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畫重現
文化
作者:曾焱
“這件作品在畫麵上目前沒有發現署名。從作品狀況看,畫麵保護基本完好,有幾處卷折及色彩脫落的痕跡,色彩較灰暗及有灰塵積存的痕跡,無外框,內框較舊,但好像不是原框;背後畫布較舊,但基本無損壞;畫布邊緣有個別處破損,背麵有較大的白色筆書寫的登記號‘2011-甲’,貼有兩處紙質庫房標簽……”
2011年,這件舊油畫在庫房清理民國時期藏品的時候被發現。工作人員寫了這麼一段說明,記錄下它的狀況。之後,專家們把它和多年來隻見過印刷圖片、不知原作下落的李叔同早年油畫代表作——《半裸女像》聯係在了一起。
“他的油畫藝術具有重要的文化史意義。”中央美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這樣告訴本刊記者。李叔同存世的油畫作品非常稀少,中央美院美術館目前聚首的兩件作品,《半裸女像》之前有很多雜誌、美術史著述及李叔同的傳記中都刊登過它的圖片,多年來卻無人知道原作究竟在哪裏。另一件是《自畫像》,近百年來一直收藏在東京藝術大學。王璜生說,這次將《自畫像》以及該校40件中國留日學生《自畫像》的高清圖像一起從日本借展過來,就是想對早期李叔同油畫作品做一次專題研究性展覽。
三幅,還是一幅?
這些年,國內書畫拍賣市場將李叔同的書法價格不斷推高,幾乎變得無人不識也真假莫辨。李叔同早年曾專攻西畫,是最早將西方繪畫藝術傳入中國的先驅者之一。
1906年,李叔同考入東京美術學校(國立東京藝術大學的前身)西洋畫科。那時,這所學校已是日本最高美術學府,西畫專業由日本著名畫家藤島武二、岡田三郎助、和田英作等人主持,其教育的核心是將“寫實基礎”融會印象主義的革命因素。清末文人程清著述《丙午日本遊記》裏說到參觀東京美術學校的見聞,提及兩個中國學生:“西洋畫科之木炭畫室,中有吾國學生二人,一名李岸,一名曾延年。”——“李岸”即李叔同。在他們前麵一年,曾有一位名叫黃輔國的中國留學生考入,但他中途退學,所以最後能夠學成畢業的李叔同和曾延年成為“中國最早的油畫留學生”。5年後回國,李叔同先任教於天津北洋高等工業專門學校,1913年被聘入浙江兩級師範學校(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前身)教授圖畫和音樂。在這裏,他和同事夏丏尊成為一生至交,也從學生中發現培養了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
徐悲鴻、林風眠等留法畫家尚未回國時,中國近代美術教育主要是日本體係。日本近代美術教育以油畫名家黑田清輝為代表,他在法國受印象派早期畫風影響,回日本後形成一種“印象主義畫風的學院主義”。李叔同的畢業作品《自畫像》就比較典型地具有其特征,所以他被黑田清輝激賞,兩次入選由黑田主持的當時日本最高規格的白馬畫展,為中國第一人。在杭州任教時,李叔同專門從日本購買石膏模型,並在1913年就讓人體男模進入課堂供學生寫生,開中國美術教育之風氣。
1918年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直至1942年圓寂,李叔同仍做書法篆刻作品,但未再畫過西畫。剃度前,他曾將自己的筆硯碑帖、臨摹法書、藏書等分贈好友家人,另揀選了自作西畫中的大部分,寄贈北京美術專科學校(中央美術學院前身),有油畫,也有水粉畫。不過專家認為,現在重新發現的《半裸女像》不在這批贈畫中。中央美院美術館在2012年3月公開了部分相關文獻資料,希望證明此畫另有來處:
1920年,李叔同的三個門生——吳夢非、豐子愷、劉質平創辦《美育》雜誌時,在第一期第二頁發表了老師在1909年創作的油畫《女》,畫麵為半裸少女,印刷出來是黑白圖像,並注明了當時的收藏地點為“上海專科師範學校”。
20世紀30年代,夏丏尊家中也曾掛有一幅李叔同畫的裸女圖,但畫名不同。夏丏尊去世後,此畫轉葉聖陶收藏,並由他在1959年交給中央美院保存。對此,《葉聖陶年譜長編》1959年8月30日條有記載:“作書致吳作人,以夏丏尊所藏弘一法師出家前所作之油畫《倦》一幅交與中央美術學院,請其保藏。”夏丏尊的長孫夏弘寧在《從藝術家到高僧》一文中描述了這幅畫的畫麵,看起來和《女》的印刷圖像及現在重新麵世的油畫《半裸女像》都十分近似。“值得慶幸的是,在30年代,李叔同曾贈送夏丏尊一大幅油畫,畫的是一安靜、媚美、舒適地躺臥著的浴後裸體少女。夏先生生前十分喜愛此畫,長年掛在白馬湖屋客堂上。夏先生逝世後,這幅油畫帶往北京葉聖陶先生家珍藏。”葉聖陶自己在1982年6月23日為《劉海粟文集》做序,裏麵也再次提到這幅畫:“我國人對人體模特寫生,大概是李叔同先生最早。他在日本的時候畫過一幅極大的裸女油畫,後來他出家了,贈與夏丏尊先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夏先生的家屬問我這幅油畫該保存在哪兒,我就代他們送交中央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