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1619~1692)中國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學家。字而農,號薑齋,別號一壺道人,是明清之際傑出的哲學家、思想家,與顧炎武,黃宗羲同稱明清三大學者。晚年居衡陽之石船山,學者稱“船山先生”。湖南衡陽人。
明崇禎年間,王夫之求學嶽麓書院,師從吳道行,崇禎十一年(1638)肄業。在校期間,吳道行教以湖湘家學,傳授朱張之道,較早地影響了王夫之的思想,形成了王夫之湖湘學統中的濟世救民的基本脈絡。
明亡後,清順治五年(1648),王夫之在衡陽舉兵抗清,阻擊清軍南下,戰敗退肇慶,任南明桂王政府行人司行人,以反對王化澄,幾陷大獄。至桂林依瞿式耜,桂林陷沒,式耜殉難,乃決心隱遁。輾轉湘西以及郴、永、漣、邵間,竄身瑤洞,伏處深山,後回到家鄉衡陽潛心治學,在石船山下築草堂而居,人稱“湘西草堂”,在此撰寫了許多重要的學術著作。
王夫之三十三歲以後就開始“棲伏林穀,隨地托跡”,甚至變姓名為徭人以避世,直到他死去。刻苦研究,勤懇著述,垂四十年,得“完發以終”,始終未剃發。這是一個孤高耿介的人,是中國知識分子中稀有的人物。
王夫之學問淵博,對天文、曆法、數學、地理學等均有研究,尤精於經學、史學、文學。哲學上總結並發展中國傳統的唯物主義。認為“盡天地之間,無不是氣,即無不是理也”(《讀四書大全說》卷十),以為“氣”是物質實體,而“理”則為客觀規律。又以“絪蘊生化”來說明“氣”變化日新的辯證性質,認為“陰陽各成其象,則相為對,剛柔、寒溫、生殺,必相反而相為仇”。強調“天下惟器而已矣”,“無其器則無其道”(《周易外傳》卷五)。由“道器”關係建立其曆史進化論,反對保守退化思想。又認為“習成而性與成”,人性隨環境習俗而變化,所以“未成可成,已成可革”,而教育要“養其習於蒙童”。在知行關係上,強調行是知的基礎,反對陸王“以知為行”及禪學家“知有是事便休”觀點。政治上反對豪強大地主,認為“大賈富民”是“國之司命”,農工商業都能生產財富。文學方麵,善詩文,工詞曲。所作《詩繹》、《夕堂永日緒論》,論詩多獨到見解。所著經後人編為《船山遺書》。其一生堅持愛國主義和唯物主義的戰鬥精神,至死不渝。其中在哲學上最重要的有《周易外傳》、《尚書引義》、《讀四大全說》、《張子正蒙注》、《思錄內外篇》、《黃書》、《噩夢》等。墨跡傳世稀少。《大雲山歌》書風神清氣舒,可謂難得珍品。
清代的思想,是對曆代思想的一次大綜合。清代學者們對以往思想界,指摘弊病,有的很中肯。但他們為時代和知識所限,除掉經籍的考證與訓詁一途外,絕少能把曆代思想發揚光大。在發揚光大方麵,王夫之最為博大精深,但卻及身而絕,沒有傳人。
王夫之的思想,尤其在曆史觀和政治思想方麵,大都表現在他的《讀通鑒論》和《宋論》兩部書裏。《讀通鑒論》有三十卷,《宋論》有十五卷。據王夫之的兒子王敔在《薑齋公行述》的說法,王夫之-末年作《讀通鑒論》三十卷,《宋論》十五卷,以上下古今興亡得失之故,製作輕重之原。諸種卷帙繁重,皆楷書手錄。貧無書籍紙筆,多假之故人門生,書成因以授之;其藏於家與子孫言者,無幾焉。由此可看出這些書的寫作過程是非常艱苦的。
王夫之一生著書320卷,錄於《四庫》的有:《周易稗疏》、《考異》、《尚書稗疏》、《詩稗疏》、《春秋稗疏》等。嶽麓書院建船山專祠,以紀念這位不朽的大師。著作編入《清代船山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