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夢”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選擇(1 / 3)

“中國夢”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選擇

高教研究

作者:成迎富

【摘要】 中國夢作為中華民族的偉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是加強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選擇。高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用中國夢引導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勇於創新創造,矢誌艱苦奮鬥,錘煉高尚品格,以實際行動學習、宣傳、踐行中國夢。

【關鍵詞】 中國夢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

習近平同誌提出的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當代大學生是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的青年群體。用中國夢思想引導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是當前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選擇,也是高校必須肩負起的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

一、“中國夢”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同誌在參觀《複興之路》展覽時發表了重要講話,首次闡述了中國夢。他指出:“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同誌在講話中進一步全麵闡述了中國夢。他強調,“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同時,他提出了實現中國夢要做到的“三個必須”,即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些係統而具體地闡述了中國夢的深刻內涵,為開啟實現中國夢的新征程指明了方向。

中國夢回答了“樹立什麼樣的理想、怎樣實現理想”、“實現什麼樣的目標、怎麼實現目標”等一係列關乎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目標的最根本的理論與實踐上的問題,反映了當代中國發展的客觀需要。中國夢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黨和國家未來發展的政治宣言,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奮鬥目標,也是團結海內外中華兒女的一麵精神旗幟,充分體現了我們黨高度的曆史擔當和使命追求。

二、“中國夢”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選擇

中國夢展現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喚起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共同理想,激發了億萬中華兒女前赴後繼的精神凝聚,成為指引當代中國科學發展的精神旗幟。高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積極引領大學生把青春夢想和人生追求,自覺地融入到實現中國夢的偉大曆史進程中,用青春同心共築中國夢。

一是教育引導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習近平同誌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要教育引導學生深刻認識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應該牢固樹立的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曆經千辛萬苦找到的實現中國夢的正確道路,也是廣大青年應該牢固確立的人生信念,堅定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核心靈魂,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建立在對曆史規律的正確認識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二是教育引導大學生練就過硬本領。習近平同誌指出:“青年人正處於學習的黃金時期,應該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的觀念,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要教育引導大學生深刻認識練就過硬本領是青年成長成才的牢固根基,牢固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的觀念,如饑似渴地學習,不斷提高與時代發展和事業要求相適應的素質和能力,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熔爐中掌握真才實學,不斷增強本領,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