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美軍的B-24轟炸機群再度來襲。這一次日軍幹的比上一次更成功。7架美機被擊落,其中381空戰鬥602飛行隊的一架零戰還撞落了一架B-24。這一次雷電機群成功地運用了練習多日的俯衝攻擊戰術,再度取得了擊落B-24的戰績,顯示出了良好的飛行性能。
連續兩次空襲未獲戰果自己反而損失11架飛機,這樣的結果證明巴裏巴板的日軍不是好對付的對手。經此兩戰,美軍對日機的戰鬥意誌和技能都有相當不錯的評價。這也難怪,無論是日本本土還是南太平洋前線,哪有身邊的油田訓練用燃料充足?381空近水樓台,獲利不小。
一周後的10月10日,美軍第三次大規模攻擊巴厘巴板油田。這一次,除了107架B-24轟炸機以外,美軍還從摩羅泰島上的野戰機場起飛了20餘架P-47和P-38戰鬥機為轟炸機群護航。
對此一無所知的日軍接到雷達報警後,仍然采取將零戰部署於前方,將雷電部署於油田附近的方式進行待機。結果就在零戰即將到達預定空域時,16架P-47戰鬥機從高空向日機俯衝而來。高速重火力的P-47俯衝伏擊零戰,這對美國人來說可算是最有利的局麵了。一時間,零戰編隊被打的七零八落四散奔逃。而雷電編隊試圖占據高位俯衝攻擊B-24轟炸機的時候,在他們身邊又圍上了大群的雙身惡魔P-38。
這次交戰的結果,美軍宣稱擊落Oscar和Nick共計18架(即日本陸軍的Ki-43 1式戰鬥機和Ki-45
2式雙座戰鬥機的盟軍識別代號)。實際上,他們打下來的是零戰12-13架以及數量不明的月光。自己隻有一架P-47和一架B-24被雷電所擊落。再加上巴厘巴板的煉油廠被美機炸得黑煙滾滾,第三次的攻擊美軍終於獲得了全勝。
4天後,美軍乘勝追擊。在數量更多的P-47和P-38戰鬥機的護航下,97架B-24再度嚴重破壞了巴厘巴板的煉油廠,自己隻有兩架B-24和5架戰鬥機被擊落。護航的戰鬥機也宣稱擊落Oscar、Tojo(Ki-442式戰鬥機)和Tony(Ki-613式戰鬥機)35架。考慮到2式戰鬥機也有個大腦袋,采用液冷發動機的3式戰鬥機前部機身尖細而且采用了小阻力的流線型座艙蓋,顯然後兩者都是對雷電的誤認。日軍的實際損失在15架左右,全部為零戰。
18日,美軍第5次大規模空襲巴厘巴板油田設施。由於天氣條件惡劣,日機沒有升空迎戰。至此,美軍對巴厘巴板油田的大規模進攻暫時告一段落。在合計4次的實戰中,381航空隊和此前就已經進駐這一地區的331航空隊聯手,共擊落B-24轟炸機22架,戰鬥機6架。日軍共損失零戰30餘架,大約相當於兩個航空隊所裝備數量的一半。雷電則表現合格,在取得至少擊落5架左右的轟炸機和2架以上的戰鬥機的同時,自身雖有多架中彈彈居然沒有一架被擊落。雷電的出場秀成績相當不俗。
10月下旬,隨著美軍在台灣空戰中基本上摧毀了駐台灣的日本陸海航兵力之後,美軍對菲律賓的全麵反攻終於開始了。麥克阿瑟大帥的那句“I shall Return”的口號終於成為現實了。太平洋戰爭中美日兩軍規模最大的陸海空決戰拉開了序幕。為了支援菲律賓的作戰,剛剛經受了嚴重損失的381航空隊又奉命調入呂宋島參戰。
黑澤丈夫少佐率領的零戰隊才一趕到克拉克機場就被因為飛機打光而急得火上房的第1航空艦隊司令長官大西瀧治郎轟了回去。準確點說,就是飛機留下,人離開。次日,就是駕駛著黑澤少佐帶來的零戰,第201海軍航空隊飛行員關行男大尉組織了日本海軍曆史上第一次特攻作戰。幸好接下來趕到的10幾架雷電201空不會用,大西瀧治郎也不好意思命令隸屬於13航空艦隊的381空飛行員參加特攻,否則381空的曆史就該在這一天結束了。
381空僅剩下的12-13架雷電進駐尼科爾斯機場準備用於馬尼拉周圍地區的防空作戰。然而令飛行員們失望的是,此時在菲律賓上空飛來飛去的基本上是美國陸海航的戰鬥機,重型轟炸機基本上不到馬尼拉周圍地區參戰。雷電機群在尼科爾斯機場一呆就是一個月居然完全無事可做。而在此同時,第13航空艦隊卻在拚命抱怨手中已經沒有作戰部隊可用,於是最後在12月初,第381海軍航空隊奉命返回了原駐地,部分損壞的雷電戰鬥機被扔在菲律賓。重返婆羅洲的381空的結局也沒好到哪去,隨著美軍攻勢的愈演愈烈,所剩無幾的戰鬥機也在美軍的空襲下被殲滅於巴厘巴板的機場上。381空的在菲律賓的全部戰爭經曆就是把零戰讚助給了201用於特攻以及把部分損壞的雷電21型戰鬥機丟棄在尼科爾斯機場。這些雷電至少有一架後來成了美軍難得的戰利品,成為美軍評測新型的Jack戰鬥機很理想的實物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