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主將雖然不知道張儀此行與李自成達成了什麼協定,可是心裏都認為與自己有關。於是都暗中派心腹人前來秦軍營中,想要求見張儀。
張儀對這些人一概不見,隻讓中軍對他們說,明日便有分曉,到時候張儀會親自前往各營,細說利害。
這些人得了消息,立時回營送信,於是各家主將便在自己營中,等著張儀上門。
第二天一早,張儀帶了幾個隨叢,先往革左五營與馬進忠的大營而來。這兩支人馬駐紮在城南,秦軍在城西,因此不遠,很快便到了。
老回回與革裏眼,馬進忠三人正好都在一起,一聽張儀到了,立刻請入。
張儀滿麵春風,一進門便與各人道喜,老回回等人看張儀臉色,心裏安定了些,革裏眼問道:“先生昨天去大順營中,可否提到與我們的約定?”張儀一笑,說道:“自然說了。李闖王盡都答應。”
三個人對視一眼,都麵露喜色,馬進忠道:“卻不知大順軍能給我們多少錢糧軍資?”
張儀道:“這個嘛,具體數量還不好說,不過馬將軍放心,李闖王是個慷慨的人,定然會讓你滿意。不過他也說了,請馬將軍稍候幾日,等他將物資調齊,一並送來。”
馬進忠連連點頭。
老回回道:“我家主帥提出的幾個縣城,現在就可以接收了吧。”
張儀道:“自然可以。不過你們要從大順國手中接收了,我們秦軍沒有要直隸的一寸土地。”
老回回一愣:“你們沒要?”
張儀道:“正是,我秦軍力量弱小,要來幹嘛?此時我們占了關中,漢中,兵力都分散了許多,再要直隸,實在沒有能力守衛,所以秦王派我過來與李自成商談,秦軍在河南要了三個縣,而直隸嘛,全都送給了大順國。”
老回回與革裏眼對視一眼,心裏都明白,張儀說得是實話。這個時候的秦軍,根本沒有力量控製直隸。他們要了河南的幾塊地方,也是合情合理。
得到這個回答,眾人算是滿意了,張儀並不久留,帶人出來,直奔城北李定國的軍中。
見了李定國,雙方更是說得簡單,李定國本來按著張獻忠的意思,並沒有要地盤的打算,而且山海關也想著盡快換防,早一天交還李自成,他便早一天班師回四川了,至於錢糧軍資,大順國給也行,不給也沒關係,畢竟自己率眾前來,一兵一卒都沒有損失。
張儀對李定國言道,大順國此時剛剛控製直隸和京城,四周都不穩妥,而且還要拿出許多錢糧來,酬謝另外幾家損失慘重的諸候。李自成與八大王乃是至交,不分彼此,錢糧乃是小事,等過一段時間,大順國理順了各地,再行酬謝,到時候會親自派人送到成都。
李定國聽了,向張儀表示謝意。他能夠全師回川,便已經完成了張獻忠交代的事情,至於錢糧,張獻忠拿下四川之後,已經是豐衣足食,並不缺少。而且這一次出來,他兵不血刃地收複山海關,已經大大提升了張獻忠的威名,撈足了聲望,所以李定國滿口答應,這便與李自成交接山海關的防務,然後自己便班師回去。
張儀離了李定國的大營,回轉城西,來見張煌言,這才是最難擺平的一方。因為張煌言所在的孫傳庭一方和大順國是死敵,人家是看著秦軍的麵子出兵的,而且秦軍已經答應給人家包括京城在內的半個直隸,此時給不了人家地盤,必須要有個說法。
張煌言早就等在營中了,一見張儀到來,十分客氣,請他落座,上茶招待。
張儀卻是滿麵愁容,連聲歎息。張煌言一見,便知不妙,問道:“先生昨日和李闖會談,結果如何?”張儀唉了一聲:“他悔約了。”
張煌言怒道:“什麼?”
張儀道:“按著原來的約定,戰勝清軍之後,整個直隸和京城,都將歸我秦軍所有,然後我們再分出一半,送給你家陛下。可是不知怎麼,此約定被李自成知道了,他借此為理由,不想履行前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