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在四川邊境上的竹溪縣城歇馬五天,弄到了一些糧草和錢財,然後他便率軍在夜間疾行,直奔長江。張獻忠想走水路,這樣避免翻躍四川中的群山。
幾天之後,他的人馬到達了信陵,也就是巴東,在這裏,張獻忠大集船隻,準備沿江進川。
此時張獻忠的人馬已經達到了三萬餘人,都是這一路上收集的流民和散兵,小股義軍,由於張獻忠來得突然,長江兩岸的般隻還都沒有被官軍收去,因此農民軍征得了大量船隻,兩天之後,所有人馬上船,向著四川開進。
一路上張獻忠用唐賽兒的計策,表麵上打著官軍旗號,迷惑對手,因此連克長江沿線十三處關卡隘口,順利地進入了川中。到達了奉節的白帝城。
此時四川巡撫陳士奇已經得到消息,他立刻請來四川女總兵秦良玉,請他出兵剿滅張獻忠。秦良玉十分忠於大明朝,最痛恨義軍,因此毫不遲疑地答應下來。她集結人馬,以自己的侄子秦翼明為先鋒,率軍三萬,直奔白帝城。
張獻忠等農民軍在造反初期之時,曾經幾次進過四川,與秦良玉交手多次,敗多勝少,因此對秦良於這員女將有些忌憚,一聽秦良玉親率大軍前來,也不敢怠慢,立刻找來諸將商議對策。
唐賽兒已經得知秦良玉率大軍前來迎戰的消息,對張獻忠道:“大帥,秦良玉是官軍之中少有的名將,她在四川很得人心,先鋒秦翼明又十分驍勇,因此我們不能正麵迎敵,最好用偏師引著官軍遠走,而我們的主力人馬則繞開奉節,直撲萬縣。然後沿江而上,攻擊重慶。重慶是四川重鎮,僅次於成都,城中囤積了大量的錢糧與軍需,隻要能夠一舉攻克重慶,可以說便掌握了四川半壁,那時憑借大帥的聲威,招兵買馬,必然一呼百應。”
張獻忠聽了十分高興,一拍大腿:“軍師果然好計策,你們還有誰不同意的?”幾員大將都連連搖頭:“沒有,沒有,一切都聽大帥和軍師的。”張獻忠毫不遲疑,立刻派大將劉文秀與艾能奇率兵五千,向西挺進,擋住秦良玉的人馬,自己則與唐賽兒率孫可望,李定國等將,趁夜繞過奉節,直撲萬縣。
劉文秀與艾能奇也是張獻忠的義子,這二人都很能打仗,而且頭腦中有些謀略,甚至可以獨當一麵,因此張獻忠告訴他們,能纏住秦良玉就行,不要與官軍決戰,如果實在擋不住,便向北方撤退,同時可以揚言去漢中與秦軍會合,隻要可以拖住秦良玉五天,他便可以攻下萬縣。那時候劉文秀二人可以立刻率兵撤到萬縣,雙方會師,再一同奔襲重慶。
這條計策可說是非常高明,因為大家都知道秦良玉已經殺過來了,張獻忠卻暗中兵分兩路,以少量人馬和秦良玉糾纏,主力卻殺奔萬縣,實在出乎人的意料。此時官軍已經得知了張獻忠欲與秦軍聯手的消息,因為漢中的秦軍也一派殺氣騰騰的景象,眼看就要出兵,因此張獻忠率軍去漢中與秦軍合兵,是符合戰局的。
但是所有人都想不到,唐賽兒出的主意,並不是北上去與秦軍會合,反而是向南走。
分派已定之後,劉文秀與艾能奇立刻點齊五千騎兵,前去迎戰秦良玉。而張獻忠等人也趁夜而出,正趕上這一天,天降大雨,隱去了人馬行進之聲,張獻忠走得高興,連呼此乃上天保佑。
果然,張獻忠這一路人馬神不知鬼不覺地便繞開了奉節,沿江而上,隻兩天功夫,便殺到了萬縣城下。
此時萬縣之中有三千守軍,守將也做了準備,就怕張獻忠前來,但是由於張獻忠來得太快,而且事先傳揚出的消息,使得萬縣中的官軍都認為張獻忠要和秦良玉在白帝城決戰,因此城中還是有些忪懈。
直到張獻忠的人馬殺到了城下,官軍這才驚覺,紛紛大呼小叫起來。但這個時候,農民軍已經爬上了城頭。
萬縣隻有三千守兵,哪能頂得住兩萬多農民軍的拚力進攻,因此不到三個時辰,城門便被攻破,兩萬農民軍殺進城中。
萬縣守將棄城而走,張獻忠幾乎沒有費多大力氣,便占領了萬縣城。
此時的劉文秀與艾能奇正率軍與秦良玉纏鬥,這兩個人率領的都是騎兵,因此機動靈活,兩天之中打了五仗,每一仗都是剛一接陣,打幾下就跑。兩軍纏纏鬥鬥,一直打到了開縣。
秦良玉久經戰陣,老謀深算,她覺得眼前這股農民軍不像是主力人馬,雖然騎兵眾多,可並沒有步兵跟隨,倒像是派來騷擾官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