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碳”已不是紙上談兵,結合創新與政策監管,經濟運行的方式將被徹底改變。到2020年,我們的住宅、工作場所和交通工具將因為更加智能而煥然一新;到2050年,電力生產、水資源保護和廢棄物管理的模式也將重新建立。

“將碳排放量減少80%”始終是一個異常艱巨的目標,尤其是考慮到中國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飛速發展。戰勝這一挑戰,清潔技術市場需要變得更加活躍而有效。

現實與願景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彌合二者的距離有賴於各個環節的創新、巨額資金的重新配置和新興行業的產生。

向低碳社會轉型離不開一係列變革,它們有的是開創性的突破,有的是與傳統技術的結合;有的是靈光乍現的創想,有的是對政策壓力和消費者需求的回應;有的是工程設計,有的是軟件程序;有的將在全球範圍廣泛部署,有的則是在局部快速實施。毋庸置疑的是,變革將在經濟活動的各個領域全方位展開。

對於企業來說,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實現構想的商業化,而實現這方麵目前還麵臨著諸多困難:第一,這些構想的潛在市場往往過於狹窄,或是銷售前景模糊;第二,與“含碳”的同類技術相比,它們的價格頗為昂貴;第三,由於缺乏確定的碳價格,它們的投資回報難以估量。盡管如此,清潔技術的發展潛力仍是驚人的,目前私人資本和公共基金的踴躍投資就是最好的證明。

本書旨在為企業家、創新者、管理者和投資人提供一本關於清潔技術市場化的實用指南。書中彙集了戰略、技術、工程、知識產權、建築和金融等方麵的專業知識與實戰經驗。文章的作者們所探討的焦點,是如何使企業在即將到來的清潔技術大潮中占據有利位置。對於他們在知識和經驗上的坦誠分享,企業管理者學會(IoD)深表感謝。

邁爾斯·特普曼(MilesTempleman)

企業管理者學會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