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磨刀霍霍,時事辯論會“豔幟重張”(2 / 3)

《時事辯論會》的牛鬼蛇神(下)

辯論會還有一群美女蛇嘉賓,早期有郭瑩等人,後來有江素惠、董青、孫穎、阮丹青、吳東英、陳箋、潘潔、王明青、淩友詩、合田美穗(日本在港人士)……

美女蛇江素惠是我的福建老鄉,還曾是我的同行,70年代是台灣華視的記者(吳小莉、胡一虎也都是華視出身),1984年就到過大陸采訪,江澤民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第一次記者會,她搶到提問機會,第一句話是“我是你的本家”,套瓷套得好瓷實,江澤民回答問題時先誇她普通話說得好,把個美女蛇美得不得了。1993年,江素惠由台灣當局委派,到香港創辦“光華新聞文化中心”,擔任該中心主任8年,卸任後創辦民間組織“香江文化交流中心”,任主席。有嘉賓在辯論會裏稱呼江美女“江主席”,指的就是這個“香江文化交流中心主席”。“江主席”除了跟江澤民主席過過招之外,還跟蘇聯主席戈爾巴喬夫過過招,那是1986年8月,江美女赴蘇聯采訪世界杯女籃賽,成為第一位踏上蘇聯之境的台灣記者。從她的這些經曆就可以看出來,江美女是個鐵杆的台灣藍軍。她上辯論會曆來旗幟鮮明:“國親合並能否成為強勢在野監督力量?”她說能;“陳水扁搞‘台獨’有所收斂?”她說沒;“馬英九2008年有戲沒戲?”她說有。

董青的辯論會第一次不是程老漢經的手,是那個名叫呂寧思的家夥幹的。董青跟我的第一次是2003年7月23日,辯題是“大學生打工繳稅合理嗎”,嘉賓除了董青還有馬一龍和郭瑩。我記得,每次隻要郭瑩、董青一同出場,基本上她們就一定是同一陣線的,可想而知那天晚上馬一龍被兩個女人收拾得有多慘。我在幹嗎?當然是跟美女站在一起的了,程老漢一貫憐香惜玉還一貫喜歡痛打落水狗。董青曾在司法部工作,據司法部內部消息,當年董美人被同事稱為“小娘子”,啥意思?你多看幾次她的辯論會就知道了。

孫穎上辯論會不算多,她平時很忙,音樂、寫作,還有社交。這位“鋼琴琵琶雙演奏家”的演奏我見識過,點評兩個字:狂野。那是在鳳凰的一次內部聯歡上,鳳凰的各位名主持人名評論員名記者放肆地把各種歌曲送往東南西三個方向就是不送往北之後,孫美女來了一段中西合璧的鋼琴琵琶交替演奏,先是用鋼琴演奏肖邦的《浪漫圓舞曲》,接著用琵琶彈奏中國傳統名曲《十麵埋伏》,用“技驚四座”來形容應該不算我特別拍馬屁吧,尤其是,當時“四座”皆“無技”,最牛叉的不過是業餘票友水平。

香港藏龍臥虎,辯論會則龍精虎猛,一個比一個神,最神的是三匹馬。

辯論會開播的第三天,3月5日,是美國佬馬一龍的辯論會“第一夜”,馬一龍就是從這一夜“冉冉升起”成為明星。那天的辯題還是伊拉克,“美國憑什麼攻打伊拉克”(初期缺乏經驗,辯題出得比較含糊,不像現在這樣“非黑即白”)。馬一龍好像是民主黨的“群眾”,至少他是反戰反布什的,但主持人程鶴麟硬要他為布什的政策辯護。後來的事實證明我的決定無比英明,一來馬一龍雖然反布什,但他好歹是個美國佬,為美國辯護順理成章還順風順手;二來正由於馬一龍是美國佬,因此他為美國辯護時,中國觀眾不算太生氣,覺得情有可原。後來馬一龍離開鳳凰回美國讀博士去了,為美國辯護的差事落到了幾個美國海龜頭上,經常挨罵,觀眾總說他們是漢奸。

按照出現在辯論會的先後順序,神馬中的第二馬是馬鼎盛。從軍事發燒友變成軍事評論家的他,3月12日在辯論會出現。美國攻打伊拉克之後,在各路軍事專家都不敢預言戰爭結果的時候,馬鼎盛斷言,薩達姆必敗。他說薩達姆是個陰謀家而不是軍事家,陰謀家對付本國內部的敵人沒問題,對付世界上最大強國最現代化的軍事組織就沒勝算。我看了老馬這個評論之後,立即就對老馬佩服得不得了。馬鼎盛是粵劇名門之後,當時在香港一家報社當編輯。2001年美國航母來港補給,資訊台就曾邀請他來做直播嘉賓。這哥們沒當過兵,用他的說法,由於父母的連累,連民兵、紅衛兵都不曾當過,但他講起軍事來總是一套一套的。在辯論會裏,他屬於出手特別狠特別不給對手麵子的那種嘉賓。有一次,一位嘉賓說,美國如果打進伊拉克,會掉進伊拉克的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老馬立即反唇相譏:現在這個高科技時代還講人民戰爭,簡直就是笑話。和邱震海一樣,老馬也是從鳳凰的嘉賓做起,做著做著做成了員工。後來老馬擔任常任嘉賓的《軍情觀察室》長期是中文台收視第一的欄目。

還有一姓馬的神人,馬立誠。這位老兄因《交鋒》一書而名噪一時,但他最神的是提出“對日新思維”,有點兒主張對日費厄潑賴的意思,公然說中日之間不要“指責連著指責,報複連著報複,誤會連著誤會”,遭萬千國人痛罵,客氣的說他親日媚日,不客氣的說他是漢奸。遇到他上辯論會辯論中日問題,不少觀眾在鳳凰網的辯論會論壇裏直接叫他“馬漢奸”,每次讀觀眾回複,我都避開那些惡毒攻擊的回複,給老馬留點麵子。離開香港離開鳳凰回北京之後,馬立誠更加憂國憂民,2006年又出了一本政論專著:《大突破——新中國私營經濟風雲錄》,用大量確鑿的史實,記錄了中國私營經濟最近幾十年興衰、發展的曆史,記錄了圍繞私營經濟的理論演變與大突破,記錄了中國共產黨對於私營經濟政策的變化與發展。學者秦暉評價此書是“文章千古事,浩歌唱大風”。您知道嗎,馬立誠這位“著名政論家”,還會寫小說,我就讀到過他寫的宮廷小說《天啟七年》,不瞞各位,很流暢,很抓人,22萬字我是兩天之內看完的。

辯論會這些牛鬼蛇神的光輝事跡,用陳水扁的話來說,那真是“罄竹難書”啊!

《時事辯論會》的曆任主編

最後還得說說鍾麗瓊之前辯論會的曆任主編,那個個也都非牛即神。

第一任,李誌勤,作為節目初創期的主編,是她一個電話一個電話地請來熟悉不熟悉的嘉賓,拉起了辯論會的基本隊伍。那時節目的影響力還沒形成,人家還不知道咋回事,請嘉賓非常困難——李誌勤每次都得從盤古開天地說起:節目的形態宗旨長度播出時段,還有,我們鳳凰衛視在九龍紅磡海濱廣場一座,請您提前來化妝……一時間,李誌勤就跟祥林嫂似的,每天翻來覆去重複那幾句話。

然後是江珊小妹妹,當時她是留學北京廣播學院的香港學生,來鳳凰實習,李誌勤就抓她當助手,幫著設計辯題聯係邀請接待嘉賓,後來基本上全交給她,讓她獨當一麵。江珊長得很漂亮很純,說話很可愛,聲音很稚氣(《有報天天讀》的片尾旁白“有話想說,給我一支MAIL”就是她的聲音)。2003年她在鳳凰實習時,剛20出頭,小丫頭一個,不料後來很出名的辯論會嘉賓李煒,眼神差還亂說話,第一次見到江珊竟然問她孩子多大了,江珊是個兵來將擋水來土淹的主,不動聲色回答說,可以上街打醬油了。後來李煒知道自己鬧了個大笑話,有段時間見了江珊就躲。

江珊實習期滿回學校之後,施純誌接手辯論會。這位是閩南晉江人,清朝大官施琅的後人,廈大中文係畢業。他的祖先施琅就是一沒完沒了的辯題:漢奸還是民族英雄?施純誌當然認為施琅是民族英雄,但他的大學母校有人不同意,說施琅其實是漢奸。不過施純誌沒有利用我們的辯論會來為他的先人辯護,顯得很有專業精神。

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

鳳凰衛視的《時事辯論會》始創於2003年3月3日,當初的宣傳詞有這樣的話:真理越辯越明,事實越辯越清。每每聽到這句話,我都會嚇一跳。為此我不得不在節目裏多次說明,其實我們做不到。正如後來有人說的,我們“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提示:記得這是誰的“名言”嗎?陳水扁的。2005年3月1日,針對“台獨”勢力的“台獨”壓力,他說,“縱使有這些想法,但是客觀的環境是做不到的。我不能夠騙自己,也不能夠騙別人,我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恰恰相反,辯來辯去,常常把我這個“會議主持人”都辯糊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