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我們每個正常人身上,都會多多少少地出現一定程度的強迫現象。這些屬於正常的心理現象。當強迫思考或行為總是糾纏著你,身不由己地操縱著你,使你欲罷不能,無從回避,就有可能演變成為強迫性人格障礙,甚至強迫性神經症。強迫型人格障礙是一種性格障礙,多見於尚屬成功的男性,男女比例約為2∶1。主要特征是苛求完美。
1. 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無缺、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因而有時反會影響工作的效率。
2.不合理地堅持別人也要嚴格地按照他的方式做事,否則心裏很不痛快,對別人做事很不放心。
3.猶豫不決,常推遲或避免做出決定。
4.常有不安全感,窮思竭慮,反複考慮計劃是否妥當,反複核對檢查,唯恐疏忽和差錯。
5.拘泥細節,甚至生活小節也要“程序化”,不遵照一定的規矩就感到不安或要重做。
6.完成一件工作之後常缺乏愉快和滿足的體驗,相反容易悔恨和內疚。
7.對自己要求嚴格,過分沉溺於職責義務與道德規範,無業餘愛好,拘謹吝嗇,缺少友誼往來。
選擇分析
如果你符合以上至少三種情況,那麼你很有可能患有強迫型人格障礙。
對強迫型人格障礙的治療,主要應采用自我心理療法。下麵介紹兩種具體的方法:
1.聽其自然法
由於強迫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把衝突理智化,過分壓抑和控製自己,因此強迫型人格障礙的糾正主要是減輕和放鬆精神壓力。最有效的方式是聽其自然。比如課桌上的東西沒有收拾幹淨,就讓它不幹淨;字寫得別扭,也由它去,與自己無任何關係。
2.當頭棒喝法
強迫型人格障礙患者把行動的自主權交給了“規矩與習慣”,把自己活潑的心智鎖進了牢籠。因此要砸開鎖鏈,打開牢籠,讓曾被囚禁的自由思想主宰自己的行為。當頭棒喝便是打開牢籠的妙法。所謂“棒喝”是借用禪宗中的“德山棒,臨濟喝”的說法。德山常以大棒驚嚇學生,使執迷不悟的學生頓然開悟,而臨濟則以模棱兩可的問題問學生,學生猶豫不能作答時,臨濟則大喝一聲以示警醒。那些弟子為何會執迷不悟呢?原因是他們過分依賴自己頭腦中呆板的教條。當一個人過分執著於經典與規矩時,他對活生生的多變的現實就常會感到無所適從。屬強迫型人格的人已經習慣於按教條辦事,總是按“應該如何,必須如何”的準則去做,在某種程度上像個機器人。要改變這種狀況,就應努力尋找生活中的獨特事件,讓這些獨特事件帶來新的觀念和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方法,以起到“當頭棒喝”的作用,改變以往墨守成規、循規蹈矩的習慣。
依賴性格缺陷的心理訓練方法
這種性格的人,一般都會有:
1.無助感。總感到自己懦弱無助,無能,笨拙,缺乏精力。
2.被遺棄感。將自己的需求依附於別人,過分順從於別人的意誌,一切悉聽別人決定,深怕被別人遺棄。當親密關係終結時,則有被毀滅和無助的體驗。
3.缺乏獨立性。不能獨立生活,在生活上多需他人為其承擔責任,從事何種職業都得由他人決定。
4.為了獲得別人的幫助,隨時需要有人在場,獨處時便感到極大的不適。這類病人都有一種將責任推給他人,讓別人來對付逆境的傾向。
一般來說,這類人沒有深刻而複雜的思維活動,亦無遠大的理想抱負與追求,滿足於得過且過的生活現狀。
要糾正這種性格缺陷,可以選擇下麵的方法:
習慣糾正法。依賴型人格的依賴行為已成為一種習慣,首先必須破除這種不良習慣。清查一下自己的行為中哪些是習慣性地依賴別人去做,哪些是自作決定的。你可以每天作記錄,記滿一個星期,然後將這些事件分為自主意識強、中等、較差三等,每周一小結。
對自主意識強的事件,以後遇到同類情況應堅持自己做。對自主意識中等的事件,你應提出改進方法,並在以後的行動中逐步實施。對自主意識較差的事件,你可以采取詭控製技術逐步強化,提高自主意識。詭控製法是指在別人要求的行為之下增加自我創造的色彩。為防止依賴行為反複出現,可以找一個監督者,最好是找自己最依賴的人監督訓練。
小測試:你有依賴型人格障礙嗎?
依賴型人格障礙是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人格障礙。依賴型人格對親近與歸屬有過分的渴求。這種渴求是強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與真實的情感無關。有依賴型人格的人寧願放棄自己的個人興趣、人生觀,隻要能找到一座靠山,時刻得到別人對他的溫情就心滿意足了。依賴型人格的這種處世方式使得他越來越懶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創造性。由於處處委曲求全,依賴型人格障礙患者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壓抑感。這種壓抑感會使他漸漸放棄自己的追求和愛好。
1.在沒有從他人處得到大量的建議和保證之前,對日常事物不能做出決策。
2.無助感,讓別人為自己做大多數的重要決定。如,在何處生活,該選擇什麼職業等。
3.被遺棄感。明知他人錯了,也隨聲附和,因為害怕被別人遺棄。
4.無獨立性,很難單獨展開計劃或做事。
5.過度容忍,為討好他人甘願做低下的或自己不願做的事。
6.獨處時有不適和無助感,或竭盡全力以逃避孤獨。
7.當親密的關係中止時感到無助或崩潰。
8.經常被遭人遺棄的念頭所折磨。
9.很容易因未得到讚許或遭到批評而受到傷害。
選擇分析
如果你滿足了上述九項中的五項,那麼你就患上了依賴型人格障礙。
對依賴型人格障礙的治療,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習慣糾正法
將自己的行為每天按自主意識強、中等、較差分為三等記錄下來,每周一小結。
對自主意識強的事件,以後遇到同類情況應堅持自己做。例如某一天按自己的意願穿鮮豔衣服上班,那麼以後就堅持穿鮮豔衣服上班,而不要因為別人的閑話而放棄,直到自己不再喜歡穿這類衣服為止。這些事情雖然很小,但正是你改正不良習慣的突破口。
對自主意識中等的事件,你應提出改進的方法,並在以後的行動中逐步實施。例如,在製定工作計劃時,你聽從了朋友的意見,但對這些意見你並不欣賞,便應把自己不欣賞的理由說出來,說給你的朋友聽。這樣,在工作計劃中便摻入了你自己的意見,隨著自己意見的增多,你便能從聽取別人的意見逐步轉為完全自作決定。
對自主意識較差的事件,你可以逐步強化自主意識、提高自我創造的能力,在別人要求的行為之下增強主觀的色彩。
2.重建自信法
如果隻簡單地破除了依賴的習慣,而不從根本上找原因,那麼依賴行為也可能複發。重建自信法便是從根本上加以矯正。
第一步,消除童年不良印跡。
依賴型的人缺乏自信,自我意識十分低下,這與童年期的不良教育在心中留下的自卑痕跡有關。你可以回憶童年時父母、長輩、朋友對自己說過的具有不良影響的話。例如:“你真笨,什麼也不會做。”“瞧你笨手笨腳的,讓我來幫你做。”等等。你把這些話語仔細整理出來,然後一條一條加以認知重構,並將這些話語轉告給你的朋友、親人,讓他們在你試著幹一些事情時,不要用這些話語來指責你,而要熱情地鼓勵你、幫助你。
第二步,重建勇氣。
你可以選做一些略帶冒險性的事,每周做一項。例如:獨自一人到附近的風景點做短途旅行;獨自一人去參加一項娛樂活動或一周規定一天“自主日”,這一日不論什麼事情,決不依賴他人。通過做這些事情,可以增加你的勇氣,改變你事事依賴他人的弱點。
優化性格的五大原則和八大方法
性格改造或者說優化性格的目的,就是克服性格缺陷,實現不良性格向優良性格的轉化。要做到這種轉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一個長期努力的過程,以及恰當的改造方法。
性格是一個人對現實的穩定態度和在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征。誠實或虛偽、勇敢或怯懦、勤勞或懶惰、果斷或優柔寡斷等都被認為是性格特征。雖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並不是說性格不可以改變,隻是改變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培養良好的性格,對自己、對集體都有其重要的意義。一個有自製力、主動、果斷、堅毅性格的人,能夠很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能夠正視現實、克服困難,在事業上取得成就。相反地,如果缺乏良好的性格品質,就會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
那麼如何來優化你的性格呢?青年時期是塑造和優化性格的關鍵時期,可根據以下五個原則著手進行塑造和鍛煉。
1.循序漸進原則
莎士比亞說:“金字塔是用一塊塊石頭堆砌而成的。”優良性格的形成需要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不良性格的克服也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性格是一種相當穩定的個性特征,這種穩定性特點決定了性格的形成和轉化隻能是一個緩慢的漸進過程。無論是克服不良性格也好,還是塑造優良性格也好,都必須堅持循序漸進、從大處著眼小處做起的原則。
2.漸變轉化原則
人的情緒是性格的特征指標之一,對性格的形成和轉化具有誘導感染作用。比如,一個性格暴躁、個性很強的人,可以通過努力培養安定平靜、從容不迫的情緒,使自己經常保持心平氣和的心境,以促進暴躁性格的漸變轉化。一個人如果能經常地消除煩惱、憤怒、急躁等不良情緒,對克服急躁易怒的不良性格肯定是有好處的。正麵的情緒鼓勵愈經常愈持久,對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培養也就愈有利。
3.以新代舊原則
一種不良性格形成後,要改變它,辦法之一就是從改變習慣入手,用新的習慣克服和改變原有的性格弱點。比如,你向來好勝逞強,辦任何事情都不甘示弱,因而經常使自己惴惴不安、精神緊張。為此,你就要放棄做一個“強人”、“超人”的願望,中止以眼前勝敗來衡量成績的習慣,而培養起從大處著眼、從長處看問題的習慣。
4.積累性原則
一個人的性格,一般都可以表現為臨時性和穩定性兩種不同狀態。穩定性狀態始終存在於個人的性格特征之中,而臨時性狀態僅存在於某一特定的環境和過程之中,一旦環境和條件發生變化,它便不複存在。比如勇敢,在有些人身上即表示為一種穩定性性格,不論什麼情況,他都是勇敢的;而在有些人身上則僅為一種臨時性狀態,即他隻是在某地某時某事上才表現出勇敢。當然,臨時性狀態是不穩定的,一旦環境條件發生變化,它就會消失。但這並不是說,臨時性狀態和穩定性狀態是互不相容、不能轉化的。如果我們有意識地把臨時性狀態逐漸培養成為穩定性狀態,那麼,就能達到優化性格的目的。
5.自我修養原則
性格優化的過程,從根本上講,就是一個人自我修養水平不斷提高和強化的過程。兩者是相輔相成,密切相關的。為此,必須要有堅強的意誌,進行持久不懈的自我修養。
優化自己的性格可以參照以下八種方法:
1.改正認知偏差
由於受不良環境的影響,或受存在不良性格的人的教育和影響,使人產生錯誤的認知,如認為這個世界上壞人多、好人少;同人打交道,要防人三分;疑心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等等,這樣的人一般心胸狹隘、嫉妒心強、疑心大、古怪、冷漠、缺乏責任感等。因此,要想改變這些,必須改變自己不正確的認知,可多參加有意義的集體活動,去充分體驗感受生活,多看些進步的書籍和偉人、哲人傳記,看看他們的成功史和為人處世之道,這對自己性格的改變都會有所幫助。
2.不要總用陰暗的眼光去看待別人
上過當或受過挫折的人,對人總存在一種提防心理,對人總是往壞處想,這種人疑心重、心胸狹隘、辦事優柔寡斷。世界上既然有好事,就必然會有不如意的事,既然有好人,就有一些害群之馬,但好人還是多數。因此,我們要正確地看待別人,看待我們共同生活的社會。
3.試著去幫助別人,從中體驗樂趣
不良性格的人,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對人冷漠,一般不願開展人際交往,生活在自我的小天地裏。要想改變這樣的性格,平常可以主動去幫助別人,因為人人都需要關懷,你去幫助別人,同樣,別人也會主動來幫助你。同時,在這種幫助中,能體現自身的價值,心情改善了,對人的看法和態度也會隨之改變,從而有利於人性格的改善。
4.有意識地進行自我鍛煉,自我改造
人是一個自我調節的係統,一切客觀的環境因素都要通過主觀的自我調節起作用,每個人都在不同的程度上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式塑造著自我,包括塑造自己的性格。隨著一個人認識能力的發展和相對成熟,隨著一個人獨立性和自主性的發展,其性格的發展也從被動的外部控製逐漸向自我控製轉化。如果每一個人都意識到這一變化,促進這一變化,自覺地確立性格鍛煉的目標,從而進行自我鍛煉,就能使對現實的態度、意誌、情緒、理智等性格特征不斷完善。
5.培養健康情緒,保持樂觀的心境
一個人,偶爾心情不好,不至於影響性格,若長期心情不好,對性格就有影響了。如常年累月愛生氣,為一點小事而激動的人,就容易形成暴躁、易怒、神經過敏、衝動、沮喪等特征,這是一種異常情緒性的性格。因此,要樂觀地生活,要胸懷開朗,始終保持愉快的生活體驗。當遇到挫折和失敗時,要從好的方麵去想,想得開,煩惱就會自然消失。有時,心裏實在苦惱,可以找一個崇拜的長者或知心朋友交談或去看心理醫生,不要讓苦悶積壓在心,否則,容易導致性格的畸形發展。
6.樂於交際,與人和諧相處
興趣廣、愛交際的人會學到許多知識,訓練出多種才能,有益於性格的形成和發展。但是,與品德不良的人交往,往往會沾染不良的習氣。因此,要正確識別和評價周圍的人和事,不要與壞人混在一起,更不要加入不健康的小團體中。人與人之間要互敬、互愛、互諒、互讓,善意地評價人,熱情地幫助人,克己奉公,助人為樂,努力搞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長此以往,性格就能得到和諧發展。
7.提高文化水平,加強道德修養,改造不良的性格
有的人已經形成了某種不良的性格特征,例如懶惰、孤僻、自卑、膽小等,這些人最好下決心進行“改型”。人的性格雖有一定的穩定性,但它又是可變的,隻要自己下決心去改,是能產生明顯效果的,懶漢可以成為勤奮者,悲觀失望的人也可以成為生機勃勃的人。方法:一是提高文化水平,二是加強道德修養。因為人性格的形成是受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影響的。有文化、有道德的人,就有理智感,就能以正確的態度去對待現實生活,這就有助於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8.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每個人的性格特征中都有好的因素,也有不良的特征。要善於正確地自我評估,辯證地對待自己的優缺點,好的使之進一步鞏固,不足的努力改正,取人長,補己短,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久而久之,就能使不良性格特征得到克服和消除,良好性格特征得到培養和發展。
運用性格的力量在職業競爭中勝出
人與人之間有著很大的區別,有人樂意幹事務性的工作,而有的人對信息加工與處理非常擅長,還有的人熱衷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這就是人的性格偏好所起的作用。因此,性格能讓你在一種職業環境中獲得成功,但也可能使你在另一種職業環境中卻大受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