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王此時想要壯大威名,千方百計網羅名士,他很快就得知李白終於應邀從軍的消息,極為高興。

為了給李白接風,他在潯陽江上最大的一艘戰船上擺設酒宴款待李白。

而為了迎李白入幕,隻要是永王帳下的大將,就沒有一個未到的。

李白並不知道,其實他是這個陣營中唯位舉國皆知的名士。

此刻,他看著那身著王冠王服,雄姿英發,笑容滿麵的永王,不禁深感敬意。

酒宴開始之時,永王恭恭敬敬地敬了李白一杯,話語竟和韋子春如出一轍:“李翰林能夠出山輔佐,平定反賊指日可待。”李白甚是感動,這麼多年過去了,直到今天他李白才遇到了伯樂。

李白此刻更覺得自己就好像是樂毅登上了燕昭王的黃金台,意氣風發。眼前那永王就是當今的燕昭王,到處招納賢士。

接著,韋子春、季廣琛等文武大將分別向李白敬酒,李白開懷暢飲,非常痛快。

宴席期間,一些文武大將又是高談闊論,又是賦詩作序,瘋瘋癲癲地熱鬧了半天。

午時,隻聽戰鼓咚咚地敲起,禮炮也轟轟地響起。

原來是永王在潯陽江上進行所有舟師的閱兵,大將季廣琛手執指令旗威嚴地站在不遠處的艦橋上有秩序地指揮。

李白看著這支整齊、雄壯、威武的戰隊,更覺振奮,這一次能夠親身參與討伐安史叛軍的行動,將來必定可以建立一番功業,實現自己多年以來報效國家的宿願。

隨後幾天的時間,永王軍隊一直在東進,李白更是浮想聯翩,詩情洶湧,幾天下來他就接連寫下了《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永王正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

樓船一舉風波靜,江漢翻為燕鶩池。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淨胡沙。

雷鼓嘈嘈喧武昌,雲旗獵獵過尋陽。

秋毫不犯三吳悅,春日遙看五色光。

龍盤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故丘。

春風試暖昭陽殿,明月還過鳷鵲樓。

二帝巡遊俱未回,五陵鬆柏使人哀。

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賢王遠道來。

丹陽北固是吳關,畫出樓台雲水間。

千岩烽火連滄海,兩岸旌旗繞碧山。

王出三江按五湖,樓船跨海次揚都。

戰艦森森羅虎士,征帆一一引龍駒。

長風掛席勢難回,海動山傾古月摧。

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龍驤出峽來。

祖龍浮海不成橋,漢武尋陽空射蛟。

我王樓艦輕秦漢,卻似文皇欲渡遼。

帝寵賢王入楚關,掃清江漢始應還。

初從雲夢開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

試借君王玉馬鞭,指揮戎虜坐瓊筵。

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

從這些詩中可以看出當時李白的振奮與豪情。

但是李白畢竟是個詩人,且他對形勢的估計過於樂觀,他完全不了解當時政治形勢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