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謀略四 把握生命中的機會(3 / 3)

如故事給我們的啟示,自己準備妥善,隨時迎接機會的到來。

在過去的歲月中,或許我們一直在等待成功的機會,而耗去了過多的時光,卻等不到機會的出現,從今天起,在等候的同時,我們可以開始做好準備,讓自己保持最佳狀態,以便機會出現時,你可以緊緊抓住,不讓它溜走。

識時務者為俊傑

聰明人都識時務,識時務者都聰明,他們知道如何防患未然並轉危為安。固執的人往往厭惡識時務者,理由是對方等同於見風使舵的小人。其實,世界上沒有什麼是長久不變的,變化的時代對一個人的適應能力有很高要求。麵對突如其來的挑戰,原來的地位和身份似乎並不具有多少價值,在情勢複雜的時候,隻要不涉及大是大非,大可做些變通的工作。“變則通,通則久”,隻有這樣,人生才能夠平穩地化險為夷。 識時務者為俊傑,這世界上不存在萬能的人,命運常常要受到其他人的決定的輻射,所以要注意全方位地接觸對方,從而使他們做出對你有利的決定。這樣看來,識時務者從事的是一種高質量的工作,如果本身擁有道德基因,就是很有魅力的成功人士了。

時務與人的洞察力有關,某個集團的總裁因年齡的關係要離休了,幾位副總裁中有一位可能要接替他的職位,作為部門經理,你要處理好跟幾個人之間的關係,這件事情非常微妙。其中有一些是比較直接的現實關係;另一些是比較間接的未來關係,如何處理好這兩種狀態的關係,確實是一門較深的學問。現實關係能夠使你事業平穩,未來關係則可能使你更上一層樓,協調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時,你才能順利升級。要想維持某種關係就必須作出讓步和付出代價,這世上沒有白撿的便宜。

如今,不識時務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因為人們逐漸認識到固執得不償失。誰都需要來自各行各業的信息和各行各業人士的支持,一味板個麵孔做嚴肅狀,跟別人握手蜻蜒點水,讓人覺得他三度風濕,最終隻能證明自己的無價值。因為其行為使得他逐漸成為不受歡迎的人,而誰都不願意與不受歡迎的人為伍,於是,他們的日子注定就不會好過,眼前的情景跟他們的願望南轅北轍,他們成不了有口皆碑的俊傑,連真誠的人都算不上。

有的人非常的識時務,但除此之外似乎沒什麼值得誇耀的了。他稱得上是半個心理學家,對你內心的思想似乎非常明白,時不時的給你來一顆糖衣炮彈,把你“炸”的暈暈乎乎。對於這一類人,任何人都有必要警惕,因為他們從不真刀真槍地跟你幹,他們發揮自己察言觀色的看家本領在要緊處下套。

因此,對於“時務”這個中性的詞彙,應該有一個健康的理解。如果你非在它身上嫁接一枚毒果,整體的味道就變化了。如果你從它身上汲取積極的營養,這棵參天大樹也會根深葉茂。後者永遠比前者可貴,因為在講“要實事求是”的年代,沒人會因為是非不分而說驢是駱駝。

寧可做過,莫要錯過

一個園丁用最大的熱情和關心,不斷地掘地挖土,這是一個熱愛勞動的人,一個強壯的臉色紅潤的人。

園丁有一個什麼都懂得的鄰居。一次,他冷笑著對園丁說道:

“我的朋友,毫無疑問,你工作得十分賣力。可是我想好的那個計劃如果實行起來,就會遠遠地超過你的成績。跟我的那個比較起來,你馬上就會承認你的菜園是一片荒地。老實說,我真不明白你怎樣能從這片土地上搞出名堂來,據我所知,你並沒有讀過一行書啊!”

“我沒有時間讀書,”園丁說道,“我隻知勤勤懇懇地工作和實踐,一刻兒也不放鬆地堅持到底,就憑著這些,感謝上帝,我掙得了我的糧食。”

“你竟妄想嘲笑知識,你這個蠢材!”

“不,先生,你不應該歪曲我說話的意思。你無論什麼時候想出了好計劃,我總是很願意來學習的。”

“那麼,你等到夏天吧!那時候你就可以看到值得一看的東西了!”

“可是,先生,現在為什麼不動手來做呢?我在一個星期以前,就把黃瓜種上一些了,可是你連一畦也沒準備好呢。”

“現在我可沒有工夫管這些,我得讀書和研究。用鏟子挖掘苗床好呢,還是用犁翻土好呢?我還不能決定。哦,不忙!時間還是富裕的。”

“對於你,也許是這樣,——對於我,時間可緊得很哩。”

說完,園丁拿著鏟子回去掘地,我們的學者就躲到他的書齋裏去了。這一個在書本裏挖掘:閱讀,比較,考證;那一個在田畦上挖掘:勘查,分枝,掘穴。“聰明人”的工作難以就緒:“紙上談兵”的葉子剛透出尖尖的芽兒,他又有了新的想法、新的計劃,他又要重新開始。

結果如何呢?顯而易見。園丁種的黃瓜長大成熟了,拿到城裏去換了錢。而我們的“聰明人”呢,一條小黃瓜也沒有種成!

一個好主意不實施就像空中樓閣,白日夢誰都會做。

隻有行動才會產生結果,有非常多的人這麼說:“成功開始於想法。”但是隻有想法,卻沒有付出行動,還是不可能成功。

成功者都非常積極活躍,以行動作為自己的方向,嚐試許許多多新的途徑。所以,經過一番奔波忙碌之後,必然會取得成就。所有的知識必須化為行動,因為有行動才有力量。不管你現在決定要做什麼事,不管你現在設定了多少目標,請你一定要立刻行動。

所謂理論結合實踐,講的不就是這個道理嗎?如同一個狂傲的領導者隻會在那兒趾高氣揚的指手畫腳一樣,真讓他去幹,他就蔫了。實踐才是最重要的。空頭支票毫不起作用。

發展中的青年最需要的是什麼?一位頗有名氣的青年問題專家提出了一個得到廣泛認同的見解:青年人要善於把握屬於自己的各種機會發展自己,這是他們最不應當忽視的。

“寧可做過,莫要錯過。”它提示我們在生活與事業中要有一種積極進取、果敢自信的態度。當你在事業追求中麵對一個“可能”的時候,當你在人生旅途中遇有一個“機遇”到來時,要果敢地迎上去,抓住它,要充滿信心,竭盡全力去做。因為行動是爭取機遇、實現追求、通向成功的惟一途徑。當你一次次“做過”以後,你定會感到:啊,我真幸運,我能擁有這樣的成績,真是沒想到。當你一次次“錯過”以後,你不免歎道:唉,我真後悔,當初為什麼不試一試呢?試一下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