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常常為自己做出的決定後悔不已。
人的一生要經過許許多多的分岔口,每個路口通向的未來可能截然不同,沿途的風景是曲奇還是明媚,也許隻有天知道,因為人生沒有假設。所以,我們經常在做出決定,而那個決定所引起的結果又跟我們的預期相去甚遠的話,那麼,常常會怨天尤人,會想“如果當時我那樣做了”的話會怎樣?
當時可能由於缺少勇氣或者不夠明智抑或一時衝動做出了讓自己後悔的決定,等到時間撫平那顆躁動的心之後,猛然發現,當時是多麼的欠缺深思熟慮啊,然後會想如果當時我那樣做了會怎樣?
有的時候,我們還會為我們該做而沒做的事兒後悔不已,機會來到麵前的時候我們當時不夠敏銳的把他認出來,等到機會走遠才後知後覺,然後我們也會問如果當時我那樣做了會怎樣?
隻不過有的人會從失敗或者後悔中汲取教訓,而有的人會被同樣的問題一次又一次的絆倒。
當我們錯過了什麼事的時候,或者做出了什麼錯誤的決定的時候,這固然值得歎息,但我們除了歎息之外,更因該做的是分析前因後果,知道自己當時做出決定的想法是什麼,這樣,在以後碰到類似的問題時,我們就會考慮的更成熟,經曆了這樣的一個過程,我們才會慢慢長大。
始終記得,當你在家或者在學校的時候,你的父母、你的老師是對你最寬容的人,但是,到了社會,如果你依然把自己當成學生或者小孩的話,那麼就注定會摔得更痛,因為,社會給人的容忍遠沒有學校那麼大,犯了錯就得承擔責任,沒有任何人會幫你去分擔,隻有你自己。所以,社會會迅速催熟一個人。
當我們做出了之後後悔不已的決定時,首先得完全把這個決定所產生的不好的結果承擔下來,之後,從中汲取教訓,把他變成滋養自己的土壤,這樣你才會以最快的速度適應這個世界,除了美好,還有一切冷漠。
偶像的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