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八章閑適是寧靜致遠的淡定(1 / 3)

閑適恬淡地生活

你是不是常常為了生存而四處奔波?你是不是因為競爭殘酷而備受煎熬?你是不是因為前途渺茫而心煩意亂?朋友,不妨靜下來,耐心地坐一會兒,放鬆一下心情,調節一下情緒,進入全新的工作或學習的狀態。

如果在現今繁雜沉重的社會重壓下想更好地生活,心緒必須時時平和恬淡、安寧悠閑。這種恬淡與閑適不是老莊的“無為”,不是脫離現實世界,也不是消極避世,而是自我創建一片心靈的樂土,適時的自我調解和自我放鬆。

尋三五誌同道合者,利用雙休或節假日,爬山涉水,融入大自然,寵辱皆忘,物我合一,其樂陶陶。密樹幽林,崎嶇險徑,清溪靜泉,飛瀑流澗,幾聲鳥鳴,幾聲猿嘯,幾隻野兔悠然奔跑,幾頭小鹿追逐嬉戲,七八伐木護林工人辛勤工作,四五牧童牛背笛簫……得遇此境,置身自然,將靈魂盡皆托付與她,大自然用母親般的胸懷接納我們,於是乎心靈中的汙垢隨微風的吹拂而遊移,隨溪泉的流淌而過濾,留下深情,任你神思品味,哪裏還有煩惱可言?

與琴棋書畫為伍也是追求閑適的好方法,喜好音樂者,可隨手彈吟哼唱,大自然的各種聲音便在琴瑟笛簫中悠悠流動。喜好下棋者,找一兩個棋友,對奕廝殺,圍魏救趙、釜底抽薪、海底撈月、丟車保帥,仿佛置身沙場的大將,又如運籌帷幄的軍師,整盤棋局盡在掌握之中。愛好讀書,則會時時與先賢古人會話,與其同榮共辱,或拍案而怒,義憤填膺,或搖首歎息、痛斷肝腸。得古人之恩,學今人之道,古今中外的人物盡現唇齒之間。愛好藝術的人,可體味王羲之洗硯、吳道子作畫,可欣賞達芬奇的《蒙娜麗莎》,自我愉悅,自得其樂。

現在,閑暇時可以上上網,打開聊天工具,既可以和老朋友打場招呼,也可以找幾個陌生人隨便神吹胡侃一通。也可以下載幾首愛聽的歌曲,邊欣賞邊看網絡文學;也可以看看網上電影,也可以玩一會兒網絡遊戲。當然,要適可而止,不要過度。隻要自己喜歡,同樣可以獲得閑適的心情,擁有閑情雅致。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除網吧外,各種其他的吧也是放鬆身心的好去處。當然,有意識地參加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也是很好的休閑方式。

閑適,是指心靈的寧靜和情緒的平靜。恬淡,指的是處亂不驚的沉著和遇事冷靜的平和。擁有了閑適與恬淡,你就擁有了快樂與幸福。

淡定的生活需用心體會

生活就像無限拉長的鏈條,細節如鏈條上的鏈扣,沒有鏈扣,哪有鏈條?曆史就像日夜奔騰的江河,細節如江河的支流,沒有支流,哪有江河?回味生活,我們每天的精彩日子,都是由一個又一個細節串聯而成。有句名言說:讓我們疲倦的不是綿延不盡的高山,而是我們鞋子裏的一粒沙石。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個細節,在細節處練功夫,在細節處顯真性情。

爸爸問女兒:“你快樂嗎?”女兒答:“快樂。”

爸爸讓女兒試著舉例,女兒說:“比如現在呀。”當時晚飯後,他陪女兒一起登上樓頂,仰臥觀天上的星星。這隻是一件平常的小事,我們差不多每個人小時候都有類似的經曆,都有這樣的無數快樂時刻。

爸爸讓女兒再舉例,女兒說比如媽媽愛用茶葉水洗枕頭,每每睡覺時都有淡淡的茶葉香味。還有媽媽在剛刷完油漆的屋子裏放些菠蘿,風兒一吹整個屋子就充滿了芳香的菠蘿味了。

這些本是生活中極其平常的小事,誰也無心去在意這些,可我們卻難得有這樣的快樂體味,隻能到遙遠的童年去尋找這樣的感動。

品味生活要多想些美好之處。因為生活畢竟不是隻有鮮花,時時充滿陽光。我們要想成功地走出鬱悶和哀愁,就要多思考生活中美好的一麵,從中品味快樂。比如下班了,妻子做好可口的飯菜,這就是一種快樂,不要因為她時常埋怨而自悔自惱,也不要因為她的心胸偏狹而自怨自艾。再如,生病了,同事都拿著禮物來看望你,應該感到他們對你的關心,而不能過多考慮他們是否懷有其他目的。

一滴水珠可以照見太陽的光輝。品味生活的快樂是從小處著眼,不要因為事情小而忽略了別人對你的關愛。你上班遲到了,同事幫你打掃了地板,擦幹淨了桌子;下雨了,有人將傘伸到你上麵的領空與你共享;當你向朋友借錢,哪怕發生屠格涅夫《兄弟》中的“我”遇乞丐的情景也無所謂。所有這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都值得我們深深地懷戀,讓我們感動。

生活是被快樂包裹著的,隻要我們用心去品味,我們就會時時感受到快樂時光。

敞開心扉,享受生活

麵對困難時,人一般有兩種反應:一種是很在乎,一種是不在乎。心理素質好的人不會把倒黴當做什麼事兒,可心理素質稍微差一些的人就不同了。他們認為上天不公,於是怨天尤人,甚至心懷怨恨,於是以前一個熱情的人也會變得冷漠,以前一個善良慈愛的人也會開始生恨。

於是在陌生人問路時,他不會動動嘴,而是不理不睬或者故意指錯方向;馬路上有人丟了東西,他看在眼裏,絕不會喊他一下;散步時踩到一塊石子,不是踢到路邊去,而是踢到路中間;單位來了新同事,沒有給他一個微笑,而是冷眼欺生;有人遇到倒黴事,他更加不會安慰幾句,而是站在一旁幸災樂禍;有人做了好事,他也不滿,全是一股嫉妒之心,等等。

倒黴之後,是保持正常的心態,還是帶著惡意去生活,其實是一種態度的選擇,而且是一種很重要的選擇,每個人都繞不過去的。選擇善意的人心情是明朗的、愉快的、坦蕩的、溫馨的;選擇惡意的人,心境常常是陰暗的、煩躁的、猥瑣的。這種善說不上大善,這種惡說不上大惡。但日積月累著善意和惡意,卻會使人發生質的分化。向善會使人升華為高尚,向惡會使人墮落為卑劣。向善的人會生活平靜,一步步走向成功;向惡的人會事事覺得不順,一步步走向失意。比如生活中,最討厭也最常見的“長舌婦”或者“長舌男”,仔細觀察一下,我們會驚訝地發現,這些人幾乎無一例外都是些生活中的失意者。一個家庭幸福、工作順利的人,一般不會做這種事。這類人不做正經事或者做不了正經事,就無事生非,平日連看人的眼神都不對,鬼鬼祟祟、伸頭探腦,打探人的隱私,散布一些流言,今天搗鼓張三,明天搗鼓李四,人見人怕,還自以為得意。但如果把精力放在這上頭,就說明他或她的日子已經不妙了。一個在生活中被人討厭的人,肯定是一個被孤立的人,在別人心裏又是最沒有分量的人,當然會被人輕視。被人輕視又會造成他或她更大的失落和不如意。如此惡性循環,終至變態扭曲,狂躁不安,把自己弄得灰頭土臉。這種人既不會有家庭幸福,也不可能享受到同事朋友間的友誼,事業也難有所成。

向善,多一點生活的善意,是一種生活的選擇,也是一種人生的境界。我們日積月累的是陽光,生活自然會充滿燦爛。

人生如浩瀚神秘的大海,時而風平浪靜,一碧萬頃;時而狂飆怒號,濁浪裂岸。

人生如變幻莫測的天空,瞬息陽光揮灑,白雲悠揚,彩虹飛架;瞬息烏雲密布,電閃雷鳴,風狂雨暴。

人生如一支優美動聽的樂曲,一段高昂激蕩,震天動地,促人警醒;一段渾厚低沉,婉轉回腸,催人淚下。

人生如四季,春天鳥語花香,生機勃勃;夏天水清葉綠,驕陽似火;秋天金黃燦爛,馨香濃鬱;冬天銀妝素裹,深沉睿智。

為人夫者有丈夫的甜蜜和苦衷,為人妻者有妻子的幸福和辛酸,做父母的有父母的自慰和艱辛,做兒女的有兒女的驕傲和屈懣。經商者有商海的亨運和風險,農耕者有田園的安逸和艱難,治學者有紙墨的雅趣和清貧。

人生得意時,不可欣喜若狂,目空一切;人生失意時,切忌長籲短歎,自暴自棄。人生得意時,要珍惜生活,清醒頭腦,不管別人阿諛奉承還是獻媚恭維;人生失意時,要熱愛生活,振作精神,不管別人指手畫腳還是熱諷冷嘲。

也許一個夢難圓,一個理想未能實現。來一次開懷暢飲,對月長歌又何妨?

笑對人生——相信生活不會虧待每一位熱愛她的人。

生命的航船難免遇到險灘惡浪,如何駕駛生命的小舟,讓它迎風破浪,駛向成功的彼岸?這需要我們的勇氣,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以百折不撓的意誌去麵對困難,以一種平常心去麵對挫折,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相信我們會從山窮水盡疑無路峰回路轉至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迎接我們的必將是山巔的無限風光。人生難免有起伏,沒有經曆過失敗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沒有河床的衝涮,便沒有鑽石的璀璨;沒有地殼的底蘊,便沒有金子的輝煌;沒有挫折的考驗,也便沒有不屈的人格。正因為有挫折,才有勇士與懦夫之分,願我們都能做不屈的鬥士。記住“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便是磨難、逆境塑造人!人的一生,需要奮鬥,唯有奮鬥,才有成功!幸運的花環,隻屬於那些做好了特殊準備的人。在奮鬥中尋找樂趣,與天鬥,其樂無窮。當我們播灑的汗水結出豐碩的果實,我們必然會體會到成功的欣喜,從而樹立自信,更加堅定地奮鬥不息。

人生有喜有悲、有聚有散、有樂有苦、有得有失、有沉有浮、有愛有恨、有生有死。

淡定的人有一顆快樂的心

有首古詩寫道:“但願此心春長在,須知世上苦人多。”現實中真的是有許多人感到自己活得很辛苦,生活中沒有一點樂趣。正因為世人心中無“春”,所以才無快樂可言。其實人生是快樂的,隻不過快樂深藏於心,不容易為人所發現而已。

榮啟期在泰山,悠哉悠哉,鼓琴而歌。孔子路過,就問他:為何這等快樂?

榮啟期回答道:“天生萬物,唯人為貴,我得為人,何不樂也?”

正如榮啟期所說,生而為人即是一種快樂,快樂是人生的主題。隻要我們用心去體會,以飽滿的熱情去對生活,就能快樂度過每一天。

許多人抱怨生活太清苦,許多人到外界去尋求快樂。而對身邊的美景熟視無睹,其實隻要用心生活,身邊就有感動你的美景。

在春天,特別是早春,從春來發幾枝的柳樹上,從重新披上綠裝的大地上,從水光瀲灩的湖麵上,從鳥雀嘰咋的瓦房屋頂,從萬物萌發的郊外,從身邊女人和孩子們的身上,你隨處都能感受到風景的存在,讓心靈享受美的熏陶。隻要用心,你也能體會到“竹岸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的美景。

在夏天,你可以去體會萬物在驕陽下傲然挺立的颯爽英姿。如果是晴空萬裏,你可以去河邊體會“水光瀲灩晴方好”的詩意;如果是雨天,你則可以去感受“山是空蒙雨亦奇”的意境。

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更是好景連連,正如古人所說:“一年好景君需記,最是橙黃桔綠時”。看著院裏掛滿果實的梨樹,你能不開心?聞著空氣中彌漫著的果實的芳香,你能不開心?就是看看滿街的落葉,也會帶給你無窮的遐想,你也沒有不開心的理由。

冬天總是給人一種肅殺寂靜的感覺,似乎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其實不然,冬天也有冬天的美麗。比如看雪時體會陳毅元帥詩中那種“大雪壓青鬆,青鬆挺且直”的詩意,不也是很美,很讓人振奮嗎?即使去看那光禿禿的樹,在凜冽的西風的肅殺中沉著堅持的樣子,也讓人感受到力量和希望。享受著這一切,你能說冬天不美嗎?

一次坐公交大巴,半途上來一位頭發斑白的老人,但身子骨看起來還很硬朗。一個小夥子站了起來,打算把座位讓給他,這時老人在他肩上拍了兩下:“小夥子,謝謝了。我覺得自己還不算老。”說完,對他笑了。

小夥子心裏一震。他是第一個拒絕我讓座的人,這“異常行為”多少使我有些驚愕,小夥子開始由衷地敬佩起這位老人。但和這一次不同,後來多次乘車時遇到這樣的情況:坐在車壁上寫著“老人、孕婦、殘疾人”的“特殊座位”上的年輕人,也許他們看見了那幾個醒目的紅字,看到了老人上車卻絲毫不打算挪窩,或許他們心裏明白,自己正是更需要這個座位的“老人”?

其實,這簡單的讓座行為已絕非僅僅是一個人的道德素質問題了。人的心理年齡在左右著自己的行為:當他的心“老得連路都走不動”時,他已經對周圍的一切漠不關心、熟視無睹了。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老”了。

老人中途下車了,臨走時,留給小夥子一個謝意的微笑,在人們眼中那更是一個不老的微笑。

隻要你願意,隻要你有心,你隨時都可以感到愉快,你可以在陣雨中歌唱,使音樂充滿你的心靈,你可以在烈日中獨行,讓陽光灑滿你的心靈,你可以在風中散步,讓風兒吹散你心中的不快,你可以……總之,隻要你願意,快樂隨時都會陪伴著你。

有時候人生就像坐車,要經受各種未知的顛簸,有的人能從容自信地欣賞到窗外的風景,懷著激情享受和駕馭生活;而有的人即使是安穩地坐在座位上,也看不到眼前稍縱即逝的美景,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更多的精力和情感去擁抱這個世界,這顆“枯竭幹涸、老去的心”已經無法麵對艱難。擁有一顆年輕的心,直麵人生的挑戰,才能擁有自己人生的美景。

淡定生活,感悟人生

“琴書詩畫,達士以之養性靈”,寄情於水墨丹青之中,沉浸於那灑滿墨香的氛圍之中,筆走神龍,氣韻暢通,你的心胸會頓覺舒暢,感受藝術的同時也是更好地感受生命。

畫畫不僅可以愉悅人心,陶冶性情,還可以治病療傷。

美國有一位畫家作過這樣一個實驗:他特地為一位癌症患者畫了一幅《天上飛來的希望》的畫。每當患者凝視這幅畫時,那隻正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上展翅高飛的海鷗便會使他心中升起信心和希望。醫生曾斷言說他活不過兩年,可自從他試著每天去欣賞這幅畫後,他的病竟然慢慢好轉,他已活了35年,至今還健在。

無獨有偶,另一個以畫治病的故事更有趣。據傳南北朝時鄱陽郡王爺被齊明帝所殺後,其王妃悲痛欲絕,整日茶飯不思,終於一病不起。試過了各種妙方,嚐遍了天下良藥,仍不見好轉,最後,其兄慕名請來一位畫師為鄱陽郡王爺作了一幅畫像。畫師深知王妃之病為相思病,經過一番冥想之後,便作好一幅畫密封後轉交給王妃,並讓人轉告她說,有人曾偷畫王爺像,要王妃派親信以高價贖取。親信取回後,王妃展開一看,當即勃然大怒,從病床上一躍而起,大罵道:“這個老色鬼,早該千刀萬剮!”原來,畫上畫的是郡王爺生前和一寵妾在鏡前調情的醜態。可說也奇怪,王妃的病從此日漸好轉,最後竟然奇跡般康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