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勝敗尋常事6(2 / 2)

便在這個時候,秦良玉得到四川巡撫陳士奇的將令,萬縣失守,讓她火速奪回萬縣。

秦良玉暗自點頭,看來張獻忠是派疑兵來纏住自己,而主力則兼程趕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克了萬縣。而他的下一步,該攻擊哪裏呢?

等看過了地圖,秦良玉的心頭怦怦亂跳,額頭上出現了冷汗,她的目光落在了重慶之上。

不用問,張獻忠既然向南殺去,一定在打重慶的主意,那裏可是軍需重要, 一旦落入張獻忠之後,他的勢力會以一日千裏之勢猛增,恐怕連自己也製不住了。

因此秦良玉也不管陳士奇讓她收複萬縣的將令,率軍甩開了劉文秀與艾能奇,星夜南下,直奔重慶。

她必須要趕在張獻忠之前,到達重慶,擋住張獻忠的人馬。

劉文秀與艾能奇二將一看官軍撤走了,也急忙趕奔萬縣而來。他們要與張獻忠會師之後,一同攻打重慶。

張獻忠正在萬縣等著二將,等到他們回來,立刻起兵,沿著長江直取涪陵,想在這裏征集足夠的人馬,然後圍攻重慶。

至於秦良玉,張獻忠覺得,她一定首先要奪回萬縣,然後再來追趕自己,因此他不時派人往身後打探,看看秦良玉到了哪裏。

可是探馬帶回來的消息令張獻忠很是不解,身後並沒有秦良玉的一兵一卒。秦良玉的數萬人馬,居然不知去向了。

張獻忠隱隱覺得有些不妙,可是攻擊重慶的計劃是不可以改變的,畢竟勢子已經拉開,隻要攻下重慶,就可以將多半個四川控製在手中。

於是這一天,張獻忠帶領三萬來人,殺到了石子河。

石子河是一條不大的河,最寬處也隻有五六丈,最窄的地方隻有三丈來寬,但是水量並不小,水流也急,河上有幾座石橋,河岸兩側盡是濕地,一片片的水鳥從中掠起。

唐賽兒來到河邊,舉目一瞧,微微有些奇怪,她看到不遠處的一些樹林都被燒過,有的地方還在燃著火,不知是什麼情況。

此時張獻忠帶著人馬已經到了河邊,絲毫不停,立刻渡河。數萬人馬從幾座石橋上經過,但是剛剛走過一半的人馬,就聽到前方金鼓大作,喊殺聲四起,煙塵騰空,戰馬嘶鳴,也不知有多少敵人衝了過來。張獻忠吃了一驚,立刻下令全軍戒備,便在此時,前方跑來一個探報,騎馬奔到他麵前,叫道:“大帥,前方有無數官軍殺來。”

張獻忠問道:“誰的人馬?”

探報道:“中軍帥旗高挑,上書秦字,是秦良玉。”

張獻忠緊咬牙關:“這個冤家,原來在這裏等我哩。告訴三軍,加速渡河,已經渡過去的,全力頂住官軍,後退者殺。”

他久經戰陣,自然知道半渡而擊這條計策。敵人過河的時候,一定要等到人馬渡過近一半的時候發起攻擊,這個時候後麵的人馬上不來,已經渡河的人馬肯定大為驚慌,必然向後潰退,這樣一來,會將後麵正在渡河的人馬擠住,結果是前麵的人馬退不下去,後麵的人馬渡不上來,隻能任人宰割。

秦良玉也熟悉此計,所以才等到張獻忠人馬渡到一半時,突然發起進攻。

張獻忠知道,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鎮定,隻要前麵的人馬一亂,必然是一場大敗。此時帶領前軍渡河的正是李定國,他一向打先鋒,此時他身邊帶了三千騎兵,一看官軍殺了過來,向後一瞧,半數人馬還沒有過河,都在幾座小橋上,他知道,如果此時頂不住官軍的攻擊,農民軍就要被擠下河去,眼前的幾座不寬的小橋,可無法讓這麼多人馬同時撤退。

因此李定國大喝一聲,帶著三千騎兵,頭也不回地迎了上去。同時他命令身後的步兵紮穩陣角,用強弓硬弩射住防線,不讓官軍衝亂了陣形。

李定國乃是百戰勇將,最關鍵的時候,做出了最正確的決定,大多數的時候,一場戰鬥的勝負,就在於主將的審時度勢。

秦良玉本來要殺張獻忠一個措手不及,她帶著全軍倍道而行,而且她久在四川,土生土長,對於道路十分熟悉,所以抄了一條近路,終於趕在張獻忠之前來到了石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