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古今幾人曾會7(1 / 2)

張儀道:“不錯,滿清的皇太極已經對孫閣老新之立君,采取了不臣之態度,甚至說什麼您擁立的是傀儡,哼哼,狼子野心,一覽無餘,他是怕大明新君登基,重新征召吳三桂等降將,既然滿清對於大明新君不承認,就一定會興兵前來。隻是眼下還沒有騰出手來。”

孫傳庭點頭:“不錯,他們入關,一定是聽了洪承疇等人的詭計,打起給先帝報仇的旗號,以收取中原民心。此時清軍正在向洛陽方向集結,準備與逆闖決戰,這對於我大明,倒是樂得隔岸觀火。”

張儀一笑:“孫閣老覺得,真的能夠隔岸觀火,而不會引火上身?”

孫傳庭冷然道:“難道他清軍還有餘力,前來進攻山西?”張儀道:“眼下自然沒有這個餘力,不過咱們就要來議論一下,這場決戰是誰勝誰負了。”

孫傳庭瞟了他一眼:“我聽說,闖賊李自成已經派田見秀為使,去西安麵見了秦王,不用問,是去搬救兵的。而秦軍與闖軍一向交好,貴軍出兵相助,並無不可。隻是在下此番要提醒丞相,闖賊幾番反叛,最無信義,失利之時便卑躬屈膝,一旦得勢,反手便是一記回馬槍。秦軍素來重義,對此人要多加提防才是。”

張儀笑道:“不勞孫閣老提醒,我家大王心知肚明。隻是眼下形勢,迫在眉睫,不容不與他聯手。試想,如果李自成戰敗,河南一地,必為清軍所有。那時候,清軍掌握了中原,便可以分兵四擊,北可擊山西,東可進山東,南可攻湖廣,西可犯關中。而那時候,我們幾家再想聯手,都沒有可能了。因為全部被河南阻隔開來,無法合軍了。”

孫傳庭聽了,哈哈大笑:“所以先生便想在此時此刻,我們中原幾家勢力,組成聯軍,共禦清兵了?”

張儀一笑:“不錯,正是滿人韃子是我們漢人都痛恨的,正當聯手除之。”

一邊的高傑拍案而起:“丞相差了,那闖賊占我京師,逼殺我先帝,此時閣老新立太子登基,哪有一登基便與仇人聯手的道理?”

張煌言也道:“不錯,那樣的話,天下人將如何看待我們這位新君?又如何評論孫閣老呢?”

顧童看著孫傳庭,沒有說話。

孫傳庭盯著張儀,麵無任何表情:“丞相以為如何?”

張儀站起身來,先來到高傑身邊:“這位一定是高傑將軍,當年號稱翻山鷂,可是闖軍中一員悍將啊。”

高傑哼了一聲:“那是本將糊塗,跟著闖賊走了邪路,後遇見了孫閣老,這才撥雲見日,棄暗投明。張丞相揭本將的短,那是打錯了心思,英雄不論出身。”

張儀道:“我不是在揭將軍的短處,隻是想問一問將軍,以你之見,李自成能否戰勝清軍和吳三桂呢?”

高傑皺了皺眉:“這個……李自成的人馬雖然很多,也有精兵,可是吳三桂帶領的關寧鐵騎乃天下悍卒,清軍的八旗兵又驍勇異常,而且訓練有素,不是流賊所能比的,加上多爾袞,洪承疇,有文有武,能征慣戰,我想,李自成一定不是其對手。在一片石敗了,退到洛陽,也打不贏。”

張儀點頭:“將軍認為,大順軍必敗,好,那將軍覺得,清軍擊敗了李自成之後,下一個會對付誰呢?”

高傑冷笑:“這是那群清狗的心思,我哪知道!”

張儀道:“將軍不知道,那我便告訴你,清軍隻要擊敗了大順軍,下一個必然會調回頭來,進攻山西。”

高傑道:“何以見得?”

張儀瞟著孫傳庭:“清軍自從關外開始,一向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為什麼呢?那是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的後方被襲。前幾年袁崇煥督師之時,遼東皮島有一個明朝守將,叫做毛文龍的,就以幾百人馬,不時騷擾金州等地方,弄得清軍焦頭爛額。以至後來發展到數萬人馬,成為滿清的心腹大患,如果不是袁崇煥自毀長城,殺了毛文龍,清軍想要平平安安的進攻錦州,寧遠,絕無可能。清軍已經吃過這個大虧了,因此後來一直很注意後方安全。此時他們在洛陽一旦打敗李自成,定然不會急於南下,因為這個時候,直隸與京城,就成了他們的後方,有孫閣老的十餘萬雄兵在山西,他們敢南下嗎?如果南下,你們突然出兵,攻進直隸,收複京城,那清軍在河南的人馬,豈不是沒了退路?因此,擊敗李自成之後,清軍定然會進攻山西或山東的範雎。而以對清軍的威脅來講,你們的威脅,顯然要比範雎大得多。所以清軍必會首先進攻你們。殺了你們剛剛擁立的陛下,永絕後患。將軍想,是不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