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字伯溫,生於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六月十五日,卒於明洪武八年(1375),終年65歲,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南田鎮武陽村人(舊屬處州府青田縣),故時人稱他為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為劉誠意。他死後139年,即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被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因而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縣是1948年析置的新縣,縣名就是為了紀念劉基。

劉基出身名門望族,自幼聰明好學,有神童之譽。元至順四年{1333年)23歲的劉基,一舉考中進士,開始步人仕途生涯。他立誌報國,但朝廷昏庸腐敗,使他20餘年的宦海生涯屢遭磨難貶抑。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三月,接受朱元璋的邀請,成為參讚軍務的謀士,為明王朝的建立和發展,立下汗馬功勞。他為人剛直,膽識過人,朱元璋尊其為“吾子房(張良)也”。民間有“上有諸葛孔明,下有劉基伯溫”的稱道。

至正二十年五月,陳友諒攻下了南京外圍的重鎮太平,殺了朱元璋的養子朱文遜及守將花雲。他還在太平立國,自稱皇帝。調集舟師,從江州向東直指應天。聲稱此役有張士誠配合,攻陷應天,指日可待。在陳友諒的囂張氣焰麵前,朱元璋的部將感到局勢緊張。有的主張出城決一死戰,有的主張棄城轉移,也有的主張獻城投降。諸說紛紜,莫衷一是。朱元璋也一時拿不定主意,便問站在一邊默不作語的劉基。劉基斬釘截鐵地回答,先斬主降者和言逃者,才能破敵獲勝。他說,陳友諒劫主稱帝,驕橫一世,其心無日不忘金陵。現在氣勢洶洶,順江東下,乃是向我示威,逼我退讓。我們不能讓其得逞,隻有堅決抵抗。他又說,常言道,後舉者勝,陳友諒雖兵驕將悍,但他們行軍千裏來犯我,既是疲軍,又是不義,而我們後發製人,以逸待勞,待敵深入後,我以伏兵擊之,自當必勝。這一仗對我們來說關係重大,一定要打好。劉基的一番話,堅定了朱元璋抗擊的決心,他采納了劉基的計策,巧出奇兵打敗了陳友諒的進攻。朱元璋不僅取得了保衛應天的勝利,還一鼓作氣收複了太平。鞏固了金陵這塊根據地。此役僅在劉基投奔後的兩個月,充分顯示了劉基卓越的軍事才能。

陳友諒雖退守江西、湖北一帶,但他和張士誠仍然是朱元璋的主要勁敵。為了掃平群雄,北定中原,最後推翻元朝政權,朱元璋軍中對東張西陳兩個戰略方向,持有不同的看法。多數將領主張先易後難,即先打張士誠。這一戰略思想對朱元璋也產生了影響。

劉基的主張則相反,他認為張士誠生性怯弱,胸無大誌,隻求自保,這種人不足為慮。陳友諒野心勃勃,力量也強,又據長江上遊,對我威脅最大。若先打張士誠,陳友諒定會乘虛攻我;可是如果先討伐陳友諒,張士誠則不一定敢輕舉妄動。故當先除陳。陳氏一滅,張氏自孤,存亡便由我了。陳張既平,就可擁麾北上,席卷中原,大業便可告成了。劉基的分析高瞻遠矚,應該說是朱元璋掃平四海、建立大業的唯一正確戰略方案。朱元璋采納劉基之計,決定先征陳友諒,再攻張士誠,在全麵勝利的道路上邁出了舉足輕重的一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