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地理意義上的波多黎各,位於加勒比海的大安的列斯群島東部,全稱波多黎各自由邦。包括波多黎各島及別克斯、庫萊布拉等小島。北臨大西洋,南瀕加勒比海、東與美屬、英屬維爾京群島隔水相望,西隔莫納海峽同多米尼加共和國為鄰。山地和丘陵占全島麵積的3/4.中央山脈橫貫東西,地勢從中央向四周伸展,由高到低,沿海為平原。
第一節 哥倫布與波多黎各
1、富裕之港
1493年11月,哥倫布率領的遠航艦隊第二次到達列斯群島,抵達當時被稱為玻瑞肯島(Boriken Island)的波多黎各,這裏本是印第安人泰諾部落居住地。哥倫布一行人受到當地印第安人的款待,印第安人以產自當地河道中的金塊為禮物贈予這批遠航者。哥倫布一行驚歎於當地的財富,並將其命名為聖胡安島(San Juan),以紀念施洗聖約翰(John the Baptist)。
波多黎各地圖
因認識到波多黎各在大西洋航線上的戰略地位,哥倫布留下一員隨從大將胡安·龐斯·德裏昂(Juan Ponce de Leon)鎮守波多黎各。他們旋即開始了對台諾土著的野蠻攻擊。致新世界的序曲就這樣在黃金、詩意、武力、探險、征服、好奇和掠奪等多重變調的交織下,西班牙在波多黎各的殖民史由此拉開帷幕。哥倫布還從波多黎各把近似“食人者”的“野蠻人”運到伊斯帕尼奧拉島上,這也是第一批移民了。
在胡安·龐斯·德裏昂的苦心經營下,1509年徹底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島上原有的土著印第安人由此淪為奴隸,被驅趕到農場和金礦去做工。16世紀的波多黎各已成為西班牙在加勒比海中的軍事前哨。1512年,聖胡安成為波多黎各首都,這裏不僅是西班牙遠洋艦隊和商船隊進入西印度群島的門戶,而且也是從美洲返航的西班牙船隊在抵達國門前的最後停靠港。聖胡安扼守著大西洋的戰略航道,對西班牙維護其海上霸權有著至關重要的戰略地位。
哥倫布的眼光的確很準,他發現的這個新世界如此富裕─佛羅倫薩的海盜隨便在那裏截獲三艘商船,便發現上麵滿載著珠寶和蔗糖。當海盜把戰利品帶回法國,國王驚歎:“單單就是為這些從西印度群島來的財寶,西班牙國王也會對法國發動一次戰爭了”。而在西班牙語裏意為“富裕之港”的波多黎各正身處西印度群島門戶的地位,誰想深入加勒比,誰就攻破這道關口,它就此成為歐洲列強的必爭之地,卻也成了波多黎各人流血的原因。
2、聖胡安名塞
哥倫布帶走了波多黎各上的黃金和香料,卻留下來一批西班牙人。這些西班牙人定居下來後,他們自力更生燒出磚瓦,修建起具有伊斯蘭風格和西班牙式樣的民宅,並用最早抵達本地的聖徒胡安的名字來命名這個居民點。聖胡安灣是加勒比海至關重要的戰略據點,因此聖胡安建成後不久,西班牙人就決定將波所黎各島作為保護西南印度和帝國的軍事基地。這個防禦體係在後來的四個世紀中不斷得到加強,成為固若金湯的名塞。
這個要塞也是飽經風雨,這也是它成名的代價。16世紀末曾被英國人和法國人攻占,1625年被荷蘭人付之一炬。1630到1660年之間要塞得以重建,重建後的要塞外麵增加了一道城牆。在1756-1763年的“七年戰爭”後的軍事改革中,西班牙國王查理三世將聖胡安要塞視為“第一梯隊的防禦陣地”。要塞的城牆重修並加固,兩個要塞之間的城牆得到了延長,把整個城市包圍起來。不過,戰爭和自然災害沒有這個古老的要塞毀滅殆盡,尚有遺跡供我們追溯那段曆史。
眼前的聖胡安市依然呈現著西班牙國王菲立普二世在1573年時布下的城市規劃。舊城麵積較小,街道狹窄,呈格狀布局,沿海築有20英尺厚、140英尺高的厚城牆,城牆內建有三座雄偉的古堡,讓人恍如隔世。其中最大的是拉福爾塔萊薩堡,建於1530年,是聖胡安城最古老的軍事建築,後經擴建,被用作政府代表官邸400餘年,現為聖胡安總督府,它是西半球曆史最悠久的行政官邸。第二座古堡位於西南角,稱為聖·克裏斯托博爾堡,防衛堅固,其複雜的哨所體係從海上和本島東部確保著聖胡安舊城的安全。另一座是位於城牆末端的聖菲利佩·莫羅堡,俗稱“摩爾人堡”,這座厚重堅實的建築,有高而筆直的牆,用以保衛海灣入口。其古老的大炮炮口至今仍威嚴地直對遼闊的海麵。而聖胡安的城牆,將“摩爾人堡”和克裏斯托博爾堡聯在一起,將舊城區完全圍住,目前僅西部有一段被毀。
拉福爾塔萊薩堡
聖胡安的堡壘與曆史勝地集中了聖胡安舊城的主要工事建築,是美洲大陸最重要的工事群之一。這一宏大工事群是在16世紀初至19世紀末的400餘年中建成的,表現出歐洲軍事建築技術在“西班牙美洲”的運用,告訴人們18世紀盛行的軍事防禦技術如何被運用到一個陡峭而又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地方。整個工事係統除卡紐埃羅堡是建在聖胡安灣西麵的一個小島上外,其餘均建在聖胡安島上。西班牙商船隊曾把它作為基地,在此轉運從墨西哥和秘魯運來的貨物,因此這裏成了海盜們覬覦的目標。如防海潮堤一樣的石牆和日夜守護著聖胡安的古堡並非時代的飾物,而是曆史的見證。今天當人們行走在石牆上眺望大海時,便可想象出當年來犯者出現在海麵上時遭到了怎樣的滅頂之災。
1595年,英國著名海盜弗朗西斯·德雷克率領一支船隊進入海灣時突然遭到城牆和古堡內多門大炮的狂轟和雨點般的槍擊,10艘船隻頃刻葬身魚腹。要知道,德雷克絕非一般的海盜,英國正規軍都不得不依仗他在海上的戰鬥力,卻也在聖胡安吃了敗仗。三年後,另一支1000人的英國艦隊從側麵攻入聖胡安並摧毀城堡要塞,但是由於疾病流行,英軍被迫撤離。1625年,一支荷蘭軍隊再度攻打聖胡安城。1898年美西戰爭期間,美軍炮艦摧毀要塞,使波多黎各島從此歸屬美國。曆史證明,這些工事對保衛聖胡安島起過頭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