埋伏圈。
這個計劃還是很有把握成功的。
商議完畢,兩下開始各自行動。白起回到潼關,吩咐涉懷緊守關城,然後自己與李岩李敢,帶了騎兵,渡過黃河,進入了山西境內。來到解州時,曹文詔已經離此不到五十裏了。
李自成那邊也準備好了,劉宗敏帶著兩萬多人馬出城,與白起會合,然後一起趕奔夏縣。
白起看了看這些隊伍,發現李自成的人馬真的比其它幾部農民軍精銳得多,雖然也帶著家屬,但這些家屬都會騎馬,行動起來很迅速,而且這些家屬中雖然不乏女人,可有好多女孩子與紅娘子一樣,帶刀佩劍,英武非常。
劉宗敏與白起李岩等人並馬而行,他是鐵匠出身,言談話語也像打鐵一樣,每個字說出來,都像打鐵迸濺出的火花一般,又響又亮。白起與他談了幾句,就發現此人性格爽快,肚子裏存不住話,有什麼就說什麼,是條響當當的漢子。
但他也知道,這些人絕不像表麵看上去的那麼簡單,能在官軍幾年的圍剿下存活下來的,都是人物。
因此白起的話並不多,尤其涉及到秦軍方麵的,隻是含糊其辭地對付過去。
劉宗敏是個直爽漢子,和誰都自來熟,隻要是自己人,總是口無遮攔。說到高興處,還直拍白起的肩膀。弄得白起直皺眉。
李岩與他見過幾次,劉宗敏對於李岩十分佩服,覺得這少年文武雙全,既是秀才,又能打仗,著實想親近親近,一見白起並不健談,便將話鋒轉到李岩身上。
一行人談談說說,行軍速度可不慢。而且李自成給劉宗敏的命令,是盡快趕到夏縣地區。這樣他在解州就不用拚死抵擋曹文詔了。
劉宗敏豈會不知道其中的利害?他一邊走,一邊不住催促大家快馬加鞭。
七八十裏的路程,大隊人馬走了一天,終於在第二天中午時分,到達了夏縣城外的馬寧鎮。
這個鎮子不大,此時一聽有農民軍過來,鎮子裏的人紛紛帶著糧食錢財,逃進中條山去。
等到白起他們來到鎮上時,已是一座空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