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第一隻喚醒“玩表”(2 / 2)

一塊18K金的浪琴石英表吸引了我的眼球,很文氣,3.4厘米的口徑,盤麵和表殼相同顏色,材質接近紫銅色的紅金二針。這款展示品(未使用過)定價22萬日元,售價僅6.8萬日元。那時我還不知石英表和機械表價格上有區別,隻根據表的質感、美感而一見鍾情,以及那麵盤和表殼整體釀成的寧靜感,對我非常吸引。可惜價格超了教授給我的預算,那個年代,8000日元是一個月的夥食費,窮留學生又不敢厚臉皮砍價,我隻好每周路過去看看表是否還在。

去了第四次,店員已看我麵熟了。

他問我:“看你好像喜歡這塊表?”

“是的。”我說。

“為什麼不買呢?”他又問。

“我隻有6萬日元。”我說。

店員笑了:“看你這麼喜歡,我就決定6萬日元賣給你!”

晚上,燈光下仔細端詳這塊金浪琴,同我以前擁有的一塊舊上海表,大哥擁有的東風表完全不一樣,是材質?顏色?造型?印刷?終於讓我悟出了這就是美感和質感,是品牌在競爭中形成的不可或缺的東西。我戴上手表自豪地在教研室裏走動,和教授一起查房,竟然沒有一個人誇一句,看一眼,這時我終於明白,自豪不是別人看出來的或誇出來的,是發自內心的。第一次購入也算高級的表,懂得了三件事:欣賞美感,感受自豪;學習寧靜和欣賞寧靜;不要讓手表特意地露出,就不會成為“表哥”,不經意地露出才神秘。

自那時起,腕表進入了我的人生,我對腕表的興趣發生了變化,追求也發生了變化。喜歡過大表,包括真力時大開心釀出的豪放,百年靈賓利釀出的巨無霸,但在箱底還始終存著比浪琴更寧靜的百達翡麗3796。回顧玩表的心路曆程,對手表的初戀情結還凝集在“寧靜”這個關鍵詞上,這也許會影響整個玩表過程,作為五味雜陳中的一分子受到相當長時間的重視。

或者可以說,從那年起,我終於找到了存在自己精神基因中的興趣。很多小男孩喜歡刀槍是基因使然,小女孩喜歡娃娃也是基因使然,如果沒有那麼明顯的基因興趣,則會在不經意中被發掘出來。隨著各國名表進入中國,有愛表基因的“戰士”們都在同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正麵碰撞,以證明碰撞後的裂變是什麼,會同哪部分物質結合。我相信,自己實踐中摸索和整理出來的手表知識,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者為主任醫師、醫學博士、資深名表評論家、收藏家,中國鍾表協會收藏研究分會副會長,香港《名表論壇》專欄作家,《時尚時間》雜誌特約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