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4月1日,據曆史材料顯示,勞倫索·馬薩牧師、踢球的孩子們以及關鍵創始人之一蒙蒂先生鄭重地圍坐在一起,籌劃成立一家完全屬於自己的俱樂部。好歹得先有個名號,深受羅馬天主教文化和西班牙語影響,San(聖)是少不了的,席間有人提出,應該感謝牧師起初對於孩子們的一片關切之心,要用“勞倫索”命名。牧師先生最初堅辭不授,後經勸說“聖勞倫索”是指阿根廷獨立曆史上的一場著名戰役之後,才勉強接受下來。蒙蒂先生適時提出還應該再加上“阿爾瑪格羅區”,因為球隊中大多數人生活在這個區之中。結果,掌聲通過,一家日後影響深遠的俱樂部就這樣開始自然生長了。

聖勞倫索俱樂部成立28年後,也就是1936年,貝戈利奧來到人世,他自小就發現,父親鍾愛的這家俱樂部昵稱是“聖徒”,充滿了宗教意味,球衣顏色是藍、紅兩色,取自聖母瑪利亞的長袍之色。更為資深的球迷還知道,這家俱樂部為了紀念勞倫索·馬薩牧師昔日功德,還有另外一身全黑的經典戰袍,據說顏色取自牧師的黑色袍子,因此俱樂部還有另外一個江湖諢號——“烏鴉”。

以上這些小典故仍舊不能完全展現聖勞倫索隊那份獨特的宗教血緣,日後如果有機會去布宜諾斯艾利斯遊覽,一定要去俱樂部的主場造訪阿根廷幾乎唯一的體育場小教堂。可以找到的資料中並沒有準確標注出體育場以及小教堂修建於哪一年,但曆史可以告訴我們,1979年阿根廷軍政府統治期間,體育場被迫關閉了。因為財政困難,俱樂部倉促之間以極低的價格將體育場賣出,不久後體育場被以8倍的價格賣給了家樂福超市,俱樂部眼睜睜地看著一場掠奪財富的慘劇在自己身上發生了。直到1993年,聖勞倫索俱樂部一直被迫在租賃的球場中比賽,新建球場地處不好的街區,治安很差,貝戈利奧本人因此已經很久沒有去現場為自己的球隊助威了。

2012年,10萬聖勞倫索球迷走上街頭,要求重歸當年的老球場,貝戈利奧作為一位球迷在廣播中發表講話予以聲援。最終,俱樂部與家樂福達成協議,再造球場,2016年榮歸。屆時,那座小教堂也會遷移回故地。如今每逢比賽日,小教堂會在比賽前後各開放幾小時。小教堂的臨時負責人也是球迷,一旦貝戈利奧願意來此做彌撒,又恰逢下雨的話,他都要開車到城裏去接這位紅衣主教,因為主教並沒有一輛私人汽車,一下雨公共汽車也很難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