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以和為貴9(1 / 2)

白起與王翦離開王府,卻並沒有回自己的住處,他們仍舊像前幾天一樣,在軍營之中操練人馬,準備器械,還是一副要出擊的樣子,這也是做給顧童看的。

顧童被安排在軍營邊上的一個館驛裏,這個館驛原來是一座酒店,店主在秦軍進城時跑掉了,因此秦軍便接收過來,當成官方的迎賓驛館。顧童住在這裏,一推窗戶,便可以聽到軍營之中的操練之聲,又經常看到很多車輛進出,上麵滿載兵器,弩箭等物,顯見得秦軍還是想打。

顧童心裏也沒了底,他不知道秦王會不會答應朝庭的條件,按他自己想,這個條件也並非優厚,甚至有點借花獻佛,順水推舟的意思,按照軍營中的情況來看,秦王很可能否決了朝庭的和談要求。

他想去找張儀問問,可是門外始終站著四個秦軍士兵,不許他出屋一步,甚至館驛外麵,也有人把守,要想出去絕不可能,而一連兩天,又不見秦王召見,於是顧童真的坐不住了。

轉過天來,秦王終於派人來召他了,顧童跟著來人進入王府,見了秦王,此時秦王高坐在龍案之後,兩側站著張儀白起等人,都是秦軍中的重臣,顧童一看這個架勢,就知道秦王已經有了主張。

顧童先道:“大王,不知您與諸位先生商議得如何?在下還在等著消息,好回複朝庭哩。”

秦王沒有說話,張儀接過話頭:“我王已有計較,他同意與朝庭講和。”

顧童一聽,又驚又喜:“哦?如果是這樣,那可真是大幸。”

張儀道:“先別忙著高興,我秦軍方麵,還有條件呢。”顧童道:“這個自然,這個自然。在下想聽聽貴方的條件。”張儀便將事先商議好的,說給顧童聽。

聽完了,顧童微一皺眉,暗想:秦軍的這個條件,按說不過分,人家也接受了公爵的封號,又沒有向朝庭伸手要東西,隻要了一座潼關,這是秦軍怕雙方一旦翻臉,官軍會從潼關長驅直入,進攻西安,若是換了我,也得這麼做,必須得將潼關要來才行。可是這個條件,我不能做主啊,需要回複朝庭,再做答複。

於是他滿麵陪笑:“這個好商量,我可以將您的話完完整整地回複朝庭,如果朝庭答應了,那時會派一個重臣前來媾和。雙方便可以定下盟約了。”

張儀從袖子裏取出一封書信,交給顧童:“這裏麵是我秦軍的條件,你帶上它,免得記不清楚,遺漏了什麼。”

顧童將信仔細地收好,這才向秦王躬身一揖:“大王,在下這便告辭了,事情緊急,在下需要盡快趕回京城。”

秦王微微點頭,擺了擺手,衛士們送顧童出城去了。

因為顧童沒有官職,因此秦王也沒有讓自己的重臣相送,這叫禮尚往來,你來一個無名之輩,我也不用名人送你。

顧童在客店之內取了馬,出了西安城,快馬加鞭,直奔潼關。

來到潼關之後,他風風火火地來見範雎,將秦王的書信呈上。範雎看完了信,便是一皺眉,冷笑道:“果然是秦王,注重實際,不重虛名。公爵王爵都是虛的,而潼關,卻是實的。隻要秦軍占了潼關,官軍再想進攻西安,就難了。”

顧童道:“上一次孫傳庭進攻西安,不也沒有走潼關嗎?”

範雎道:“孫傳庭渡過黃河,進入關中,本就是險招,那個時候,秦軍兵力不足,沒有在黃河附近設防,如果讓秦軍發展壯大起來,再想渡河攻擊,難如登天。”

顧童道:“那這封信……上不上交給朝庭?”

範雎一笑:“自然要交了,朝庭既然想講和,人家秦軍提了條件,咱們豈能瞞著不報呢?我會派六百裏加急,將此信上呈皇帝。”

顧童道:“以您猜測,朝庭會不會答應這個條件呢?”

範雎道:“楊嗣昌隻是個書生,未免把事情想簡單了,他不知道,朝庭需要喘口氣,而秦軍也一樣。楊嗣昌隻看到了官軍的困難,而沒有看到秦軍的困難。”

顧童道:“既然如此,大人為何不暗中偷襲西安,說不定可以一舉而下,消除心腹之患。”

範雎冷笑:“西安有白起,王翦,李岩等人,莫說咱們這幾萬人馬,就算有二十萬雄兵,也不可能短時間內攻破。熊文燦便是教訓,因此我絕不重蹈他的複轍。朝庭想和,那便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