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文學家。字孟陽。安平(今河北安平)人。生卒年不詳。性格閑雅,博學多聞。曾任佐著作郎、著作郎、記室督、中書侍郎等職。西晉末年世亂,托病告歸。張載與其弟張協、張亢,都以文學著稱,時稱"三張"。其中,載、協相近,亢則略遜一籌。《《文心雕龍》》說:"孟陽、景陽,才綺而相埒。"一說,"三張"指張華與張載、張協二人,張亢不在其內。

太康初,張載至蜀省父,道經劍閣,因著《劍閣銘》。銘文先寫劍閣形勢的險要,次引古史指出國之存亡,在德不在險的道理,被後人譽為"文章典則"(張溥《張孟陽景陽集題辭》),晉武帝曾派人鐫之於石。

張載今存詩10餘首。較可取的有《七哀詩》2首。其一"北芒何壘壘"描寫漢代帝王陵寢被毀後的景象,慨歎世道亂離和滄桑變化。其三"秋風吐商氣"寫秋風掃林,滿目淒涼的景色:"陽烏收和響,寒蟬無餘音","肅肅高桐枝,翩翩棲孤禽。仰聽離鴻鳴,俯聞蜻□吟。"通過景物的描繪,寓情於景,表現了作者在黑暗現實中的孤獨苦悶心情。

此外,張載還有幾篇賦、頌和銘文。其中《□汜賦》當時曾受到傅玄的推崇,是張載的成名之作。明人張溥把張載和張協的作品輯為《張孟陽景陽集》,收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張載(北宋)

張載(1020~1077),北宋哲學家。字子厚。鳳翔郿縣(屬今陝西眉縣)橫渠鎮人,世稱橫渠先生。嘉佑進士,曆授崇文院校書、知太常禮院。理學支脈“關學”創始人之一。提出“大虛即氣”的學說,肯定“氣”是充塞宇宙的實體,由於“氣”的聚散變化,形成各種事物現象。著作有《正蒙》、《經學理窟》、《易說》。

張載是北宋時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關學的創始人,理學的奠基者之一。其學術思想在中國思想文化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以後的思想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他的著作一直被明清兩代政府視為哲學的代表之一,作為科舉考試的必讀之書。

張載原籍大梁(今河南開封),祖父張複,宋真宗時任給事中,集賢院學士等職,後贈司空。父親張迪於真宗初攜妻陸氏上任於陝西長安。天禧四年(1020)生張載。天聖元年(1023)年任涪州(今四川涪陵縣)知州。後贈尚書督官郎中,祖父和父親都是中小官吏。張迪在涪州任上病故,家議歸葬開封。十五歲的張載和五歲的張戩與母親,護送父柩越巴山,奔漢中,出斜穀行至眉縣橫渠,因路資不足加之前方發生戰亂,無力返回故裏開封,遂將父安葬於橫渠南大振穀迷狐嶺上,全家也就定居於此,以後張載就生活於此,人稱他為橫渠先生。

張載從小天資聰明,少年喪父,使他成熟較早,當時西夏常對西部邊境侵擾,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初,西夏入侵,慶曆四年(1044)十月議和。朝廷向西夏“賜”絹、銀和茶葉等大量物資。這些國家大事對“少喜談兵”的年僅二十一歲的張載刺激極大,他就向當時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主持西北防務的範仲淹上書《邊議九條》,陳述自己的見解和意見,打算聯合焦演(彬縣人,精兵述)組織民團去奪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為國家建功立業,博取功名。範在延州(今延安)軍府召見了這位誌趣不凡的儒生,張載談論軍事邊防,保衛家鄉,收複失地的打算得到了範的熱情讚揚,認為張載可成大器,勸他道:“儒家自有名教,何事於兵。”勉勵他去讀《中庸》,意思是說你作為儒生,一定可成大器,不須去研究軍事,而應從《中庸》學起,在儒學上下功夫。張載聽從了範的勸告,回家刻苦功讀《中庸》,仍感不滿意。於是遍讀佛學,道家之書,覺得這些書籍都不能實現自己的宏偉抱負,又回到儒家學說上來,經過十多年的功讀,終於悟出了儒、佛、道互補,互相聯係的道理,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學說體係。

慶曆二年(1042)範仲淹為防禦西夏南侵,在安陽府(今甘肅慶陽)城西北修築大順城竣工,特請張載到慶陽,撰寫了《慶州大順城記》以資紀念。

仁宗嘉佑二年(1057)三十八歲的張載赴卞京(開封)應考,時值歐陽修主考,張載與蘇軾、蘇轍兄弟同登進士,在候詔待命之際,張載受文彥博宰相支持,在開封相國寺設虎皮椅講《易》。一天晚上,遇洛陽程顥、程頤兄弟,張載是二程的表叔,但他虛心待人,靜心聽取二程對《易經》的見解,感到自己學的還不夠,第二天,他對聽講的人說:“今見二程深明《易》道,吾所不及,汝輩可師之”(行狀)。於是撤席罷講,但又對二程說“吾道自足,何事旁求”(行狀),表現了他在學術上積極開拓精神,他的《易說》就是在這個時期寫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