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1章 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幾個瞬間(1 / 2)

公元1909年3月,也就是日本明治41年的某一天,日本海軍軍令部參謀山本英輔海軍少佐(1876-1962)抱著一摞報紙和一份意見書敲響了他的上司——當時擔任軍令部第二班班長山屋他人大佐(1866-1940)的辦公室的門。這一摞報紙刊載著山本少佐所搜集的兩年來歐美方麵在“飛行機械”領域所取得的進展的大量報道,而那份意見書,則在開頭就寫著這樣一行字:“最近,歐美各國對於在空中飛行的機械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將來,對於海軍來說,潛艇和飛機等新式裝備在海軍戰鬥力方麵占據重要地位的日子一定會來臨……”就在這個沒有留下準確日期的一瞬間,日本帝國武裝力量關於航空兵力建設的最早構想就這樣出爐了。

山本英輔,1876年5月5日-1962年7月27日,鹿兒島縣人,舊日本海軍軍人。海軍兵學校24期、海軍大學5期畢業。生前最高軍銜海軍大將。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山本權兵衛的侄子。1894年,山本英輔考入江田島海軍兵學校。由於在海兵期間成績優異,1896年,山本英輔獲得一枚學業品行優等章。日俄戰爭期間,山本英輔作為第二艦隊參謀,經曆了多次海戰。戰後的1909年,山本英輔向軍方正式提出了建立海軍航空兵力的設想,成為日本海軍航空兵的創始人。此後,山本英輔先後擔任過駐德海軍武官、海軍大學校長,1927年,日本海軍航空本部正式組建,山本英輔成為首任本部長官。1929年,山本英輔升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兼第一艦隊司令長官。由於在政治上比較貼近以真崎甚三郎為首的皇道派,1936年的226兵變之後,山本英輔海軍大將退出現役。

山屋他人,1866年6月18日-1940年9月10日,日本岩手縣人,岩手盛崗藩士的後人,舊日本海軍軍人,海軍兵學校12期畢業,生前最高軍銜海軍大將。甲午中日戰爭時期,山屋他人作為輔助巡洋艦西京丸的航海長參加了戰爭。日俄戰爭時期,山屋先後擔任過千歲、笠置等艦的艦長。聯合艦隊作戰參謀秋山真之少佐所提出的著名的T字頭戰法的創意也有他的一份功勞。戰後,山屋先後擔任軍令部作戰課長、人事局長、第二艦隊司令長官、軍令部次長和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等重要職務。1923年,山屋他人海軍大將退出現役。1940年死去。順便一提,今天的日本皇太子妃雅子是山屋他人大將的曾孫女。

五年半以後的1914年9月5日,也就是大正3年,中國山東附近海麵上,兩架由外籍飛行員駕駛的法製莫裏斯·法爾曼式雙翼水上飛機從日本海軍水上飛機母艦若宮丸號吊放下水然後轟鳴著飛離了海麵。這兩架飛機在當時為德國軍隊所占領下的中國青島上空盤旋了幾圈以後,飛行員抓起一枚用75毫米炮彈改裝的炸彈投了下去,地麵上的德軍陣地升起來一團硝煙。幾天後,當法爾曼飛機再度出擊時,一架德國軍隊的鴿式飛機(Rumpler Taube)在空中碰了個正著。幾番追逐,最終德國鴿子性能更勝一籌,在法爾曼飛機後方占據了有利位置。然後機槍子彈如潮水般向法爾曼飛機潑灑過去……這種事情沒有發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的軍用飛機還都沒有裝備武器,空中遭遇時雙方飛行員除了對著瞪瞪眼以外,頂多也就是掏出手槍嚇唬嚇唬對方的同行,倒也沒有更多的事情可做。於是,日本軍事曆史上第一次空中交戰就這樣草草收場了。

1932年2月22日,也就是昭和7年,中國蘇州上空。日本航空母艦加賀號的戰鬥機飛行分隊長生田乃木次大尉率領三架中島A1N3式艦載戰鬥機奉命出擊。在空戰中,他們咬上了正在追射同樣屬於航母加賀號的13式艦載攻擊機的一架美製波音218戰鬥機。生田大尉帶頭,三架日軍戰鬥機的機頭機槍輪番噴出了火焰,這架波音218戰鬥機中彈後拖著濃煙一頭墜入了蘇州東南約10公裏的獨墅湖中,誌願參戰迎擊日本侵略者的美籍民間飛行員羅伯特·肖特當場犧牲。經曆了明治、大正和昭和三朝之後和青島首戰18年之後,日本海軍航空兵終於取得了第一個戰績。

日本東京時間1941年12月8日下午13時許,日本海軍台南航空隊飛行員阪井三郎一等飛行兵曹駕駛著他的A6M2零式21型艦載戰鬥機在當時美國控製下的菲律賓呂宋島克拉克機場上空悠閑地兜著圈子。在辛辛苦苦飛行了500海裏到達克拉克機場上空之後,原以為會鋪天蓋地而來美軍戰鬥機居然沒有出現,他隻能在7000米高空饒有興味地觀賞轟炸機群用“死亡之卵”(一種專門用於破壞機場的小型炸彈,又稱“惡魔之卵”)將機場化成一片“褐色的絨毯”。心滿意足的轟炸機返航後,護航任務解除,終於輪到他的戰鬥機有事可做了。阪井帶著他的三機編隊俯衝到低空,一次又一次地將20毫米機關炮彈和7.7毫米機槍子彈射進一架沒有被日軍轟炸機摧毀的B-17轟炸機直到將這架飛行堡壘徹底化成一堆廢鋁。一次完美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