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傑冷笑:“是又怎樣!韃子要進來,就讓他們來吧,我官軍可不是闖賊那些烏合之眾。”
張儀道:“這麼說,將軍是覺得,以你們一家的力量,足以擊敗清軍和吳三桂了,若事實如此,在下真的是杞人憂天了。”
張煌言道:“先生的意思是,如果我們不與李自成聯手,會唇亡齒寒,李自成敗了,我們也保不住。”
張儀一笑:“哪裏?孫閣老乃是世間良才,手下又有諸位這般謀臣武將,又剛剛立起了擁君大旗,人心所向,豈有不勝之理?清軍要敢進攻山西,定是不自量力,折戟沉沙。”
說完,他向孫傳庭一笑,便即歸座。
此時顧童這才開言:“張丞相,李自成一家,或許敵不過清軍,但此時有貴軍相助,應該不成問題吧。”
張儀搖晃頭腦袋:“不行不行。完全沒有十足的把握。我秦軍控製了關中,漢中與河南一部,兵力已經捉襟見肘,能抽調的人馬少之又少,加入洛陽戰場,能起多大作用呢?雖然李自成說了,隻要擊敗清軍,雙方殺過黃河,便可以將清軍一直趕出山海關。事成之後,我秦軍可以得到整個直隸,包括北京城。這可算是重賞了。但是這份重賞,秦軍可能拿不到了。”
一聽這個,孫傳庭眼神一凜。
他做為全軍統帥,當然知道這件事的後果,如果清軍勝了,會有兩個結果,一個結果是清軍繼續打擊農民軍,直到殺死李自成,而另一個結果,則是像張儀說的,回過頭來進攻自己。
如果清軍那邊沒有洪承疇,沒有吳三桂,孫傳庭可以肯定,多爾袞必然首先拿下李自成,他會一刻不停的追擊,直到斬下李自成的頭顱,可此時洪吳二人降清,一定會進言多爾袞,先摘下朱慈燦的腦袋。
因為洪承疇與吳三桂十分清楚中原的漢人心理,大明雖然亡了,可是忠於明朝的人實在不少,而且幾乎所有的漢人,都是反對清軍的,這個時候一旦讓朱慈炯在山西站穩了腳跟,贏得了聲望與民心,再想動搖十分困難。
所以孫傳庭心裏十分清楚,自己早晚要與清軍刀兵相見。
隻靠自己一家,人馬不過十萬,沒有外援的情況下,難以對敵多爾袞和吳三桂。而此時卻正是一個好時機,借著李自成的力量,完全有可能將清軍趕回遼東。
但是既然要出兵,就必須有條件,此時李自成允諾給秦軍的條件實在太優厚了,還能給自己一方什麼好處?總不可能將河南讓給自己吧。於是他溫顏一笑:“丞相有一言說得極是,滿人韃子是我漢人公敵,正當聯手除之,一旦讓清軍占了河南,所有人都無寧日。但是在下也不瞞丞相,就算傳庭同意出兵相助,我家陛下隻怕也不會同意。”
張儀道:“這一點,便需要閣老向你家陛下,多多解釋了。”
孫傳庭道:“解釋好辦,隻是我麾下軍士,多是本土之人,讓他們背井離鄉,前去河南作戰,隻怕不易。”
張儀笑道:“那閣老要怎樣,才可出師呢?”
孫傳庭道:“貴軍出馬,隻要勝了,便可以得到整個直隸,我們官軍出兵,有何益處呢?”張儀想了想,一拍巴掌:“這樣如何?如果貴軍出兵,共擊清軍,得勝之後,我秦軍得到直隸,願意將北京城及以北的地方,全部送給貴軍,閣老意下如何?”
眾人聽了,都麵現驚喜之色。
孫傳庭卻不動聲色:“張丞相的意思是,隻要趕走清軍,我們雙方便以北京為界,平分直隸?”張儀點頭:“正是。”孫傳庭道:“北京城也給我們?”
張儀道:“不錯。你家陛下早就應該回北京即位,孫大人覺得,這個條件如何?”
孫傳庭一拍桌案:“好,一言為定。你我雙方,簽字畫押如何?”
他這話算是給自己留下個證據,以他和張儀的身份,絕不能說話不算數。
張儀並不遲疑:“正該如此。拿筆來吧。”
有中軍給捧來紙筆,孫傳庭一擺手:“將紙撤下,換帛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