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多米尼加(1 / 3)

現代地理意義上的多米尼加,位於加勒比海伊斯帕尼奧拉島東部。西接海地,南臨加勒比海,北瀕大西洋,東隔莫納海峽同波多黎各相望。境內地勢較高,多山,科迪勒拉山脈分中央、北部和東部三條橫貫全國。中部的杜阿爾特峰海拔3175米,為西印度群島的最高峰。中北部有錫瓦奧穀地,西部有大片幹旱沙漠。

第一節 哥倫布與多米尼加

哥倫布在1492年第一次遠航時,發現了伊斯帕尼奧拉島,並從其北部,也就是現在的海地登陸,建立了第一個定居點。其實這時他們已經無限接近多米尼加了,沿著海岸線再往東區,就能看到更廣闊的地方。

1493年11月3日,哥倫布帶著17搜新船和1200名淘金者在加勒比海上尋找“加勒比人即食人者居住之地”和“沒有丈夫的女人島”,傳說這些島上有大量的黃金。不久,一座覆蓋著茂密熱帶植物的山嶽海島出現了。這天是個星期日,在西班牙語裏星期日一詞字音就是多米尼加,所以哥倫布就以多米尼加命名了這個新島。在多米尼加島海岸邊找不到合適的港灣,於是司令調轉船頭向北航行,遠離了多米尼加。

航行回海地的時候,哥倫布發現他建立的第一個西班牙殖民點原地留下的隻有大火後的殘跡和幾具屍體,遂決定在另一個地方重建一個城市。為此目的,他在伊斯帕尼奧拉島的北岸選擇了一個易於防守的據點建城,此城取名為伊莎貝拉。但是那裏出現了一個為西班牙人所不知的新敵——黃熱病。殖民主義者不得不放棄伊斯帕尼奧拉島的北部大西洋海岸區,遷移到該島對健康較為有益的南部海岸地區,這一帶海岸麵臨加勒比海。

1496年,哥倫布的弟弟瓦爾佛羅米·哥倫布在這一帶建造了另一座城市,名叫聖多明各。這座城成了伊斯帕尼奧拉島政治和經濟的中心,現在是多米尼加共和國的首都,它是歐洲人在美洲最古老的一個居民點。城市建成後不 聖多明各久,遭到一場大颶風的襲擊,全城建築物幾乎全部被毀壞。1502年,哥倫布的兒子迭戈又在奧薩馬河西岸的小三角洲建起一座新城,並成為哥倫布發現的“新大陸”上管轄所有西班牙殖民地的總督轄區所在地,迭戈成為“新大陸”上的第一任總督。

圖表 2.6.1 多米尼加地圖

1506年5月20日,哥倫布死於西班牙北部城市巴利亞多利德。他曾要求葬在美國,但美國沒有足夠規格的教堂,於是哥倫布被葬在瓦拉多裏德市一個修道院裏。3年後,哥倫布的遺體被轉移到拉·卡圖加島的一個修道院。沒想到,到了1537年,哥倫布弟弟的遺又把哥倫布的遺骸送到了聖多明各大教堂和她的丈夫葬在一起。1795年,當西班牙人從伊斯帕尼奧拉島撤退時,決定不能讓哥倫布的遺骸落到當時的敵人——法國人的手中,於是便把被認為是哥倫布的遺骸送往了古巴的哈瓦那;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時,又送回了塞維利亞。

然而,1877年當工人在聖多明各大教堂施工時,發掘出一個鉛質箱子。箱子的表麵刻有“傑出和尊貴的男人——克裏斯多弗·哥倫布”。多米尼加人稱,這才是哥倫布的真正遺骸,而西班牙人1795年帶走的是另外一個人的遺骸。由此又牽出一樁懸案,好在現在的科學技術已經可以通過DNA鑒定屍骨身份,結果證明在西班牙的那具遺骸確實就是哥倫布。不過,在多米尼加,哥倫布依舊有著不尋常地位,為紀念哥倫布遠航500年,多米尼加政府還特別印製紀念幣。紀念幣的正麵是哥倫布頭像和他初次來美洲時隨行的三艘“聖瑪利亞號”、“平塔浩”和“尼尼亞號”。

第二節 聖多明各

1、南半球最古老的城市

聖多明各是多米尼加首都、全國最大深水良港,也是南半球最古老的城市聖多明各。城市地處南部奧薩馬河流入加勒比海的入海口,加勒比海遼闊無垠,奧薩馬河口寬敞水深。城中街道寬廣,市容整潔,林木蒼鬱,繁花吐豔,芳草如茵,是一座風光優美的海濱城市,也是美洲大陸上著名的旅遊勝地。

聖多明各是一座初具規模的現代化海港城市,市區分為舊城和新城兩部分。供人觀賞的古老建築多集中在舊城。老城區始建於殖民時期,伯爵大街是聖多明各早先最繁華的地區,大街兩旁是各種古老的歐洲式宮殿、寺宇:有1510年至1512年建造的哥朗王宮,是第一任總督迭戈的總督府;有1503年至1508年建造的美洲第一所醫院聖尼古拉斯·德巴裏醫院遺址,這是西印度群島上第一所用磚瓦建築的醫院;有1523年至1541年建造的多米尼加第一座歐洲式大教堂聖塔馬裏·亞拉梅諾爾教堂,教堂內曾葬有哥倫布的骨灰盒;有1538年建成的美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聖多明各大學以及曆屆總督為向西班牙國王宣誓效忠而修建的“精忠報王塔”等。孔德城門遺址也座落在伯爵大街上,雖然外表已經陳舊,城門已破損,但仍然不失當年的宏偉氣勢,經常有人在這裏憑吊緬懷多米尼加共和國的奠基人、民族英雄胡安·巴勒羅·杜亞爾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