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秦軍方麵,新年已經過去,關中喜慶熱鬧的氣氛稍稍平定下來,百姓們在渡過了一個平安而溫飽的年關之後,又有些擔心起來。因為他們看到,城中的秦軍明顯在緊張備戰,新近招募了幾千人,日夜操練,而且軍營督造司內的鐵匠爐也是晝夜不息,叮叮當當的打鐵之聲,半夜都可以聽到。
此時跟隨秦始皇一起複活過來的秦人,還有約莫四千多人,這些人大都當了軍官與軍將。最低也是一個伍長。帶著兵馬操練的,多是這些人,至於白起,王翦,李敢等人,已經不再幹這種活,直接交給下麵的校尉。
連日以來,秦軍的重要將領謀士,都在秦王府中,商議下一步的計劃。
雖然準備攻擊三邊,但是那裏的官軍情況如何,人馬多少,守衛情況,道路地形,糧食儲備等事情,全都兩眼一抹黑,秦王絕不想打無準備之仗,因此他必須要設法弄清楚這個。
為了此事,秦軍必須要派出精明幹練的人,前去探查明白,然後才能進兵。
但是打探這些,非同小可,很不容易,自從多爾袞殺進陝西一次之後,朝庭已經對這裏十分重視,嚴令當地守將,加強戒備,不但防備關外草原上的韃子兵,還要對內嚴查奸細。因此這個時候的靖邊,定邊等地區,官軍盤查十分嚴格。
李岩站了起來,微然一笑,拱手道:“大王,此事不難,我保舉一人,必可以手到擒來。”秦王道:“李公子要保舉何人?”李岩道:“就是那一枝梅。”
他這話一出口,大家都笑了。
一枝梅的本事大家都見識過,曾經接連三次夜探敵營,戲耍敵將,這樣的人,探聽消息定然不費力氣。於是秦王照準,請李岩去安排此事。
白起道:“大王,西安距離三邊地區,近千裏路程,一枝梅連去帶回來,至少也要半個月,那時候再起兵,耽擱時日過久,以微臣來看,咱們一邊探她去探查消息,一邊起兵,等到大軍接近三邊之時,一枝梅也將消息探來了,可以直接給我領兵主帥,這樣可以大大節省功夫。”
秦王點頭:“正合我意。隻是還有一件事,若是打下三邊地區,秦軍將直接麵對後金軍,後金軍戰鬥力極強,秦軍在三邊需要留下足夠的人馬,還要派一員大將鎮守,如此一來,我秦軍的人馬便分散了,留在關中最多隻能有一兩萬人馬,一旦官軍大舉來攻,情形不妙,你們以為如何?”
王翦點頭:“大王說得是,可是這三邊又非打不可,不打的話,官軍隨時可以從三邊進攻關中,想要恢複故國,三邊是必須拿下的。大王,如果打下三邊,末將討一令,帶領一萬人馬,鎮守長城沿線。”
秦王歎息一聲,說道:“隻可惜我的大將蒙恬沒有跟隨我複生於世,如果他在,何愁後金韃子?”他說得也是實情,王翦雖然厲害,主要功績是平滅六國,很少與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交過手,而蒙恬則是常年鎮守長城,與匈奴人交戰多次,直殺得匈奴人退出河套地區,深入大漠,再不敢南下牧馬。
王翦明白秦王的意思,笑道:“蒙恬將軍的事情,末將極是熟悉,在前生之時,末將便多次與蒙恬將軍長談,對於對付草原蠻子,也有一些心得,大王不必過於憂心。眼下長城不光完好,而且還經過幾次加固,應當不成問題。”
張儀眨眨眼睛,突然道:“大王,如果有可能,咱們還是盡量避免與後金軍開戰才是。”
秦王道:“先生有什麼好辦法麼?”
張儀道:“如果大王有意,拿下三邊之後,臣可以出使一次遼東,憑借三寸不爛之舌,使秦軍與後金結成同盟,這樣的話,三邊地區就可以大大緩解壓力了。”
大家都笑,認為張儀的才能,也該開始顯露了。
秦王卻輕輕搖頭:“不可,不可。我在關中多個地方走過,也曾與多位中原來人談過,漢人提起後金,滿腔憤怒,草原蠻子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漢人與後金韃子,永遠也不可能相安無事。一旦秦軍與後金結成同盟,整個天下的漢人,都會視秦軍為叛族之人,無人再來投軍效力,秦軍將失去天下民心。那個時候,明庭一定會拿此大作文章,如此一來,不光秦軍無法複國,恐怕連生存都難了。因此秦軍的態度是明確的,咱們與農民軍,與朝庭,都可以講和,唯獨不與後金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