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地理意義上的維爾京群島,是加勒比海小安的斯群島北端島群,位於加勒比海東北緣,麵積約507平方千米。16世紀起先後淪為西班牙、荷蘭、英國、美國和丹麥的殖民地,後來分屬英、美兩國。北部與東部稱英屬維爾京群島,麵積153平方千米,首府羅德城。近年來,金融服務業發展迅速,已成為加勒比地區的金融中心之一。西部與南部稱美屬維爾京群島,麵積354平方千米,首府是夏洛特阿瑪利亞。
第一節 哥倫布與維爾京群島
1493年,哥倫布在第二次前往美洲的中途發現了維爾京群島,這是首次有歐洲人發現該群島。1493年11月12日早晨,哥倫布發現了前方有“一片由40個或者更多的小島組成的陸地,這是一片山嶽地帶,大部分是不毛之地”。在其中一個島上,發現了幾座漁人的茅屋。
哥倫布發現群島後,曾將之命名為“Santa Ursula y las Once Mil Vírgenes”,即“聖烏爾蘇拉與她的11,000名維爾京”;簡稱則是“Las Vírgenes”,即“維爾京們”的意思。這個名字是源自有關聖烏爾蘇拉(Saint Ursula)之傳說。天主教傳說,一群處女在克勒特的女王聖烏蘇拉率領下前往羅馬拜謁聖地,返回途中在德國的科隆被匈奴人包圍並消滅了。紀念這些處女的節日是10月21日。
維爾京群島地圖
哥倫布發現了維爾京群島之後,西班牙帝國在16世紀初期就占領了群島,並在維爾京戈達島上采銅。期後,英國人、荷蘭人、法國人、西班牙人和丹麥人相繼進占該地區,由此逐漸發展為一帶海盜活躍的區域。在殖民化的同時,美洲印第安原居民卻被大幅度屠殺,幾近絕跡。
在1648年,荷蘭人在托土拉島建立了一個永久聚落。但到1672年的時候,英格蘭人卻從荷蘭人的手上奪取該島,稍後在1683年又相繼占奪得阿內加達島和處女戈達島。此外,在1672年至1733年的時候,荷蘭人則先後奪得鄰近的聖托馬斯島、聖約翰島和聖克洛伊島(St。 Croix)。
總體來說,英國人是按部就班地建立起英屬處女群島的。他們最先把甘蔗引進該地,並大力發展甘蔗業,從非洲購買奴隸來當地的甘蔗農場工作。結果,甘蔗業的蓬勃發展為群島立下基石,而甘蔗更曾成為當地最大宗的貿易出口。直至近代,歐洲和美國先後自行種植糖用甜菜,對甘蔗的需求減少,群島的經濟繁榮期方才告一段落。
在1917年,美國以25,000,000美元從丹麥購入了聖托馬斯島、聖約翰島和聖克洛伊島,由此成為曾經的維京群島就分成了美屬維爾京群島和英屬維爾京群島兩部分。
第二節 太陽聖女島
1、逐浪者的天堂——美屬維爾京群島
1943哥倫布登陸維爾京群島的那個小島——聖克洛伊島,經過曆史變遷,最終歸屬於美國,成為美屬維爾京群島的一部分。這裏曾經是哥倫布和海盜的天堂,然而今天這裏正散發著另一種魅力吸引著更多人,因此你不必帶著野心,隻需一顆閑心就可。
聖克洛島是維京群島麵積最大的島,也是被西班牙人發現的維爾京群島中的小島。目前,島上仍留有當年盛極一時的製糖廠遺跡,福瑞得克堡(Fort Frederik)曆史追溯自18世紀,市區內處處可見歌德式的街道,聖帕特裏克教堂、解放公園血跡斑斑的曆史、典雅的關稅局,奴隸市場還保留當年為奴隸秤重的磅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